分享到:
【打印】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电话:010-88227114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两会之声 | 财政部农业农村司:统筹疫情防控和农业生产支持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

2021-06-15

“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稳住农业,越要确保粮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2020年,财政部农业农村司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统筹疫情防控和农业农村领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对标对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持续强化财政投入,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头等大事、重大责任,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

 

持续巩固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保障粮食安全,关键是巩固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需要的时候能产得出、供得上。为此,财政部农业农村司坚持不断完善支持粮食生产政策体系,有效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支持守住粮食安全底线。

一是支持疫情防控期间春耕备耕。提前下达与农业生产相关的转移支付资金约3000亿元,支持各地在疫情期间有序推进春耕备耕,确保不误农时,重点支持恢复双季稻生产,奠定全年粮食丰收基础。

二是落实完善农业补贴政策。安排耕地地力保护补贴1204.85亿元,鼓励各地创新方式方法,以绿色生态为导向,引导农民自觉提升耕地地力。安排农机购置补贴170亿元,继续推进新产品购置补贴试点,扩大农机报废更新补贴试点范围,研究下一阶段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调整优化方向,探索创新补贴方式。

三是夯实粮食高产基础。安排702.05亿元,优先扶持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开展高标准农田和农田水利建设,会同有关部门支持全国新建高标准农田8000万亩,其中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000万亩。安排60.86亿元,支持各地开展中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与现代化建设,解决重点中型灌区的“卡脖子”工程、险工险段,夯实农业增产增收基础。安排20亿元,支持开展农机深松整地。安排16亿元,启动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支持在适宜区域推广保护性耕作4000万亩。安排60.19亿元,稳定支持实施耕地轮作休耕试点,并加大早稻主产区双季稻轮作支持力度。

 

大力支持生猪产能恢复

 

针对生猪生产和猪肉市场供应严峻复杂形势,落实落地落细2019年中央财政出台的完善种猪场和规模猪场临时贷款贴息政策、加大生猪调出大县奖励力度、提高生猪保险保额等六条针对性的政策措施。2020年,进一步提出完善临时贷款贴息补助政策、加大信贷支持力度等措施,推动加快恢复生猪生产等要求,其中明确将生猪临时贷款贴息补助对象由年出栏5000头以上的养殖场户扩大到500头以上。安排动物防疫等补助经费68.99亿元,对生猪等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强制扑杀和养殖环节无害化处理工作给予补助。随着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实施,全国生猪生产恢复势头良好,能繁母猪存栏、生猪存栏连续增长,供应逐步增长,生猪生产后续动力强劲。

 

保障其他重要农产品高质量供给

 

支持推动奶业振兴和畜牧业转型升级,保障肉蛋奶等“菜篮子”产品有效供应。实施奶业振兴行动,建设优质苜蓿生产基地,降低奶牛养殖饲喂成本,提高生鲜乳质量水平。积极推进实施粮改饲,以北方农牧交错带为重点,支持牛羊养殖场(户)和饲草专业化服务组织收储青贮玉米、苜蓿、燕麦草等优质饲草,通过以养带种的方式加快推动种植结构调整和现代饲草产业发展。在主要草原牧区省份对符合条件的养殖户进行适当补助,支持牧区畜牧良种推广。实施蜂业质量提升行动,推动蜂业全产业链质量提升。

 

有力支持农业防灾救灾减灾

 

一是支持农业灾毁设施修复。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受灾地区灾后重建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国务院部署,先行安排农田建设补助资金80.33亿元,用于支持江西、湖北等14个省份修复灾毁农田。按照“中央切块、省级细化、备案同意、快速直达”的原则,上述资金全部明确到县和具体项目,促进财政资金及时发挥效益。

二是支持农业生产和水利救灾。认真落实党中央批示要求,密切关注各地灾情变化,针对草地贪夜蛾等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长江、黄河、淮河等流域持续强降雨造成的洪涝灾害,部分地区严重干旱等灾情,全年分8批次累计拨付农业生产和水利救灾资金59.5亿元,支持各地减少因灾损失,为粮食丰收提供保障。

三是积极落实国家蓄滞洪区运用补偿。贯彻落实国务院第100次常务会议决策部署,深入了解贫困群众受灾情况,指导安徽省细化、实化补偿政策,根据测算的灾损金额,按照70%的中央补助上限标准提出补偿意见,推动相关地区农业生产尽快恢复。2020年,拨付安徽省6.41亿元国家蓄滞洪区运用补偿,资金直达15个受灾县市,涉及受灾居民约43万人。

四是支持实施防汛抗旱提升工程。安排260亿元,支持各地加快流域面积200—3000平方公里的中小河流治理、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村基层防汛预报预警体系等灾后水利薄弱环节建设。

五是支持开展气象为农服务和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安排乡村振兴气象服务专项资金和人工影响天气业务经费,夯实基层气象防灾减灾业务基础,增强粮食主产区抗旱防雹能力。

六是支持国家救灾备荒种子储备工作。通过农业农村部部门预算安排农业灾害救助项目资金5000万元,支持落实国家救灾备荒种子储备任务,促进受灾地区加快恢复农业生产。

京ICP备190479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