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电话:010-88227114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两会之声 | 全国政协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党组成员、财政厅厅长弯海川:立足新阶段 贯彻新理念 融入新格局 谋划新发展
2021-05-21
立足新阶段 贯彻新理念
融入新格局 谋划新发展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2021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围绕“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提质增效、更可持续,增强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系统谋划提出预算安排建议,政治站位高、大局意识强、保障力度大、改革思路新、工作措施实,为各级财政部门指明了方向。自治区财政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抓住新机遇,立足新阶段,贯彻新理念,融入新格局,积极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严格遵循政策制度,在按政策制度开展工作上下功夫。必须将政策制度作为财政研究工作、安排资金、审批事项的基本遵循。严格执行预算法、统计法、政府采购法、会计法、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财政账户管理、国库集中支付管理等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坚决按政策制度办事。
(二)硬化预算刚性约束,在完善标准科学、规范透明、约束有力的现代预算制度上下功夫。严格预算刚性约束是加强财政管理、完善预算制度的关键。必须要强化预算约束刚性,预算管理要规范透明,支出标准要科学合理,预算执行要约束有力。
(三)深化预算绩效管理,在提质增效上下功夫。预算绩效管理对提高财政资金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必须要做到每级政府、每个部门、每个项目都对财政资金有绩效评价,将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挂钩,调整低效、无效的支出。
(四)严守政府债务管理红线底线,在建立完善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长效机制上下功夫。政府债务管理直接关系国家安全,必须严防死守,坚决杜绝违规举债,切实落实隐性债务化解任务,各级政府须在年度预算中足额安排当年还债支出,严禁将一般债券用于经常性支出,专项债券必须用于有收益的项目,严格执行地方政府新增债券支出时限要求,严格遵守地方政府债券风险预警要求,认真落实政府债务管理机制的工作责任。
(五)严格财政公开,在以公促廉上下功夫。各级政府和部门单位要全面公开政府预算、政府决算、部门预算、部门决算,所有财政收入和支出必须全部公开。要落实公开责任,细化公开内容,做到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开财政信息,接受社会监督,以财政公开推进廉洁政府、清明政府建设。
(六)优化自治区以下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在健全财政体制上下功夫。加快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自治区对下财政关系,扎实推进分领域自治区以下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合理划分各级政府之间财政收入,明确各级政府事权责任,进一步推动各级政府财政事权、支出责任和财力相适应。
(一)在落实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上聚焦发力。深入学习贯彻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牢牢扭住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聚焦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精准研究财政政策,切实发挥财政作用,多谋长远之策,多行固本之举。
(二)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上聚焦发力。始终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贯彻落实党中央、自治区党委疫情防控各项措施,按照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统筹财政资金,支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各项措施落实,提升依法防控、科学防控、精准防控能力。
(三)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上聚焦发力。持续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财政保障机制,促进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有机结合,积极支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财政支出重要领域,优化升级产业链供应链,通过持续培植高质量财源,筑牢高质量财政支撑,积极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四)在全面深化改革上聚焦发力。坚持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发挥财税改革牵头作用,巩固现代财政制度建设成果,加快推进公共安全、养老保险、农业生产、水利等分领域划分改革,深化“放管服”、国企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民营企业发展。
(五)在乡村振兴战略上聚焦发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健全财政助推防止返贫长效机制,加快建立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相衔接的财政投入机制,做到“四个不摘”“八个不变”“八个衔接”。全面落实财政惠农政策,持续推进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确保粮食安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落地见效。
(六)在区域协调发展上聚焦发力。支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聚焦“一圈一带一群”城市发展战略。支持“一带一路”核心区、“一港、两区、五大中心”和“口岸经济带”建设,落实霍尔果斯、喀什经济开发区特殊优惠政策,加快构建全方位对内对外开放新格局。
(七)在扩大内需战略上聚焦发力。强化财税政策支持和引导,推动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适当扩大旅游消费、汽车消费、新型消费、城乡消费、公共消费,促进增加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全面促进消费。发挥政府投资引导作用,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形成市场主导的投资内生增长机制。
(八)在生态环境保护上聚焦发力。坚持资金投入同污染防治攻坚任务相匹配,健全财政投入机制,分级分层分类落实财政保障责任,全力支持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严禁“三高”项目进新疆,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努力建设美丽新疆。
(九)在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上聚焦发力。统筹各类资金,坚持一产上水平、二产抓重点、三产大发展,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传统产业与信息产业融合发展,重点支持石油石化、煤炭煤化工、电力、纺织服装、电子产品、林果、农副产品加工、馕、葡萄酒、旅游等“十大产业”发展,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十)在保障改善民生上聚焦发力。持续完善财政民生保障制度体系,把基本民生放在重要位置予以保障,进一步统筹财力巩固提高就业、养老、低保等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保障水平,支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大力发展卫生健康事业。
(一)准确把握新阶段中的财政使命任务。一是政治方向要明,善于运用政治眼光观察和分析经济社会问题,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做好服务保障,以实际行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二是大局意识要强,树立宏观思维和大局意识,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准确把握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构想,更好统筹财政资源,自觉把财政资源配置、财税政策落实、财税体制改革放到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考量和谋划,把握好工作着力点,更好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三是职能定位要准,深刻领会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的丰富内涵,发挥积极财政政策在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各环节中优化资源配置、推进结构调整的作用,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二)用好贯彻新理念下的财政政策措施。一要坚决将减税降费政策落实到位,持续巩固深化减税降费成效,为高质量发展创造公平、普惠的政策环境。二要运用好市场化手段,厘清政府市场边界,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推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三要统筹财政政策和其他宏观政策,优化专项资金、政府债券、政策性金融、政府采购等政策组合,强化财税政策与金融、产业、投资、区域等政策协同发力。四要对现行财政政策进行全面评估,效果好的政策要继续坚持,低效政策要调整或取消,碎片化政策要统筹整合。五要注重激励引导,健全财政体制和转移支付制度的激励机制,利用经济手段奖勤罚懒、奖优罚劣,调动各方面加快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性。六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用好税费调节、政府引导基金、贴息、政府专项债券、股权投资等政策工具,激发社会投资活力。
(三)切实发挥新格局中的财政职能作用。一要提高研究财政政策的能力,必须深刻认识复杂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深,善于把财政工作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谋划。二要提高完善财政制度的能力,注重专业能力、专业作风、专业精神的统一,学会思考、善于思考、勤于思考,使出台的各项财政制度符合政策要求、符合客观规律、符合工作需要。三要提高推动财政工作的能力,对党中央关心的重大问题、提出的重大战略,自治区党委、政府作出的重大部署、交办的重大任务,财政部门要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到位。
责任编辑:刘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