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打印】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电话:010-88227114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马善记:我与《中国财政》的 “不了情”

作者: 湖北省襄阳市财政局 马善记
来源:中国财政杂志社 2021/12/24

image.png

湖北省襄阳市财政局 马善记


今年10月,我们财政人将迎来中国财政杂志社建社40周年、《中国财政》创刊65周年,不啻是“双喜临门”。

我参加工作特别是从事财政工作后,很快就结识了《中国财政》。从相识到相知,也很快就结下了深情厚谊。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尽管我与很多媒体都打过交道,在包括《人民日报》在内的数百家报刊上发表文章超过5000篇,但与《中国财政》的情谊是最深厚的,没有之一。我无意“讨好”,而是真情流露。谓予不信,不妨历数一下我与《中国财政》之间的最多、第一甚至唯一。

《中国财政》是我最早投稿的媒体之一。出于爱好和工作需要,我参加工作后不久就开始尝试给媒体投稿,从事财政工作的第一年就认识了《中国财政》(当时还叫《财政》),不久就开始“斗胆”投稿,最初的稿子应该是“石沉大海”了,但我并不气馁,很快便赢得了《中国财政》的青睐,虽然已经记不清是具体什么时候被《中国财政》采用,但发表后的喜悦之情仍记忆犹新,仿佛就在昨天。在我看来,《中国财政》是财政部主管的极具权威性的刊物,也是读者面最广的财政专业刊物,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在上面发表文章的。

《中国财政》是我发表文章最多的杂志之一。由于报纸和杂志出版周期不一样,我在报纸上发表的文章肯定比杂志要多,但仅仅就杂志特别是专业刊物而言,《中国财政》应该是我发表文章最多的杂志之一,甚至没有之一,最频繁的时候(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差不多隔一期就会有我的文章被刊发。这应该是不多见的,也是殊为不易的。这份“不易”来自于我的努力,更源于我对《中国财政》的感情,《中国财政》每篇文章我都会认真阅读,由于读得多,我对每个栏目的选稿方向、风格也都日渐熟悉,我甚至会有针对性地给《中国财政》的相关专栏撰稿,被采用的频率也就越来越高。

《中国财政》是我坚持投稿最久的纸质媒体之一。随着新媒体的迭代发展,除了工作需要,我现在很少给传统媒体投稿了,比如,已经很久没有给《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瞭望新闻周刊》等媒体投稿了(没有新媒体之前经常投稿,甚至曾经在同一天的《人民日报》上发表过两篇文章——一篇评论和一篇随感),但对《中国财政》的投稿几乎没有间断过,现在仍在继续。我之所以对《中国财政》坚持投稿最久,除了工作关系和感情因素,在我看来,主要是因为《中国财政》的办刊风格与我的写作风格很契合——反映实际问题,做真研究;辞藻平实,且严谨准确。

《中国财政》是与我互动最频繁的媒体,没有之一。我不轻易转发朋友圈,但会经常转发“中国财政”微信公众号的文章。细细想来,近些年来,虽然工作更加繁忙,但与《中国财政》的互动几乎没有停止过,甚至还有加快、升温、越来越频繁的趋势。但凡《中国财政》开展的活动,我都会积极参与。比如,《中国财政》1993年开展的好文章评选,我就积极参与,虽然只得了个鼓励奖,但也算小试牛刀。再比如,在《中国财政》创刊60周年之际,我第一时间撰文参与纪念活动。我之所以特别愿意与《中国财政》互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财政》没有“架子”,愿意放下“身段”与我们这些基层的读者、作者平等交流,虚心听取我们的意见,并在第一时间改进。

《中国财政》是我最乐意交流的媒体,没有之一。坦率地讲,平常我最不喜欢开会,但只要是中国财政杂志社召集的会议我都特别愿意参加,不仅能学到东西,而且会议气氛热烈,还能互相交流、增进感情。除了开会,每逢到北京出差,只要有空余时间,我都要尽可能去中国财政杂志社“串串门”。这些年来,虽然中国财政杂志社的领导、编辑记者换了一茬又一茬,但很少有不认识的。《中国财政》的编辑记者于我来说就像家人一般,每每想起总是熟悉、温暖,即使久不见面也不会尴尬、陌生。

尽管再过几年我就要退休了,但我希望与《中国财政》的“不了情”还会延续......



京ICP备190479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