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内容推荐 > 正文
分享到:
【打印】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投诉举报电话:010-88227120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23年11月

财务与会计|闫丽华 崔华清:加强科研单位财会监督工作的思考

作者: 闫丽华 崔华清
来源:《财务与会计》2024年第6期 2024/03/29

引用本文请复制此条目:闫丽华 崔华清.加强科研单位财会监督工作的思考[J].财务与会计,2024,(6):31-32+59.





摘要财会监督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背景下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本文结合科研单位经费管理的特点,从增强财会监督行动自觉、构建财会监督体系、建立财会监督长效机制等方面深入思考,以Q研究院为例,提出了探索财会监督有效路径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研单位;财会监督;高质量发展




财会监督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单位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完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科研单位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既是对财会监督基础工作的丰富和拓展,也是科研单位治理不断完善的必然要求。


一、坚持系统谋划,统筹构建财会监督体系




随着科研领域“放管服”改革的不断深入,科研单位既要贯彻国家科研激励政策,将政策红利落到实处,又要落实科研经费管理的职责,探索构建财会监督与党内监督衔接顺畅、保障有力、协调高效的监督新格局,形成符合科研单位管理特色的监督体系和机制,确保在释放科研新活力的同时有效提升监督效能。

(一)建立全面系统制度体系

单位内部财会监督是党和国家监督治理体系下的重要模块,科研单位要突出财会监督在完善单位治理、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中的作用,在内部对财会监督进行准确定位,将财会监督的范围扩展到政策执行、资源分配、绩效评价等一系列经济事务活动中。科研单位要整合涉及经费管理各领域的各类政策,平衡好“松绑放权”和“权责匹配”的关系,进一步优化科研单位的监督方向和监督内容,构建覆盖全方面、全过程的“1+N”制度保障体系,使财会监督既有基本制度遵循,更具有全面系统、操作性强的制度体系,切实发挥制度管长远、管根本的作用。一是要以政府会计制度、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等政策为基础,以科研领域改革创新管理文件为指导,制定单位层面总的监督办法,明确职责边界,规范监督行为。二是在全面梳理现有制度的基础上,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锚定财会监督目标,按照“填空白、补短板、强基础”的要求,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提高财会监督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二)建立纵横贯通监督机制

提高政治站位,强化顶层设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科研单位党委对财会监督工作的全面领导,搭建起新时代财会监督的“四梁八柱”。加强财会监督主体横向协同,整合内部财会监督力量,建立由计财部门主责监督、有关部门依责监督,统筹协调纪检、审计等其他各类协同监督,构建财会监督与其他各类监督贯通协同机制。各监督主体间既要按照各自管理职责权限各司其职,更要建立健全协同机制密切配合,推动形成分工明确、协调有序、监督有效的工作新格局。坚持“一盘棋”理念,加强与相关行业、中介机构的沟通联系,畅通群众监督渠道,积极探索财会监督合作机制。一体推进“纵横贯通”机制工作的落实,实现同题共答、同频共振、同向发力。



二、分类精准施策,聚焦重点领域建立长效机制




科研单位经费管理具有政策制度新、责任主体多、来源渠道广、项目负责人自主权大等特点,因此要针对重点领域多发、高发、易发问题和突出矛盾,分类别、分阶段精准施策,建立长效机制,提升监督效能。

(一)探索“放”与“管”的最佳平衡点,贯彻落实重大决策部署

把推动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和科研单位的重点工作贯彻落实作为财会监督工作的首要任务。聚焦科研单位主责主业政策,综合运用检查核查、评估评价、预算评审、监测监控、调查研究等方式开展财会监督。针对赋予科研人员经费更大自主权的政策,如简化预算编制、下放预算调剂权和扩大经费包干制实施范围,人才类和基础研究类科研项目不再编制预算,项目负责人自主决定项目经费使用等,要找到“放”和“管”最佳平衡点,张弛有度,既保证国家政策落实到位,又发挥财会监督在保障执行、促进科技创新等方面的作用。

(二)加强单位内控系统建设,强化财经纪律刚性约束

结合科研单位特点,建立权责清晰、约束有力的内部财会监督机制和内控监督体系,明确内部监督的主体、范围、程序、权责等,落实单位内部财会监督主体责任。加强财务管理、规范会计活动,确保牢牢守住第一道防线,助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约束机制。通过内控系统客观评估风险,从严落实重要事项、重点环节、审批流程等,从根源上防范资金风险。通过对经济活动的预算、采购、合同、资产、收支、决算、绩效评价等全过程控制,进一步加强对财务数据的分析和运用,防范各项业务资金风险。



三、多维度发力,探索财会监督有效路径




新时代财会监督不是传统意义的财政监督、财务监督和会计监督的简单加总,而是三者的有机融合和凝练升华。Q研究院紧紧围绕财会监督重点环节,构建多维度财会监督体系、建立有效长效机制,积极探索“技术+管理+创新+人才”的“四位一体”财会监督新路径。

(一)搭建现代化信息平台,是实现财会监督的技术工具

Q研究院充分利用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手段,切实提升财会监督效能。一是作为全国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第一批试点单位,Q研究院借助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提高了预算编制、预算调整、资金支付、会计核算、决算和报告等工作的标准化、自动化水平,实现了对预算管理全流程的实时反映和有效控制,建立了适合预算管理和财会监督的动态数据库和数据共享平台。二是动态调整完善了内控系统建设。实现将管预算、管核算、管决算的控财务角度向控业务角度转变,树立因为有业务才会有预算、预算服务于业务、风险起源于业务的思想,从而不断调整内控系统风险点、优化流程建设和完善风险提示。三是在系统内首家上线网上报销审批系统,以业务流程为中心,实现审批流程网络化、查询决策可视化、财务管理信息化,以推动业财融合,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加强资金实时监管。

(二)业财相互融合,是实现财会监督的管理保障

科研业务与财务活动相结合的管理体系是财会监督的重要保障。一是聚焦科研经费管理的特点,进一步精简合并预算编制科目,按设备费、业务费、劳务费三大类编制直接费用预算,科学合理平衡放权与监管之间的关系,从而提高预算编制的规范性、合理性与可执行性。二是聚焦科研经费管理相关政策和改革举措落地“最后一公里”,结合单位实际及时修订相关制度,并做好制度解读与执行工作。例如扩大经费包干制实施范围方面,明确哪些项目经费适合包干,合理确定包干标准,并建立与之适应的负面清单目录;进一步提高间接费用比例方面,修订完善现有间接费用管理办法,保证在研科研项目顺利实现新旧办法的过渡与衔接。

(三)创新方式方法,是实现财会监督的强大动力

创新监管与通报方法,发挥财会监督警示作用。一是充分参与科研项目全过程,加强重大科研项目经费使用动态监管,对项目经费进行跟进式检查,优化工作流程,控制科研项目资金使用风险。二是建立风险点案例库。针对单位在预算执行审计、巡视巡察、项目绩效评价等工作中暴露出的问题,建立风险点案例库和风险点台账并逐个整改销号。建立风险滚动补充机制,定期完善更新,用实际案例树牢科研人员与财会人员的底线意识,筑牢拒腐防变的根基。三是建立定期检查结果通报制度。在监督检查之外,充分根据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特点,加强成果共用,提升监督整体效能。课题结题一次性综合绩效评价聚焦课题经费使用,以微观主体为切入点,以小见大,具有代表性强、及时性强的特点,是科研项目独有的管理要求。充分运用综合绩效评价结果,对于发现的问题,加大跟踪力度,督促落实整改,做到发现问题、整改问题、通报问题的闭环管理。

(四)加强队伍建设,是实现财会监督的人才保障

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打造财会监督的人才队伍。一是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出台文件要求,全面落实科研财务助理制度,项目承担单位每个项目都配有相对固定的科研财务助理,为科研人员在预算编制、经费报销等方面提供专业化服务。这是科研单位独有的财会监督力量,是科研单位财会监督重要的人才队伍。二是注重加强各类人才的全面培养,科研人员要具备财务管理知识,了解科研经费管理要求及其他财经法规;财务人员要深入科研一线了解科研业务,掌握科研业务特点和规律,逐步提升服务能力,为科研活动保驾护航。

此外,建立监督考评制度,提升财务监督工作效能。建立财务监督与绩效管理融合工作机制。积极推进“监督”与“绩效”管理工作融合开展,探索财会监督与绩效评价联合监管机制,充分发挥财会监督与绩效评价“两个引擎”在监管中的作用,将监督绩效贯穿到财会监督工作的全过程,实现二者的协同效应。建立财会监督重大问题常态化考核机制,将财会监督重点目标任务纳入单位年度综合目标考核和专项督查范围。建立科学合理的科研经费绩效评价制度,通过科研成果产出与科研成本投入的比较,监督科研经费使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引导科研资源向优秀人才和团队倾斜,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益。



京ICP备190479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