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16年12月27日,中国财政杂志社在社内举行了建社35周年座谈会。杂志社部分老领导、离退休同志与全社职工欢聚一堂,共同回顾杂志社创业、发展和不断壮大的历史,展望美好未来。



35年栉风沐雨 面对挑战砥砺前行
杂志社社长徐国乔介绍,自1981年11月21日成立以来,中国财政杂志社经过35年的发展形成了《中国财政》《财务与会计》《财务研究》《中国财政年鉴》《中国会计年鉴》“三刊两鉴”的办刊格局,成为财政宣传的一块主阵地,为财政改革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中国财政》恰逢创刊60周年,可谓双喜临门。“回顾过去的35年,杂志社领导和编辑部人员经历了多次新老交替,既是栉风沐雨、战胜困难、始终前行的35年;也是一个不断探索、成长和创新的35年。”
徐国乔说,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财税体制改革进入攻...
2016年12月27日,中国财政杂志社在社内举行了建社35周年座谈会。杂志社部分老领导、离退休同志与全社职工欢聚一堂,共同回顾杂志社创业、发展和不断壮大的历史,展望美好未来。



35年栉风沐雨 面对挑战砥砺前行
杂志社社长徐国乔介绍,自1981年11月21日成立以来,中国财政杂志社经过35年的发展形成了《中国财政》《财务与会计》《财务研究》《中国财政年鉴》《中国会计年鉴》“三刊两鉴”的办刊格局,成为财政宣传的一块主阵地,为财政改革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中国财政》恰逢创刊60周年,可谓双喜临门。“回顾过去的35年,杂志社领导和编辑部人员经历了多次新老交替,既是栉风沐雨、战胜困难、始终前行的35年;也是一个不断探索、成长和创新的35年。”
徐国乔说,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财税体制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传媒行业进入“互联网+”时代,杂志社面对提高财政宣传质量与自身转型升级的双重机遇和挑战,勇于创新,不断前行。一是牢记职责使命,恪守职业道德。杂志社在财政部党组的领导下,时刻牢记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切实履行社党委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大力宣传党和国家财经方针政策,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恪守新闻工作职业道德准则,保持清醒政治头脑,坚定政治信念;充分发挥财政宣传主阵地作用,努力为财政改革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得到了财政部党组的充分肯定。二是突出社会效益,打造权威品牌。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着力构建“形势宣讲、政策解读、信息汇集、经验交流、思想传导”五大平台,大力宣传国家财政在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保障改善民生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构建先进财政文化。同时,聚焦财政宣传主业,积极拓展宣传领域和渠道,推动规模化、专业化运营,经济效益连续保持稳定增长,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三是坚持改革创新,推动融合发展。创新管理体制,创新宣传策划机制,创办学术期刊,转变经营机制,改革收入分配办法。大力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加快建设中国财政杂志社网站,开设杂志微信公众号,努力整合刊物数字化信息,不断增强财政宣传效果。四是规范运行管理,强化队伍建设。健全治理结构,加强新闻业务管理,规范运行管理,积极改善工作环境,着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同经历共成长 叙改革话发展
座谈会上,杂志社的老领导、老同志们纷纷表达了对杂志社的深厚感情,充分肯定了杂志社近年来的发展成绩,并对未来的发展提出了期望和建议。
原社长朱平壤说,中国财政杂志社在财政经济宣传中的地位非常重要,邓小平、李先念、薄一波、张劲夫等国家领导人曾先后为杂志社题词,这是杂志社的独特光荣,为自己在此工作过感到非常骄傲。杂志社在职职工的责任重大,要全心全意投入工作,将全部的精力和智慧贡献给杂志社,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为杂志社发展再立新功。我们也会以余热全力支持杂志社发展,让我们共同努力把杂志社越办越好。

原副社长郭代模说,35年来,杂志社坚持为中心服务,为大局服务,为现实服务,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新条件、新常态下,提升质量、扩充数量、发挥能量是摆在杂志社面前的紧迫任务,希望杂志社在现在的基础上有更大的发展。一是进一步定准位,放眼大范围,围绕主旋律,立足大财政,强化政治宣传,以促进科学理财,强国富民。二是确定好工作方针。可概括为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服务现实,强化宣传。三是进一步提高员工素质。要抓好理论和业务学习,抓好骨干队伍培养,抓好编辑写作,抓好经营管理。

原副总编辑刘凤桐说,近些年来杂志社取得了很大发展,事业基础更雄厚,打造刊物群已具规模,实力、效益与过去不可同日而语。现在的团队更有朝气,事业蓬勃兴旺。
座谈会上,杂志社在职职工代表也畅谈了自己的工作经历和感受,不仅为成为杂志社的一员而自豪,分享了这些年杂志社的成长变化,更对杂志社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和期待。如总编辑何杰平、副总编辑秦中艮在发言中说,在社里工作三十余年,对杂志社充满了感情。杂志社不仅仅是一个单位,更是一个发展事业的重要平台,如何能够坚守这份事业,能够更好、更多地为财政会计新闻宣传做点事、为读者做点事,应该是我们每一位在职干部职工思考的问题。青年职工代表在发言中说,能够与杂志社一起经历一起成长,感到十分骄傲自豪。工作中从老前辈身上学习并感受着兢兢业业、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使自己受益匪浅,获益终身。我们将继承和发扬优良的传统,善于学习,敢于创新,脚踏实地,努力奋斗,开创杂志社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