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打印】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电话:010-88227114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矢志不渝情系财政 期颐之年永传薪火——访财政部退休干部周清泉

作者: 财政部离退休干部局 刘晓峰
来源:中国财政微信公众号 2021/11/09

2021110914561636440988039092044.png


100年风雨兼程,100年辉煌铸就。回首百年历程,一代代财政人在党的领导下,牢记使命、砥砺前行,为财政改革发展奉献了一生。其中,有这样一位已近期颐之年的老人,少时生逢苦难,壮时笃定报国;在岗时兢兢业业与新中国财政共成长,退休后发挥余热把财政事业挂在心。这位可敬可爱的老人就是财政部退休干部周清泉。


成长于磨难之中  结缘财政奉献终生


1928年,周清泉出生在海南省农村的一个贫苦家庭,全家的收入主要靠父亲行医。少时因家境贫寒,母亲和妹妹每天都要下地劳动,他读私塾期间,也经常帮助家里干些农活。他自幼聪慧,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一路跳级至高中。

后来,周清泉考上海南保险公司,被送去广东银行学校学习保险知识,后又被推荐到北京农业大学保险专修科学习。不久,这个专修科停办,由财政部接手改办农业税专修科。在这里,他不仅学到了农业税知识,还学到了农田水利、土壤肥料、植物栽培等农业生产知识,为后来从事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1953年在北农大学习结束后,周清泉被分配到财政部工作,一干就是几十年。期间,前后就职过财政部多个单位,如农业税司、公社财务司、农业财务司、科学研究所、税务总局、政治部、机关党委等,最后调到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直至退休。可以说,他为财政事业奋斗了一辈子、付出了一辈子。


欣喜于辉煌成就  热心献策财政发展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党的领导下,我国从温饱不足迈向全面小康,从积贫积弱迈向繁荣富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新中国财政也走过七十余载的光辉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这是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的结果,也是历代财政人艰苦奋斗的成就。作为一个老财政人,周清泉由衷地自豪和骄傲。谈及对财政工作有哪些建议,他谦虚地说自己年纪大了,只能力所能及地发挥一点余热,结合自己的财政工作经验,提几点看法和认识。

一是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财政是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实现党的奋斗目标的重要工具,财政工作方针是党中央依据各个时期国家经济发展情况,站在历史的高度所确定的。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发挥好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党领导经济工作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强化改革落地见效,从而推动经济体制改革不断走深走实。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重大政治原则。

二是广开财源稳定增长。周清泉强调了实体经济的重要性: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要稳定实体经济,就要大力减轻企业负担,营造宽松环境,涵养税源、稳定税基。通过稳定企业发展来保障经济和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同时,还要加快金融体制改革。他形象地打了个比喻:要放水养鱼,而不是竭泽而渔;要养鸡下蛋,而不是杀鸡取卵。

三是灵活调控收支盘子。周清泉说曾有两种做法:一是坚持财政当年收支平衡、略有结余。这是我国长期以来财政工作的一个原则,适用于财政总规模较小的情况,也是衡量财政收支状况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志。从过去的大多数年份看,这种做法符合量入为出的思想,确实行之有效。二是财政总规模较大后,也可以采取支大于收、略有赤字(可控)。财政赤字是国家宏观调控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关键是掌握好度,长时间大规模赤字可能就会引发经济危机。周清泉说:美元是世界货币,美国可以多印钞票,将危机转嫁给其他国家,但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即使人民币今后成为国际货币,依然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坚决不做损人利己的事。


耕种于财政薪火  优良传统寄语后辈


周清泉谈到,从老一辈财政人身上传承下来的优良作风是财政人的根与魂,是各个时期开展好财政工作的精神基石。做好财政工作,要将“党性坚强、风清气正”这八个字牢记在心。“党性坚强”就是要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风清气正”就是要弘扬财政部优良作风。

一是财政干部要发扬艰苦奋斗作风。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财政优良传统精神核心之一。周清泉回忆起曾在张劲夫部长牵头的七人研究小组工作的日子,“经常晚上开会到八、九点时,张部长拿出饼干,说谁饿了就吃一点,从不让厨房做夜餐。”正是一代代财政人勇于直面不同时期的艰难困苦而奋力拼搏,才换来了今日共和国财政的腾飞。

二是财政干部要大兴调研之风。“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同样是财政部的光荣传统。在财政部工作时,周清泉几乎走遍了全国各地搞调查研究,每年至少有三、四个月“漂”在外,他说只有这样才能了解具体情况,掌握第一手材料,做到“心中有数”。记得刚到农业税司工作不久,他就在司长带领下到江苏、浙江等地搞调研,一般都是到省、地、县及农村,背个包一扎到底,到农村后就在农民家中的地上铺点稻草,打开背包就睡觉,吃的也是农家饭,每餐两毛钱。财政干部只有深入群众,体察民情,才能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推进政策制定的科学性。

三是财政干部要克服官僚奢靡作风。要心中装着群众,关心群众切身利益,群众的事情再小也是大事。注意解决基层同志办事时遇到的“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问题。“无事不登三宝殿”,遇到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也要好好说清楚,让来访的同志有温暖感,这样也会增进理解、激发他们的工作动力。此外,财政人手中流转的资金以亿计量,秉公用权、廉洁从政才能真正做到为国理财、为民服务。说到廉洁,周清泉又想起了老部长吴波,他边竖大拇指边说道:“吴波部长是好样的,他廉洁奉公、一心为民,所有财政干部都应该向他学习。”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工作期间,周清泉曾提出:谁都不许张口伸手向地方要东西;公务处理要秉公办理,不得卡压为难。他时刻警醒自己,以身作则带好身边的工作人员。谈到近年来个别领导贪腐案件时,周清泉十分痛心,他说:“领导干部生活更要十分谨慎,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管好自己,更要管住家属子女。有些人犯错误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在党的指引下,一代代财政人勠力同心、锐意进取,财政这一国家治理的基础更加坚实,财政这一国家治理的支柱倍加壮硕。周老坚信,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征程中,中国共产党将不忘初心、奋勇前进,用为民谋福的一腔热忱创造更加灿烂的明天,财政人也必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续写财政事业的辉煌。作为一位九十三岁的老人,自己在安享退休生活的同时,也定当继续发挥余热,不忘初心、与党同行,在盛世中华里展现老财政人的新风采!   

责任编辑:雷艳

京ICP备190479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