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内容推荐 > 正文
分享到:
【打印】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投诉举报电话:010-88227120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23年11月

中国财政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财政厅:财政推动多双边财金合作 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与高水平对外开放

作者: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财政厅
来源:《中国财政》2025年第18期 2025/09/25

“十四五”期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财政厅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总体部署,发挥自治区财政对接国际金融组织推动多双边财金合作的职能,积极运用国际金融组织长期优惠贷款资金和智力平台,支持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深化国际财经交流,依托中亚区域经济合作学院(以下简称中亚学院)深入参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开展与周边国家多领域合作,服务自治区高水平对外开放和“一带一路”建设。

图片

提高政治站位

确保重点任务有效落实

图片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是拓展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主要路径,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营造良好外部环境。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继续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加强绿色发展、数字经济、人工智能、能源、税收、金融、减灾等领域的多边合作平台建设,完善陆海天网一体化布局,构建“一带一路”立体互联互通网络,统筹推进重大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项目。自治区财政厅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四次“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组织调查研究,聚焦财政职能,提升工作质效,坚持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与财政部门业务工作一并考虑、一体部署、一同推进,通过扎实高效做好每一件工作,助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高质量发展。自治区财政厅紧紧锚定重点任务清单,找准契合点、结合点,细化务实举措,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和资金的鼓励引导作用,创新机制统筹资源,为高质量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提供有力的财力支撑和保障,确保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走深走实,确保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自治区党委重点工作安排得到有力贯彻、有效落实。

图片

积极开展多双边财金合作

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图片

自1983年起,新疆利用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共实施外贷项目151个,项目遍布全疆14个地州市、59个县市区,涉及城建、交通、环保、农业、教育、医疗卫生、乡村振兴等众多领域,有力地支持了新疆经济发展,并为经济社会管理和体制机制创新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其中,“十四五”期间,自治区共实施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项目7个,项目遍及7个地州市、10个县市区,涉及城建、交通、教育、乡村振兴、气候变化等领域,贷款总额约41.33亿元人民币。

国际财经援助项目的实施,不仅为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资金,尤为关键的是引进了国际组织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及理念。援助项目显著改善了天山南北坡经济带、北疆大部分区域及南疆部分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与环境质量,提升了区域投资环境,增强了重点城市及核心区域的经济承载能力,并保障了各成员国间经贸往来的陆路通道畅通。这些成效有力促进了自治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与长治久安,为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提供了坚实支撑。

大力支持新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自治区利用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实施的吐鲁番—乌鲁木齐—大黄山公路、乌鲁木齐—奎屯公路等五条高等级公路,全长1180公里,进一步强化了新疆同周边国家、内地省份以及本区域内部的公路交通联系,构建以乌鲁木齐为中心、辐射周边各国的经贸往来陆路通道,有效提升陆地贸易关键节点的运输效率,降低沿线运输及贸易成本,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为全面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奠定基础。轨道交通1号线、乌鲁木齐城市交通改善项目,进一步完善了新疆首府城市一体化公共交通走廊体系,构建了经济、高效、绿色、畅通、便捷、舒适的一体化城市公交体系,实现乌鲁木齐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为打造国际化大都市打下坚实基础。

助力中亚区域经济合作内陆通道建设。自治区实施的贷赠款项目80%为改善地(县)城市基础设施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不但优化了城市的投资环境和生活环境,提高了各民族地区生活水平,也打通了中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内陆通道,有力地促进了自治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有效助推新疆生态环境保护及林业植被恢复。西北三省区林业生态发展项目等,对自治区7个地(州)的15个县(市)自然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引入国际先进的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以及具有示范意义和推广价值的农田水利设施,有力推动了新疆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升级创新,为改善南疆五地州脱贫地区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切实促进全区教育事业的协调发展。覆盖自治区南北疆的职业教育项目,为科研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搭建了可靠的平台,项目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实验教学质量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实验教学体系进一步完善,学生实验动手能力得到增强。

积极推动城乡统筹发展。阿克苏综合城市发展和环境项目的湿地修复、城市路网改善、城市固废管理等项目的实施有效改善了阿克苏市的城市基础设施、交通出行条件和生态环境,有力推动了阿克苏市的包容性社会发展和环境可持续的城市进程,约有28.32万居民受益于该项目。昌吉州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示范项目打通城市与乡村的“最后一公里”,乡村振兴与城市发展双联动,有效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构建了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和空间布局体系。

引资与引智有机结合,不断提高贷款合作的附加值。引进、推广国际先进的项目管理方法。在项目的建设中,全面采用了多双边贷款机构标准的工程和物资采购招投标制度等,促进了全区相关行业管理体制的改革,节约了大量的工程投资。借助世界银行项目平台,邀请国际专家,组织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贷款项目管理方面的经验交流会,积极推介、宣传自治区在项目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同时,通过政府外债项目的实施,培养、锻炼了一批有知识、会管理的专业队伍。

图片


图片

深化国际财经交流服务自治区高水平对外开放

图片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宣布的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要求,自治区财政厅对中亚学院在疆运营发展予以积极支持,并依托该平台深入参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机制。

中亚学院是落户新疆的首个政府间国际机构,自治区财政厅高度重视与中亚学院的共商共建。自2015年中亚学院落户乌鲁木齐以来,自治区财政在资金保障、院址选择、培训研讨、政策研究等方面,为中亚学院提供全方位支持和便利保障,推进中亚学院高效运行、高质量发展。十年来,中亚学院充分依托新疆连接中亚的独特地理优势,致力推动中亚区域合作(CAREC)机制一体化进程,积极搭建了多层次多领域的交流平台,已成为CAREC区域国家间沟通与协作的重要桥梁。

面对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自治区财政厅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抓住变局中的新机遇,积极参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机制,深化与中亚学院全方位合作,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服务自治区改革开放大局。着力发挥中亚学院国际机构的外联优势、平台资源和知识枢纽功能,为新疆有效对接国际资源、打造新型对外开放工作平台与名片提供支持。

京ICP备190479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