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2-16 作者:赵彦明 王华伟 梅月华 李子姮 (作者单位:北京市财政局)
[大]
[中]
[小]
摘要:
北京市于2011年底启动“营改增”前期准备工作,并于2012年9月1日正式实施试点改革。实施“营改增”试点改革以来,北京市试点工作有序推进,试点企业不断增加,结构性减税效果逐步显现,总体运行态势良好。2013年8月1日,北京市将于全国各省市共同试点广播影视服务业营改增,试点改革将在北京得到更加深入的推进。
建立工作机制多方配合提供坚实保障
财政部门牵头成立了宣传、统计、国地税等15个部门组成的试点改革工作小组,实施集中办公、专题攻关。本着“早谋划、早部署、早落实”的方针,提前制定了《北京市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改革工作方案》,明确了北京市试点改革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工作原则、组织机构和工作任务,并按照方案明确的责任进行分工,将改革工作细化分解为15大项、116小项任务。试点改革工作小组各成员单位分头组织落实,国税、地税积极配合,提前进行信息系统研发,做好系统内部培训,提前对试点企业进行数据比对及信息移交;发改、交通、经信、商务、国资和科技等部门通过宣传培训、跟踪测算、热线答疑和意见征集等方式,积极推进试点改革。
北京市于2011年底启动“营改增”前期准备工作,并于2012年9月1日正式实施试点改革。实施“营改增”试点改革以来,北京市试点工作有序推进,试点企业不断增加,结构性减税效果逐步显现,总体运行态势良好。2013年8月1日,北京市将于全国各省市共同试点广播影视服务业营改增,试点改革将在北京得到更加深入的推进。
建立工作机制多方配合提供坚实保障
财政部门牵头成立了宣传、统计、国地税等15个部门组成的试点改革工作小组,实施集中办公、专题攻关。本着“早谋划、早部署、早落实”的方针,提前制定了《北京市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改革工作方案》,明确了北京市试点改革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工作原则、组织机构和工作任务,并按照方案明确的责任进行分工,将改革工作细化分解为15大项、116小项任务。试点改革工作小组各成员单位分头组织落实,国税、地税积极配合,提前进行信息系统研发,做好系统内部培训,提前对试点企业进行数据比对及信息移交;发改、交通、经信、商务、国资和科技等部门通过宣传培训、跟踪测算、热线答疑和意见征集等方式,积极推进试点改革。
2013年4月明确进一步扩大“营改增”改革扩围,北京财政部门立即行动,召开改革工作小组专题会议,对前期试点运行情况进行总结评估,研究部署扩围准备工作,要求各成员单位充分认识试点改革新的阶段提出的新要求,重点围绕促进企业行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目标,做好试点总结评估以及配套措施完善等扩围准备。
加强调查研究为试点提供充分准备
梳理税源情况和政策信息。2011年筛选出全市共计25.8万户、1071.5亿元营业税税源户情况,初步确定全市试点改革纳税户。2013年,根据试点地区、试点行业以及试点政策的扩围调整,对试点改革税源户情况进行了重新梳理。系统整理税收政策文件535份,其中涉及试点范围的营业税政策文件110份,编印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改革政策汇编》。2013年6月,根据试点改革扩围的政策安排,及时分析政策变化,摸清新增广播影视服务纳税人情况,梳理营业税政策情况。
积极开展调查研究。试点改革实施前,组织实施了5.6万户企业参与的典型调查,并据此测算分析企业税负变化和财政收入影响。改革实施后,开展了重点调研相关工作。财政部门在试点改革推进的不同阶段,组织了3批专项调查,采取集体座谈、个别访谈等方式,对全市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开展了重点调研,每批调研都有100家左右企业参与。参与调查的企业结合自身实际,通过案例、数据等形式.示了试点改革以来企业在内部管理、成本控制、产业链延伸、产业布局等方面发生的变化,为进一步完善政策建议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国税部门对500多户重点企业进行跟踪分析,统计部门对1.3万户试点企业开展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成员单位分别就其主管的工业、信息技术、交通运输、商业服务、文化和传媒等领域的改革成效进行了专题分析,多层面评估“营改增”试点成效。
做好征管准备。与国地税部门密切配合,设计完成试点改革增值税纳税申报等业务文档。做好税控开票机具与发票转换衔接工作,提前发行税控开票机具6.77万户,提前印制“营改增”相关发票3亿份,提前向4.63万户纳税人发售约1.28亿份发票。分批培训辅导征管人员、12366纳税服务热线工作人员以及相关纳税人,组织针对纳税人培训615场,辅导培训纳税人17.35万户。多种方式向纳税人发布改革信息,仅通过短信平台发送提醒短信就达90余万条,确保政策宣传到位。
及时出台配套政策保证试点平稳推进
2012年9月1日,北京市正式进行营改增试点改革。试点伊始,北京市财政部门就多次测算试点的减收效应,并针对减收情况调整预算安排,保障改革顺利推进和纳税人减税实惠。截至2013年6月,试点改革总减税156.8亿元(不含免、退税),其中,试点纳税人减税100.1亿元,老增值税行业因抵扣增加减税56.7亿元(因本市试点影响减税38.3亿元,因外省市试点减税18.4亿元);现代服务业减税97.2亿元,税负下降36.47%,交通运输业降税幅度也趋于稳定,减税2.82亿元,税负下降16.21%。“营改增”试点减少的156.8亿元税收中北京市负担114.3亿元,负担率达72.9%。
此外,针对部分营改增试点企业因税制转换导致税负升高问题,我市出台了过渡性财政扶持政策,并从2013年1月1日起按季受理审核。从我市营改增运行情况看,试点行业整体税负下降的同时,有10070户试点企业税负上升,税收增加6.9亿元;月平均税负增加额1万元以下的试点企业为8522户,占比84.63%;1万元至10万元的为1465户,占比14.55%;10万元以上的为83户,占比0.82%,其中超过100万元的3户。截至目前,财税部门共受理审核扶持资金申请212户,金额为0.8亿元。扶持资金申请企业,主要集中在月平均税负增加额较大企业。保障政策解除了试点企业的后顾之忧,激发了企业参与改革的热情。截至2013年5月31日,全市共有25.7万户试点纳税人确认纳入试点改革,2013年以来新增试点纳税人5.2万户。从行业分布看,交通运输业1.13万户,占比4.4%;现代服务业24.55万户,占比95.6%。其中,文化创意服务、研发和技术服务、鉴证咨询服务三个行业户数占比最高,合计占比81%。财
责任编辑 张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