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本溪市是我国主要的钢铁生产基地和原材料工业基地之一,以产优质煤、低磷铁、特种钢而著称。与其他很多资源型城市一样,“先矿后城式”的本溪市因矿而兴也面临着依赖钢铁生产而带来的众多经济发展问题,其中资源储藏量日益减少、空气污染加重、经济结构单一以及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已经严重阻碍了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谋求多元化发展,实现资源型城市经济成功转型和可持续发展一直是广受关注的问题,尤其在当今世界能源消耗越来越大、不可再生资源储量日益减少的大背景下,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愈发突出。
为了应对严峻的经济形势和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按照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本溪市尝试从多个角度实现经济转型,力图多角度开发可利用资源以谋求经济转型,摆脱对资源经济产业的严重依赖。如大力发展医药产业,本溪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小气候孕育了品种多、数量大的中草药材,借助这一天然优势,招商引资在高新区建立了“中国药都”,引领本溪走向生物医药产业的高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扶持旅游产业,本溪风景秀丽,枫叶更是本溪山区特有的季节景观,凭借这一优势,2011年9月本溪市被国务院正式命名为“中国枫叶之都”,吸引了大量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极大推动了旅游产业的发展。再加上AAAA级名胜风景区“本溪水洞”,本溪市的旅游产业已初具规模。拓展体育事业,本溪成功引进并承办了2011—2012赛季CBA联赛,辽宁队主场首次落户山城。借助CBA联赛辽宁主场这一平台,本溪不仅吸引了全国媒体的关注,也带来了无限的商机和发展机遇。
作为老牌资源型城市,本溪市积极实施经济转型值得借鉴和思考。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提出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对资源型城市转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认为,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需要生态、文化、社会、机制的全方位转型。当前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紧抓优势,明确方向。在经济转型的初期,决策者必须明确所处城市的优势所在,选择有潜力、有前景的产业去进行开发,这样才能使城市的转型找对方向,为城市经济的成功转型打好基础。
二是加大财税政策的支持力度。在明确了发展方向之后,政府对相关项目的扶植就必须要跟上去。政府可以在财政税收方面出台优惠的政策,例如对投资新兴产业的企业予以税收补贴,对相关的项目可以减免税费;在由政府主导的投资项目中,可以增加财政投入,项目建成后仍然享受优惠的税收政策等。这样可以鼓励社会力量投身到促进城市经济转型的建设当中。
三是要谋求企业运行机制的创新。企业运行机制的创新能够给企业带来新的活力,实现经济转型的平稳过渡。资源型城市所面临的直接问题就是资源的日益减少,可以在政府的支持下进行招商引资,鼓励资源型企业从其他地区或国家进口资源,把注意力集中在产品的优化生产与销售上。在进口中,政府也要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这样可以实现从“自开采、自处理、自生产、自销售”的运行机制向“精品进口、精品生产、专业销售”的转变。
四是要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资源型城市大都过度依赖第二产业,在转型过程中应坚持“做大第一产业,做强第二产业,加快第三产业”,优势产业应借助资本力量进一步做大做强,实现升级。特别要强调发展第三产业。例如有自然风光优势的地方可以率先发展旅游业,并建立配套的服务业系统。在大力支持第三产业投资项目的同时,政府还要支持开展职业培训活动,培养适用于第三产业的人才以适应城市转型与发展的需要。财
责任编辑 李艳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