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拨通丁俊代表的电话,熟悉的彩铃声响起。几年前,他的前任、原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沈浩也是用这样的彩铃欢迎致电者。2010年2月,接过沈浩的接力棒,丁俊就任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开始带领小岗人在致富路上继续前进。2012年2月,在第一届任期将满之时,12位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主动起草了“感谢信”挽留丁俊,就像6年前挽留沈浩一样。虽然女儿高考在即,母亲长年卧病在床,丁俊还是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留下。他说:“老百姓认可我,我怎么能让他们失望?”
组织建设带动 科学规划先行
丁俊上任后的“第一把火”是抓制度和机制构建,以强化组织建设来推动全村发展。上任之初,他专门利用一个多星期的时间,集中开展了一次走访调研,重点走访了12户健在的“大包干”带头人以及村里的老党员、老干部、困难户和村民代表。“五级书记大走访”启动后,他又和村干部一道走访群众500多户,对全村23户特困户和31户困难户开展了春节送温暖和慰问活动。“通过大走访,我们帮助群众解决了实际问题,真正做到了工作在一线、发现问题在一线、解决困难在一线、树立形象在一线,增进了群众对村两委的信任,有力地推动了全村各项工作的开展。”丁俊说。同时,他紧紧抓住“学沈浩、创先进、争优秀”这一主线,以承诺践诺为重心,深化、细化创先争优活动。在沈浩同志去世一周年之际,他组织开展悼念和承诺宣誓活动,进一步增强学习沈浩精神、促进小岗科学发展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利用第三届农歌会小岗论坛契机,加强与全国其他名村的沟通交流;多次组织村党员干部和群众代表赴云南福保村、江苏华西村、上海九星村等“名村”考察学习,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建设文明和谐新小岗的自觉性。此外,他从健全机构设置、完善工作机制入手,使村里工作走向了科学化、规范化轨道。他结合村情对党组织设置和内设机构进行了调整,村党委下设1个党总支、8个党支部,成立了社会事务、经济协作、文明创建等5个办公室,党委成员分片包干联系,做到了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制定完善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等规章制度,健全了以“四议两公开”为主体的民主决策机制、以村级事务流程化管理为重点的民主管理机制、以村级事务监督委员会为核心的民主监督机制。开展依法治村和村民自治,实施阳光村务,公开、公正、公平开展各项村级事务。
有了强有力的组织和制度保障,还要有科学的发展方向。“规划引领发展是小岗今非昔比的重要标志。过去是摸着石头过河,现在是用规划来指引方向。”丁俊说。经过专家指导、群众评议、集体决策,小岗村先后制定了《2011年—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规划》以及村旅游、排水系统等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到2015年,小岗村将建设成为农副产品集散地、红色旅游必选地、农村文化繁荣地、和谐发展示范地。”丁俊自信满满地说。
坚持“三步走” 建设“四型村”
两年多来,丁俊继承沈浩遗志,弘扬沈浩精神,团结带领小岗村广大党员群众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开发旅游业、招商引资发展村级工业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向建设现代农业的示范村、城乡统筹的先行村、制度创新的实验村、文明和谐的新农村“四型村”的目标加速前进。
“我们把项目作为推动一切工作的主抓手,以重点项目的推进带动发展。”丁俊介绍说,“在发展现代农业方面,我们当前引进的几家重点企业——天津宝迪农业科技集团的10万头原种猪养殖项目、金小岗农林科技产业园、中航工业郑飞集团与小岗合作建设的粮食全价值链产业基地、美国GLG集团投资建设的天然零卡饮料产业园、从玉菜业等都是现代农业的典型代表。”目前,这些项目进展顺利,为小岗村提供了一定的就业岗位,成为村民的重要收入来源。
“在发展旅游业方面,我们的重点是提升旅游品质。”在成功申报国家4A级旅游景区后,大包干纪念馆被列入全国第二批重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2011年小岗村又荣获“中国首批乡村红色遗产名村”称号;启动了投资近亿元的“当年小岗”红色旅游生态园项目;投资近亿元的小岗培训基地建成使用,已接待培训人员8000多人次。“在这些项目带动下,我们村2011年接待游客71万人次,比2010年增长了40%,有力促进了村民增收。”丁俊高兴地告诉记者。
为了壮大集体经济,2012年6月,小岗村创新发展有限公司挂牌成立,目前已参与大包干纪念馆、沈浩事迹陈列室、游客集散中心、友谊大道等改扩建、新建项目规划方案的审查和讨论;与凤阳科阳公司合作投资设立“凤阳县小岗村文化传媒演艺有限公司”,目前已完成企业的注册、登记工作,全面开展各类业务。
在重点项目推动下,小岗村步入了发展快车道。2010全村固定资产投入2.7亿元,村民人均纯收入6700元,比2009年净增1200元;2011年,实现固定资产投入5.8亿元,村民人均纯收入8400元,比2010年净增1700元;2012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7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入7.5亿元,集体经济收入比上年翻一番,达到40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万元。
“经济得到发展后,我们大力推进民生工程,让村民共享发展成果,提高村民的幸福指数。”丁俊说。2011年,小岗村从村集体收入中拿出部分积累,为村民办理了农作物保险、新农合和新农保。实施了困难家庭生活保障制度,在新农合报销、县民政医疗救助之后对困难家庭实施追加救助。在全县农村低保人均补助标准的基础上,为享受低保人员每月增加补助50元。村里还成立了小岗村教育基金,对考取高等院校的本村学生一次性奖励1000—10000元,对在各级考试和评比中取得优异成绩的教师、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扩建了小岗小学,修建了小岗村卫生服务中心,建成了村敬老院,村五保老人实现了集中供养。拓宽了道路,建成了小岗自来水厂,启用了村垃圾焚烧场。居民新区建设稳步推进,石马新区已建成居民房268套,小岗新区建成居民房30套,新区基础设施配套正在实施,原自然村落将逐步拆迁复耕。
现在,丁俊代表正带领小岗人向建设“美好乡村示范村”的目标迈进。“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给我们基层的党员干部以极大的鼓舞。2013年是改革开放35周年,第十三届全国村长论坛也将在小岗村召开,这为我们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我们一定学习好、贯彻好十八大精神,以十八大精神为引领,加快发展,把小岗建成经济繁荣、生活富裕、环境优美、民主和谐的‘美好乡村示范村’,早日实现小康。”丁俊坚定地说。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