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21 作者:吴振鹏 (作者为财政部援疆挂职干部、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副局长)
[大]
[中]
[小]
摘要:
在2009年岁末之际,一颗心系基层群众、忠诚党的事业、辛勤努力工作的心脏停止了跳动;在2010年年初之时,一个用真情感染人、用信念感召人、用事迹感动人的名字被万众传诵。他,就是沈浩,一个精神崇高的优秀共产党员,一个财政系统选派挂职干部的杰出代表,一个热心基层、服务群众的行动楷模。
由于与沈浩同志年龄相近,都已步入不惑之年;身份相似,都是财政系统选派的干部;工作性质相同,都是采取挂职的特殊方式为基层服务。因而,对他的名字非常关注,对他的事迹十分钦佩,对他的精神尤为推崇。他的所思所想,他的所作所为启迪我思考,激励我奋进。
在经过自愿报名、竞争上岗、组织考察程序之后,2008年9月11日,肩负着组织的重托,我飞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始了为期三年的援疆生涯。踏上这片神奇的热土,有些激动,有些好奇,也有些忐忑不安。尽管此前由于业务的关系对兵团有所了解,但面临全新的工作生活环境,如何迈好第一步、开始新征程是首先要解决好的一个现实问题。
阳关西出,落日孤烟,戈壁无垠,大漠浩瀚。从一个工作生活了20多年的单位,猛然只身去一个不太了解、不很熟悉的地方独处三年,其困难和不便可想而知。以一种什么样的精神状...
在2009年岁末之际,一颗心系基层群众、忠诚党的事业、辛勤努力工作的心脏停止了跳动;在2010年年初之时,一个用真情感染人、用信念感召人、用事迹感动人的名字被万众传诵。他,就是沈浩,一个精神崇高的优秀共产党员,一个财政系统选派挂职干部的杰出代表,一个热心基层、服务群众的行动楷模。
由于与沈浩同志年龄相近,都已步入不惑之年;身份相似,都是财政系统选派的干部;工作性质相同,都是采取挂职的特殊方式为基层服务。因而,对他的名字非常关注,对他的事迹十分钦佩,对他的精神尤为推崇。他的所思所想,他的所作所为启迪我思考,激励我奋进。
在经过自愿报名、竞争上岗、组织考察程序之后,2008年9月11日,肩负着组织的重托,我飞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始了为期三年的援疆生涯。踏上这片神奇的热土,有些激动,有些好奇,也有些忐忑不安。尽管此前由于业务的关系对兵团有所了解,但面临全新的工作生活环境,如何迈好第一步、开始新征程是首先要解决好的一个现实问题。
阳关西出,落日孤烟,戈壁无垠,大漠浩瀚。从一个工作生活了20多年的单位,猛然只身去一个不太了解、不很熟悉的地方独处三年,其困难和不便可想而知。以一种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去面对困难,以一种什么样的心境去适应环境,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去融入生活,决定了援疆之路是否顺利通畅,是否有所作为。因此,调整好心态、转换好角色至关重要。2008年11月初,抵达兵团两个月之后,在兵团组织部召开的座谈会上,我代表兵直机关援疆干部发言,表达了肩负援疆使命、责任重于泰山的决心:作为援疆干部不能有远离故乡的凄楚,也不能有辞别家人的哀怨,更不能有独居一寓的孤愁,而是要以豪情、激情、热情的状态去迎接工作的挑战,要以洒脱、怡然、乐观的态度去应对生活的考验。并诵读了自己即兴草就的四句小诗,“离家别友何所畏,孤居一寓更无忧;大漠深处现足迹,戈壁滩上竞风流!”。诗能抒情,更足以言志,我一直以此自勉。
对我来说,既是财政部干部,又是兵团战士;既是财政部农业司一员,又是兵团财务局一名领导。我始终清醒地认识到,不能因为双重角色而放松要求,更不能由于双重身份去逃避监督。在角色定位上,做到主动到位不越位,及时补位不缺位,合理就位不错位。在廉洁自律上,严守规定,坐班车,吃食堂,不搞特殊,不求关照。
有人说,援疆工作很轻松,无非是耗在屋里,每天端坐于办公桌前,品品茶,看看报;也有人说,援疆生活很惬意,也就是泡在酒中,热衷于迎来送往之上,迷醉在觥筹交错之中;还有人说,援疆方式很悠闲,不过是跑在路上,有兴致时在疆内走走,烦闷时到外地看看。对此我既不认同,更不效仿,而是坚持以履行职责为己任,秉承勤勉奉献的工作理念;以精细化管理为目标,践行严谨规范的工作作风;以尊重客观遵从实际为原则,奉行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以把好关、理好财为目的,遵循认真细致的工作方法。目前对援疆干部没有硬性的工作规定,兵团也没有施加太多的工作压力,做好援疆工作主要靠责任意识、义务观念和自觉行为。到兵团工作之后,坚持不顾长途跋涉的劳顿、不顾苦口婆心的甘苦的“两不顾”作风,为兵团鼓与呼;发扬为兵团要钱不怕丢人、为兵团办事不怕求人、为兵团争取政策不怕得罪人的“三不怕”精神,为兵团奔与走。在乌鲁木齐“7.5”事件发生后,我主动中止休假,并迅速将刚刚来疆探亲的家人送离新疆,立即返回单位,坚守工作岗位。在积极参加兵团机关向“7.5”事件受害者及家属捐款的同时,还以援疆干部的身份,主动向扶贫助学基金捐款4000元。
在工作上,始终牢记组织嘱托,以严谨规范为重点,推动强化预算管理。首先,在工作作风上做表率。一年多来,从兵团实际出发,按照财政部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本着促进改善工作方法、规范工作秩序、提升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根据自己长期在中央国家机关从事预算管理工作的经验与体会,通过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让同事们感受财政部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快速反应的工作意识、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敬业精神,藉此推动强化预算及财务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其次,在公文处理上严要求。针对行文不规范、数据不严谨、反馈不及时的情况,在处理分管业务、经办事务的过程中,身体力行,力求行文规范、体例适当、主题明确、文辞严谨。同时,以不同方式强调、要求和推动公文运转的规范化,提高公文处理质量,加快公文处理速度,规范公文处理程序,为预算管理奠定坚实基础。第三,在资金分配上讲规矩。特别注意突出照章办事理念,强化依法行政意识,力求通过程序控制,制度保障,决策约束,形成一套科学合理有效的运作规程,坚决杜绝资金分配的无序、随意行为,把好资金分配关。第四,在资金使用监管上抓落实。积极推动强化财务监管职能,通过项目验收、定期检查、绩效考评、违规整改等方式,克服监管意识薄弱、纠正监管行动滞后等现象,避免监管措施不力,确保资金使用安全规范。
2009年11月,在大规模实地基层调研之后,中央调研组着手拟定扶持新疆兵团发展的政策。12月中旬,财政部急需兵团提供有关材料,时间十分紧迫。恰逢主管业务的局领导出差在外,我临时受命,虽然对相关情况不了解,但没有丝毫的畏惧和懈怠,急率一班人马,连续加班加点。由于兵团管理体制几经变迁,财务关系多次变化,经费渠道不断变动,尤其是兵团是一个具有企业属性的特殊组织,承担了很多公共事务,费用支出除中央财政补助一部分之外,大多由团场自行负担或转嫁给团场职工,但是否合理合规,许多政策规定不清晰,也不易界定。为了破解难题,我召集相关人员认真研究,确定思路,明确口径,收集数据,全面梳理,既注意定性分析,也做好定量测算。为了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我克服两小时时差带来的不便,力求与北京同步。早上8点即赶往单位,此时的乌鲁木齐月色朦胧,寒星高挂,街道上车少人稀,而我却步履匆匆;中午坚持不休息,晚上继续加班,迟至凌晨2点。就这样,凭着一股子韧劲、靠着一股子拼劲,历时一周,如期按要求提交了材料。
援疆干部一个重要的角色就是穿针引线、沟通协调。一年来,我一直义不容辞、不遗余力地当好“三大员”。一是当好宣传员。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利用自身的言谈举止,向领导宣传兵团,向同事介绍兵团,向朋友游说兵团,让他们更快地了解兵团,更多地关心兵团,更好地支持兵团。同时,主动向兵团介绍财政部的管理理念、规章制度等等,让兵团及时了解、熟悉财政部的工作程序、工作方法和工作要求,构建互动的桥梁。二是当好信息员。利用掌握政策动向、了解财政政策、熟悉资金渠道等优势,及时传递相关信息、反映兵团困难,争取中央财政的支持,为兵团办实事。如多次反映情况,精心组织调研,使得中央财政初步解决了困扰兵团多年的燃油税改革后公路养护费用问题;经过不懈努力,终于首次将兵团纳入国家兴边富民规划,58个边境团场和19个南疆困难团场得到了中央财政专项资金的支持;为了支持兵团农业发展,做大做强实业,努力争取到了中央财政安排的扶持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资金等等。三是当好协调员。由于种种原因,兵团与财政部在一些工作方面不太合拍。因此,在兵团的主观愿望与中央财政的工作部署不尽相同、兵团的诉求与中央财政的支持政策不尽相符、兵团的理解把握与中央财政的政策本意不尽一致的时候,通过积极沟通,努力协调,促进磨合,增进共识,为兵团优化环境、拓展空间献计献策,为贯彻落实财政部的预算管理要求尽心尽力。
援疆的时间是有限的。援疆干部要资金、跑项目既无法避免,更难以推脱。但是,不能将有限的时间和工作重心仅仅停留在要资金、跑项目的层面。遵照财政部和兵团领导的指示,尽可能将着眼点和注意力放在宏观和体制的研究探讨上,为有关部门出谋划策,为领导提供决策参考。如针对兵团团场基本运行机制的特点,从研究团场的职能定位入手,分析其承担公共服务的内容和方式,研究如何将其纳入公共财政保障体系,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兵团饱受资源之困,如何选择好资源约束下的兵团发展战略是一个非常紧迫的课题。针对兵团水资源匮乏、可用土地资源不足的情况,分析研究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农业的路径,提出西部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再如,兵团是一个特殊的组织,有很多的特殊性,体现在财税上,那就是既没有税收调控的空间,也没有自有财力的支撑。根据兵团的特殊性以及具有中央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双重特征,探讨和研究进一步完善财政支持方式,完善中央财政对兵团的资金保障机制,更好地保障兵团行使屯垦戍边维稳使命,为新疆稳定繁荣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兵团工作已经一年有余。回顾所见所闻,颇生感触;回忆所思所想,颇有感悟;回首所作所为,颇觉感慰。最大的收获,一是锻炼了观察事物的敏锐性。力求练就一双慧眼,追求洞观世事、明察秋毫的境界。亲身经历“7.5”事件之后,真正感受到了新疆反分裂、保稳定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深刻认识到新疆多民族聚居地区保持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和谐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从而更加坚定了贯彻民族政策、维护民族团结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二是培养了思考方法的科学性。看问题,力求从高位着眼,从全局统揽,从宏观定位,做到起点高;想对策,着力突破思维定式的约束,克服经验教条的束缚,做到有创新。注意避免目光短浅、认识肤浅、思路粗浅。三是增强了解决问题的有效性。从实际出发,注意分析问题的本质;力求创新突破,注意对策建议的可操作性;尤其是注重培养和锻炼自己处理复杂问题和突发事件的能力。而最切身的体会,就是明白了换位思考,懂得了替人着想,做到了主动办事。
2009年结束之际,在兵团财务局全体干部参加的局领导述职述廉大会上,我汇报了一年来的援疆工作。当最后援引“老骥已知桑榆晚,不用扬鞭自奋蹄”的诗句结束发言时,与会者自发地报以掌声。我深切地感受到,这掌声显示出珍贵的信任与肯定,我更清醒地认识到,这掌声隐含着厚重的鞭策与期待。
援疆之路虽然漫长,但与沈浩同志挂职六年的日日夜夜相比,时光依然短暂;西域条件虽然艰苦,但与沈浩同志终日在农村基层摸爬滚打的艰辛相比,实属微不足道;只身一人虽然孤寂,但与沈浩同志家中还有年届90高龄老母难以释怀的牵挂相比,心情则是相对轻松;尽管做了一些工作,但与沈浩同志所取得的辉煌业绩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
沈浩同志是一面镜子,他以坚守和执着,以奉献和拼搏,以青春和生命,践行了对党和人民的庄严承诺,以自己短暂而璀璨的一生诠释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树立了奉献基层、一心为民的公仆形象。我要仔仔细细、认认真真地和他对照,想一想应该怎样对待群众、对待组织、对待责任、对待工作、对待人生;沈浩同志又是一面旗帜,我更要自觉、主动地以他为榜样,牢记宗旨、一心为民,开拓进取、踏实干事,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在他的精神激励下,努力做一个让人民群众离不开的好干部。
不可否认,在踏上援疆之路时,不少人豪情万丈,但当抱负与现实出现反差的时候,有些人热情减退;在刚刚加入兵团团队时,不少人激情飞扬,但当设定的目标在实现过程不尽人意的时候,有些人情绪低落;在为兵团忙碌奔波时,不少人热情似火,但当付出没有得到适当回应的时候,有些人意志消沉。三年援疆路,我决意要热情不降、真情不减、激情不退,始终牢记组织嘱托,忠实履行援疆使命。
远眺江淮,遥望小岗,脑中浮现出沈浩同志笑对挂职生活的光辉形象,阵阵豪情油然而生,心中的信念愈加坚定,那就是毅然决然地沿着沈浩同志的足迹,义无反顾地迈出豪迈而又坚实的援疆步伐,无怨无悔,一路前行。
责任编辑 周多多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电话:010-88227114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