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编好财务决算是各级财政、财务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特别是认真编好年度决算的各项基本数字表,对于分析预算执行情况,研究定员定额,考核资金使用效果,加强财务监督,进一步提高财务管理水平,都是十分重要的。
现在各地对编好决算,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比如,领导重视,亲自组织干部学习编报决算的规定,研究各种具体问题;对基层决算采取“联审互查”、“集中分析、汇总”、“请上来,派下去”等办法,把问题解决在基层,使决算的审核汇总工作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但是,也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认真加以解决。为了进一步提高社会文教、行政财务决算的编报质量,现就如何编好地方社会文教、行政财务决算,特别是基本数字表部分(包括医疗机构、艺术表演团体收支决算表)的工作,提出如下几点意见,供同志们参考。
第一,及早做好1982年决算审编的准备工作。如设计好决算表格,做到每张表格所列项目和包括的范围,指标的口径,符合汇编国家总决算的要求,对各项数字口径和各表之间的关系要加以必要的说明。要及时开好布置决算编报的会议,或组织好有关人员认真学习决算编审工作的通知规定,研究决算报表的编制方法,做到统一认识、统一口径、统一步骤。...
编好财务决算是各级财政、财务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特别是认真编好年度决算的各项基本数字表,对于分析预算执行情况,研究定员定额,考核资金使用效果,加强财务监督,进一步提高财务管理水平,都是十分重要的。
现在各地对编好决算,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比如,领导重视,亲自组织干部学习编报决算的规定,研究各种具体问题;对基层决算采取“联审互查”、“集中分析、汇总”、“请上来,派下去”等办法,把问题解决在基层,使决算的审核汇总工作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但是,也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认真加以解决。为了进一步提高社会文教、行政财务决算的编报质量,现就如何编好地方社会文教、行政财务决算,特别是基本数字表部分(包括医疗机构、艺术表演团体收支决算表)的工作,提出如下几点意见,供同志们参考。
第一,及早做好1982年决算审编的准备工作。如设计好决算表格,做到每张表格所列项目和包括的范围,指标的口径,符合汇编国家总决算的要求,对各项数字口径和各表之间的关系要加以必要的说明。要及时开好布置决算编报的会议,或组织好有关人员认真学习决算编审工作的通知规定,研究决算报表的编制方法,做到统一认识、统一口径、统一步骤。
第二,加强对基层决算报表的审核工作。基层单位的决算是编报总决算的基础,各单位的决算必须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编报。在编报中,要注意划清预算年度,分清资金界线,切实做到收支有据,数字准确,内容完整。应该填报的数字一定要填上,不能留空白,表格上没有的项目,也不要自行增列。由于决算要求时间性强,工作量大,有的地区往往把主要力量放在收支决算数字上,有时对事业基本数字不经审核就层层汇总上报。常常发生这样的情况:经过对各项定额分析验证后,发现有的数字有明显错误,但又不知错误发生在什么地方。因此,各级财政、财务部门一定要组织力量,对各项基本数字进行认真地审核分析,或去基层帮助解决编报决算中的问题,以保证基层决算上报及时、数字完整、准确无误。
在审核基层决算报表时需要注意的是:(一)拟定一些必要的审核分析决算的表格,以便通过填入分析表的数字进行对比分析,验证出所报数字是否完整、准确无误。(二)要把计算单位调整好。基本数字表中的计算单位很多,有人、个、元、千元、千人次、场次等,要防止将不同单位的数字直接相加。(三)要检查各表数字有无错误。注意相关联的数字,如有错误要及时调整。防止支出明细表与各有关附表的数字不一致。
第三,要认真编好省、市、自治区的总决算。基层决算报表审核好后,要汇编好省、市、自治区的总决算,这是汇编国家总决算的基础,一定要严肃认真地对待。在汇总报表时需要注意:(一)在汇总前必须把相同的表整理在一起,注意检查汇编的单位是否齐全,不要漏掉一个地区、一个县、一个单位、一个项目的数字。(二)汇总时要防止串行、串格、张冠李戴。(三)要重视复核。各项数据要检查是否正确无误。
汇总工作是一件十分细致、十分繁重的任务,不是少数几个人可以承担的。不少地区请地县财政部门主管财务的同志一起进行审核汇总,对此一定要做好组织工作,要有严格的分工和岗位责任制。同时,还要建立严密的复核制度。从审核、分析到汇总、复核再进行综合分析,这是有机的联系。它涉及到很多环节,如各项数字汇总、抄写、打印,都需要认真复核。特别是数字汇总后的复核,因为工作任务重,大家动手,一张表多者几百个数字,上下左右各项数字都要做到相符无误。如果出现差错,更正一个错误,往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所以一定要把复核工作做好。这几年有些地区报出的总决算,经常提出修改数字,这是缺乏严格复核造成的。数字有误进行修正是可以的,但是修改一个数字,要使汇总出来的决算改正许多数字,增加很多工作量,还容易出现新的错误,因此应该尽量避免。
第四,要加强分析工作。行政、文教、抚恤救济事业基本数字表中的数据很多,一部分数字有互相制约作用,有错误容易发现;大部分数字没有互相制约作用或者没有直接制约作用,错了不易发现,所以必须经过认真地分析,才能验证各项基本数字是否正确无误。单位决算和地、县总决算基本数字很多,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一)核对有关数字。决算表中支出明细表与基本数字表中有关数字要核对清楚。如医疗机构和艺术表演团体收支决算表中,财政拨款数字应与支出明细表中卫生事业费和文化事业费有关“项”的数字相符。支出明细表中教育事业费的民办教师补助费应该与基本数字表中民办中学和民办小学教师补助费之和相符。由于部门分工不同,一般是支出明细表由预算部门负责,基本数字由财务部门负责,两方面的有关数字应该注意核对清楚。
(二)职工人数的分析。行政、文教事业单位个人经费占的比重很大,核实职工人数,分析人员增减变化情况和原因,十分重要。在职工人数统计中要求等式的,一定要细数相加等于总数。人数中填报年末数和平均数,对平均数要认真按要求公式计算(即:平均数1210),不要用年初数与年末数相加除以2求得,更不要留空白不填。职工人数按规定分工资目开支人数和差额单位开支人数,还有集体所有制的医疗机构、艺术表演团体职工人数和民办教师等,这些都要分别加以统计分析。
(三)各项定员定额的分析。行政、文教、抚恤事业费有许多项目需要作定员定额分析,比如每人平均工资,每个职工、学生、病床每年平均开支数,各类医疗机构每一门诊和住院日平均收费,医疗机构药品加成率(即药品加成收入为药品支出的百分比),药品库存周转天数,大、中、小学教职工与学生的比例,医疗机构职工与病床的比例,公费医疗每人平均开支数,艺术表演团体收入自给率,等等。一方面分析当年情况,一方面要与上年比较,经过分析比较,总结检查事业计划、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和资金使用效果。各项定员定额和平均开支数如有过高过低现象,都应查明原因,说明情况。特别要注意对平均工资的分析,不少地区有些项目,有工资开支数没有人数,或者有人数没有工资数,有的同一个项目每人年平均工资相差很大,少的只有几元、几十元,多的有几千元。这些差错,应该认真研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