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一九七九年七月,《财贸战线》曾发表过一篇相类似的文章,“大家都应当象郭老那样算一笔账”。当时提出一个问题:郭老作为一位坚定的革命家和无产阶级先进战士,值得崇敬、怀念和学习。但他从未作过财经工作,学习郭老算账,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说的是,一九四九年七月,全国首届文代会在京举行。在闭幕的时候,郭老宣布:大会开支约一万多斤小米,相当于三千至四千个农民一年的生活费。因此,要特别感谢农民群众。郭老算的这笔账,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艰苦创业,厉行节约,时刻不忘人民群众的贡献,时刻惦念人民群众负担和甘苦的好传统,好作风。
现在提起应当象陈景润那样学会算账,人们可能会问:陈景润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我们怎么能象他那样作复杂的计算呢?其实,这里说要学习的不是作为数学家陈景润的高深数学理论,而是作为艰苦创业、厉行节约的陈景润的光辉实践。事情是这样的:一九七九年陈景润应法国高等科学研究所所长、英国皇家学会主席和诺丁汉大学理学院院长的邀请,在法、英两国作短期工作和讲学。他在巴黎工作结束后临去英国,我驻法使馆同志建议他坐飞机去伦敦,再从那里去诺丁汉大学。陈景润说:“不,坐火车去。”为什么?他算了一笔账,坐飞机要九十多英镑,坐火车只要二十二英镑。他说:“我们国家还不富裕,工人、农民收入还比较低,我们在国外怎么能乱花钱呢?”要知道,他在国外工作是有收入的,当在巴黎工作四个月要去英国的时候,他还有五千法郎的节余呢。在这种情况下,还算了这笔账,更难能可贵,这充分表现了当代中国人民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建设具有的一股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坐火车二十二英镑,比坐飞机九十多英镑要节省一些,这样一笔账不需要高深的数学理论,一般人包括文化水平较低的同志都是能算得出来的。
在向郭老学习那篇文章的最后,提到“可否规定一条:各种会议在结束的时候,都象郭老那样宣布一笔账:会议费开支多少钱,相当于当地多少农民一年的生活费,这对煞住浪费也许不无裨益吧!我们不妨有勇气试一试。”在向陈景润学习中,可否规定:每个出差的同志,不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要计算一下,走怎样的路线和用什么交通工具花钱节省,然后决定该怎么办。不要以为这是不值得计较的小事。它关系到树立艰苦创业的社会风尚的一件大事。邓小平同志在《目前形势和任务》的报告中把“要有一股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看作是四个现代化建设必须具备的四个前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