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来,我市增收节支工作进展顺利,1—4月,我市财政支出比上年同期下降26.6%,其中基本建设支出下降53%,行政经费下降5.8%,中央下达我市的增收节支指标正在逐步落实。根据我市增收节支工作的实际,我们深深体会到,领导重视,措施落实,是搞好增收节支工作的关键。
一、“一定要把财政收入搞上去”,是市委、市政府领导多年来的指导思想。为实现天津市“七五”时期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市领导多次提出,经过几年的努力,天津市要创建十几个年税利上亿元,二十几个年税利5000万元以上的经济效益好的大企业。这样,就能开辟财源,确保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地增长,为全市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各项改革的顺利实施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1986年市领导有计划、有步骤地亲自抓了我市有发展前途的一批大中型骨干企业和拳头产品。经过努力,1986年我市财政收入扭转了在40亿元徘徊的局面,实现了51.9亿元。今年,在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开展“增产节约、增收节支”运动的指示中,市领导又提出1987年财政收入要在原安排指标的基础上增收10400万元,达到56亿元,力争1988年突破60亿元。为此,市领导在多次重要会议上强调,开展“双增双节”运动,既要讲节流,又要抓增收,一砍一增两头使劲。并指出,我市在生产、建设、流通领域,增产增收的潜力都很大,只要进一步解决好行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提高生产能力,积极开拓市场,挖掘经营管理上的潜力,把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增产增收任务是一定能够完成的。
二、市领导对今年增收节支工作抓得早,抓得具体。去年12月上、中旬,我局会同市经委等部门对1987年财政收入情况进行了摸底测算。各工业局根据各种有利与不利因素进行测算后,预计1987年企业收入只有8.76亿元,比1986年实际上交减少3亿元,致使全市财政收入不能保持1986年的水平。我局将财政摸底情况及时向市领导作了汇报,引起市领导重视。李瑞环市长亲自主持召开了安排1987年财政收入的工作会议。在会上,市领导批评几个工业局没有全局观念,缺乏开拓精神。指出,搞经济工作不能算死帐,要算活帐,要充分考虑全市技改项目投产后的效益,以及对大中型骨干企业给政策后增加利润的有利因素。在工作中,要紧紧抓住税利大户,对确有效益、潜力大的企业要给政策,要充分调动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
根据市领导在这次会上的指示精神,会后很快以张立昌副市长牵头,由经委主任、财政局长和经委、财政、体改办、劳动、物价等部门抽调的干部组成三个工作组,按照市领导的要求,从12月20日开始采取直接深入企业和按行业集中座谈的办法,对100多户重点企业的增收措施逐户进行了研究。同时,根据国家财政体制的规定,针对这些企业的具体情况,采取了不同的鼓励措施:一是采取超收奖励办法。对实行这种办法的40户企业,以1986年实际上交利税为基数,对超过基数的部分,逐户确定分别提取5%、10%和16%不同档次的奖励工资及归还贷款的指标,并规定在计划期内,每减少1%的上交税利指标,则扣除2%的奖励工资。二是按单位工资含量提取效益工资。实行这种办法的是生产适销对路产品的30户企业,以1986年实际基本工资总额和实际产量为基数,1987年超出基数部分的产量,可以按单位工资含量提取效益工资。三是工资与上交税利挂钩。上交税利比基数每增加1%,工资总额视不同情况增加0.3%到0.7%。据测算,这些大中型骨干企业增收措施全部实现后,1987年上交税利可比上年增加35273万元,增长22.18%,效益工资将增加4299万元,与上交税利增加额的比值为1比8.2,如加上增加还贷5900万元的因素,比值是1比9.58。
在进行上述工作中,市委、市政府的不少领导同志都亲自深入企业,现场办公,协助有关部门逐个企业地落实增收措施。
三、市领导亲自深入重点行业和企业,发动群众,落实增收节支任务。为了落实增收节支任务和措施,年初以来,李瑞环市长亲自抓了重点行业和企业,先后深入到冶金局、自行车和钟表行业、两个日用化学公司,以及三个化工企业,发动群众,指出方向,商定政策,有力地推动了全市增收节支工作的深入发展。据统计,李市长亲自深入的这些行业和企业,落实的上交税利指标比原计划指标增加12332万元。
在冶金局所属天津钢厂,李瑞环市长主持了冶金局把增产增收目标落在实处的现场办公会,他充分肯定了冶金局工作的基本思路和具体措施,并指出,要把增产节约、增收节支运动引向深入,就一定要抓具体、抓典型,抓出成效。抓典型要避免两种毛病,一是“葫芦落在井里”,下去了依然漂着;二是蹲下去了,但忘记了指导面上的工作,要真正深入下去,典型引路,以点带面,使各项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会后,冶金局迅速在全行业推广了天津钢厂算细帐、定措施、挖潜力的经验,全行业落实1987年上交税利38789万元,比原定计划增加2153万元。
李市长在自行车行业召开的现场办公会上指出,要进一步发动群众,深化企业改革,把增产节约运动引向深入。他表扬了天津市自行车厂、自行车二厂和自行车零件总厂在增产增收方面积极为国家多做贡献的精神。同时肯定了这些企业的经验:必须深化企业改革,把压力和动力结合起来,才能激发活力,挖掘潜力;要理顺企业内部机制,企业要根据各单位的不同情况进行分类指导,要实行多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这次现场办公会后,各企业进一步发动职工,制定增产增收措施,将我市自行车行业1987年上交税利指标,由各企业原定计划35588万元,增加落实到40677万元,比1986年全行业上交额增加11530万元,增长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