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4-28 作者:刘文卿 (作者单位:财政部计算中心网络处)
[大]
[中]
[小]
摘要:
从80年代初计算机应用进入财政系统至今,财政部门的计算机已经历了几代的更新,计算机应用在处理公文、报表、数据的汇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认识和技术方面的原因,计算机技术的管理、控制和提供决策信息等重要功能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随着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对财政管理要求的提高,财政系统计算机网络建设和应用的重要性及紧迫性日益凸现,可以说已经与我们财政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息息相关。
一、财政系统计算机网络建设及应用状况
近几年来,财政部计算中心及各地方财政信息中心围绕财政业务,在网络建设、办公自动化、财政业务应用软件开发、信息数据库建设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截至1999年底,全国财政系统36个省市已有31个建立了处级信息中心,全系统拥有近5万台微机,上千台服务器和中小型机,2万多台打印机和办公自动化设备。有1000多人的工作队伍。从总体上看,财政系统已经具有了一个良好的网络应用环境,同时也具备了一支力量雄厚的技术队伍。
(一)中央财政网络建设及应用
中央财政的网络建设起步较早,1996年,部分司局就已建成司内的局域网,有的甚至通过电话拨号将自己网络结点建到了省厅。1998年初,财政部...
从80年代初计算机应用进入财政系统至今,财政部门的计算机已经历了几代的更新,计算机应用在处理公文、报表、数据的汇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认识和技术方面的原因,计算机技术的管理、控制和提供决策信息等重要功能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随着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对财政管理要求的提高,财政系统计算机网络建设和应用的重要性及紧迫性日益凸现,可以说已经与我们财政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息息相关。
一、财政系统计算机网络建设及应用状况
近几年来,财政部计算中心及各地方财政信息中心围绕财政业务,在网络建设、办公自动化、财政业务应用软件开发、信息数据库建设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截至1999年底,全国财政系统36个省市已有31个建立了处级信息中心,全系统拥有近5万台微机,上千台服务器和中小型机,2万多台打印机和办公自动化设备。有1000多人的工作队伍。从总体上看,财政系统已经具有了一个良好的网络应用环境,同时也具备了一支力量雄厚的技术队伍。
(一)中央财政网络建设及应用
中央财政的网络建设起步较早,1996年,部分司局就已建成司内的局域网,有的甚至通过电话拨号将自己网络结点建到了省厅。1998年初,财政部综合业务大楼落成,部机关局域网建设也基本同时完成。此时财政部机关局域网与过去各司局建立的局域网相比,无论是在规模还是安全硬件层次上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财政部局域网主干采用IBM 8265 ATM交换机,通过155M光纤下联楼层交换机即以太网交换机IBM 8274,用户桌面有独享100M、独享10M、共享10M三种接口速率,其信息点遍布机关新大楼与旧南配楼的各个办公室、会议室,能保证机关任何一个工作人员方便、快捷地接入机关内部网。
部机关网是由多个虚拟局域网构成的,这些虚拟局域网分别是部长网、司局长网、司局业务网、公共网和接入网。部长网位于最里层,通过防火墙与其它网连通,司局业务网位于次里层,公共网位于最外层。公共网上连接着一些公用的服务器,如域名服务器、电子邮件服务器、WWW服务器等。接入网通过安全设备与广域网接入设备相连,通常仅含有一些广域网的网络设备及很少的服务器,如邮件的HUB服务器、路由器、防火墙等。为了防止系统外的用户入侵财政系统,在路由器里端仍然有一层安全设备。接入网还可以与国务院办公厅连接,与国务院办公厅及各部委实现信息交流。
财政部计算中心在机关局域网建成之后,本着服务改革,抓住重点,确保主体,稳步推进的指导思想,集中力量开发了如下几套应用系统:
(1)司局长查询系统。此系统采用Server/Client方式,主要对司局长开放,因此涉及内容密级较高。司局长通过它,可以及时地了解各司局工作动态、部长日程安排,查阅中办、国办文件。
(2)财政部内部信息网站。财政部任何一个工作人员,都可以利用浏览器访问财政部内部网站。网站提供政策研究、金融动态、财政管理等信息。
(3)电子邮件系统。财政部电子邮件系统采用莲花公司的Lotus Note平台。目前各业务司局甚至部机关与省厅业务处室之间都可以方便地通过此邮件系统交换信息。
(4)公文流转系统。部中心在原先开发的FOAS软件基础上,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重新开发了基于Notes平台的新版办公自动化软件。目前,已在社保、税制、综合等司局试用。并准备在全部推广使用。
(二)地方财政的网络系统建设及应用
近几年来在省、市、县三级财政部门计算机局域网和广域网建设发展较为迅速,山东、北京、上海、黑龙江、辽宁、深圳、四川、河北、山西、宁波等省市网络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建成了三级或二级局域网和广域网。宁波建成了10M带宽的广域网,其广域网速率达到了局域网的水准。山东的广域网已覆盖了省、市、县三级136个局域网,并已开始向乡镇延伸。山东淄博市作为试点单位实现了财、税、国库的横向联网,并建立了市、县、乡三级信息网络。今年各级财政部门着力加快广域网建设,目标是全面开通部机关到各省市厅局的广域网,进一步推进省、市、县三级广域网建设,争取1/3的省市建成本省的三级广域信息网,1/3的省市建成省、市两级广域信息网络,并且全面开通电子邮件系统,实现部机关各司局到省(市)厅(局)业务处室上下对口的信息交流。
在办公自动化应用方面,1997年以来,辽宁、山东、重庆、北京等省市建成了各有特色的办公自动化系统。辽宁等省市基本实现了省厅办公的无纸化,在公文起草、审批、流转和信息查询等方面做出了很好的成绩,促进了计算机应用的需求,提高了财政厅(局)干部的计算机网络应用水平。
在财政业务应用软件开发方面,上海、江苏、河北、安徽、陕西、四川、黑龙江、浙江、福建等省市先后围绕预算指标管理、预算外资金管理、社会保障及各项基金管理、工资集中发放、农业税征收、粮食收储企业财务管理等财政主体业务应用开发出一批很好的应用软件,并开始发挥出管理效益,一部分省市信息中心的工作已开始进入了财政的核心业务。
1999年,各省市在信息工作方面取得很大进展。目前,全国各省市大都能通过部电子邮件系统接受部内的各种信息,并及时公布在本省市的局域网上,而且作出了地方特色,受到各方面的欢迎。
二、财政系统计算机网络建设及应用展望
财政网络的建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随着网络建设的不断完善,财政干部个人素质的不断提高,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将会成为财政工作必不可少的工具。
(一)实现财政管理的系统化,信息化。
具体的说,它是一个自上而下由各级财政部门纵向形成的系统和由各级财政以业务块块构成的系统,二者均以计算机为中枢,形成了一个统一的信息系统整体。其中包含以下几个主要业务信息系统:
(1)预算管理信息系统。它主要包括预算的编制、执行及调整各种报表、决策的编制与分析等。整个预算管理过程的数据、信息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和研究以及提出处理意见等,均由这个系统完成。管理者依据系统提供的资料、信息,对预算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
(2)国库资金管理系统。它主要包括:对国库资金的发放回收和结算等方面的自动核算,通过这个系统可以有效地方便领导调度安排资金,及时采取各种措施。
(3)社会保障资金管理信息系统。它主要包括:社会保障资金计划的制定,各项社会保障资金收支执行情况及各种报表数据资料、社会保障资金决算等。这个系统可以有效地提供社会保障资金管理及其运作结存情况的数据和信息资料。
(4)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它主要包括:国有资产总量、负债经营、保值、增值等方面的可靠数据信息,同时对国有资产提供综合分析数据和信息资料,方便国有资产管理人员进行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
完善的信息系统,又是领导决策系统的基础。信息系统提供了及时、准确、全面的信息,而决策系统利用经济数学理论、自动控制理论、运筹学理论等对信息系统提供的数据进行分析、计算,为领导提供科学的参考数据,加强财政部门对我国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
(二)全面实现办公的自动化
财政办公自动化系统是一个人机交互的信息处理系统,它把基于不同技术的现代化办公设备用网络联成一体,将文字处理、语音处理、数据处理、图象视频处理等功能集成在一个系统中,使办公室具有综合处理信息的功能。这一系统的全面使用,必将大幅度地提高财政部门工作人员整体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
(1)公文流转的自动化。公文流转指公文的起草、审核、会签、反馈,审批、存档过程,以及部门与部门、上级与下级之间的交办、待办、催办等各个环节,形成的工作流程。在传统的操作方式下,这些过程是由人工完成的。办公系统应用计算机的强大功能,取代了人的手工操作,对工作信息流的每一步骤都由计算机统一协调,把部门之间合作办公的事务进行统一协调的处理,使办公系统的整个办公业务有条不紊,快速有效。而且由于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办公将突破地域的限制,即使出差在外,也能通过电话接入财政系统网络查阅信息或审批公文。
(2)办公资源分配自动化。将以前通过人工管理的公车、办公设施、会议室等办公资源,利用计算机管理起来。从而,使办公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例如:安排一个会议,可以通过网络查找所需办公资源,通过邮件系统向有关人员发出会议通知并接收反馈信息,借助财政网络和办公自动化系统,整个准备过程将更加迅速高效。
(3)多媒体应用。多媒体应用指语音、影像等资源通过计算机网络在财政工作中的应用。例如:视频会议,即利用多媒体技术,不同地区的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计算机实时接收发言人讲话的声音和图象,并可以组成小组,进行交互式讨论;又如视频点播,通过办公室的电脑可随时点播存放在网络服务器上的各项工作需要的业务音像资料。
(4)电子拨付。随着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电子货币已不再是想象中的事情。目前,我国的几家银行已经或正在开通电子货币业务。这使我们财政部门利用电子货币进行拨付成为可能。按照一定的操作流程,管理人员在办公室中即可对各用款单位完成拨付工作,大大提高财政资金的利用效率。
政系统信息化和办公自动化实现,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它要求财政部门工作人员提高个人素质,改变旧工作方式下的思维方式,不仅要懂财政业务知识,也要熟悉计算机应用知识,以适应网络时代工作和生活方式的变革。信息化是整个社会生活的发展趋势,也是财政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财政系统计算机网络建设本身就是财政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正在迅速地进入财政各项业务工作。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投诉举报电话:010-88227120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23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