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4-14 作者:梁达
[大]
[中]
[小]
摘要:
2008年以来,受多重因素的制约,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国际环境,外部需求出现了增速减缓、支撑力减弱、贡献率降低的现象,并且有进一步恶化的可能。在外需减弱已成定局的情况下,我国的内需保持了较快的增长,有力地支撑了经济宏观面。从发展趋势来看,内需必将取代外需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外部需求减弱已初现端倪
外需贡献率出现下滑,净出口比重明显下降。从使用方面看,我国最终消费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投资增速有所回落,净出口则大幅回落,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我国一季度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为6.9%,大幅回落23.5个百分点;从使用结构看,我国消费和投资比重均有所上升,净出口比重明显下降,一季度货物和服务净出口比重为7.1%,同比下降2.2个百分点。
进口增速快于出口增速,外贸顺差过大的情况有所改观。据海关统计,2008年上半年,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达12341.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5.7%。其中出口6666亿美元,增长21.9%,比去年同期降低了5.7个百分点;进口5675.7亿美元,增长30.6%,比去年同期提高了8.7个百分点。累计贸易顺差为990.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1.8%,净减少132.1亿美元。
2008年以来,受多重因素的制约,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国际环境,外部需求出现了增速减缓、支撑力减弱、贡献率降低的现象,并且有进一步恶化的可能。在外需减弱已成定局的情况下,我国的内需保持了较快的增长,有力地支撑了经济宏观面。从发展趋势来看,内需必将取代外需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外部需求减弱已初现端倪
外需贡献率出现下滑,净出口比重明显下降。从使用方面看,我国最终消费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投资增速有所回落,净出口则大幅回落,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我国一季度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为6.9%,大幅回落23.5个百分点;从使用结构看,我国消费和投资比重均有所上升,净出口比重明显下降,一季度货物和服务净出口比重为7.1%,同比下降2.2个百分点。
进口增速快于出口增速,外贸顺差过大的情况有所改观。据海关统计,2008年上半年,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达12341.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5.7%。其中出口6666亿美元,增长21.9%,比去年同期降低了5.7个百分点;进口5675.7亿美元,增长30.6%,比去年同期提高了8.7个百分点。累计贸易顺差为990.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1.8%,净减少132.1亿美元。
国有企业进口增长显著,贸易结构有所改善。2008年以来,国有企业进口增长显著,上半年国有企业进出口3013.8亿美元,增长32%,占同期我国进出口总值的24.4%,比去年同期提高1.3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212.7亿美元,增长16.3%,占同期我国出口总值的18.2%;进口1801.1亿美元,增长45.2%,高出同期总体进口增速14.6个百分点,占同期我国进口总值的31.7%。
从发展趋势来看,受世界经济增长减速、人民币升值步伐加快、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升级和国家一系列抑制贸易顺差的宏观调控措施的影响,我国贸易顺差迅猛扩张的势头将得到逆转,外部需求下滑成为必然。
内需将成为支撑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2008年,内需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将更为明显,“政府换届”、“奥运景气”和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等新动力将有力推动经济发展。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基本面尚好,外汇储备规模大,对国际投机资本冲击的抵御能力和抗金融风险能力增强。消费需求稳中趋旺,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呈现了逐月加快的态势。消费、投资的增长速度差距正在缩小,消费对经济的拉动力明显增强,经济增长已从过去主要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逐渐转向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协同拉动的局面。
居民购买力的提高将有效支撑消费需求的持续增长。近年来,我国一直致力于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增加低收入者收入,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居民的消费能力正在不断提高。同时,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势头不会改变,企业盈利仍将保持较高水平,速度快、效益好的经济运行环境有助于生产和消费形成良性循环,支持扩大消费。消费加速增长对经济增长具有乘数效应,从中长期来看,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将持续。近三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同比增长12.9%、13.7%和16.8%,增长速度逐年加快。今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1.4%,即使考虑到物价上涨的因素,实际增速仍然高于上年同期。因此,今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将会十分明显。伴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居民消费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消费需求保持了旺盛的增长势头,各种迹象表明,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速度将创下近十年来的新高。这表明我国经济的高增长已逐渐由生产领域转向消费领域,从外需拉动型向内需推动型转变,稳步攀升的新一轮消费增长逐渐成为引领经济持续增长最重要的因素,显示出消费拉动的强大动力。
进口需求旺盛将推动经济发展。当前我国对重要工业原料、资源和能源的需求非常旺盛。2008年前5个月,仅原油、铁矿砂及其精矿、铜矿砂及其精矿、废金属4类资源能源类产品因进口量扩张一项,就合计拉动进口额增加57.2亿美元,对同期总体贸易顺差缩减的贡献率高达90%以上。此外,国内部分产业引进国外高端技术设备的需求迅速增加,国内居民对高档消费品的需求也显著提升,进一步拉动了相关产品进口额的增加。近几年,国内商品市场逐渐转向全面开放,居民消费渐趋国际化,主要表现在对商品的品种、质量、价格和服务等方面的需求增加,消费档次提高。
服务性消费比重的迅速提高,将进一步拓展消费需求空间。近几年城乡居民除商品性消费支出快速增长外,消费开始从满足于基本的生存需求向重视提高生活质量的方向转变,从追求物质消费向追求精神消费和服务消费转变,花钱买享受、买时尚、买轻松、买健康等正成为城镇居民消费的新趋势。消费结构的变化越来越体现为生活质量的提升,各种高档消费品如住房、汽车等需求增长的同时,也随之提高了对服务消费的需求,消费热点集中在教育、信息、旅游、医疗保健、文化等发展和享受方面。据测算,2002—2007年年均增加服务性消费需求约210亿元,拉动经济增长0.28个百分点。
努力保持内需的推动力
内需替代外需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进而逐渐实现贸易平衡将是必然趋势,关键在于能否保证这一过程的平稳实现。据有关部门预测,2030年我国的外贸总额可能升至10万亿美元,占全球总量的20%,进出口各5万亿美元,达到国际贸易平衡。这意味着在不远的将来,我国经济将难以延续依赖外需的拉动,而必须发挥内需的强劲推动力。因此要采取措施,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正确处理投资和消费、内需和外需的关系,使拉动经济增长的驱动力逐步回归到扩大国内消费需求为主的轨道上来。
要巩固来之不易的消费上涨势头。注意维护消费者特别是低收入阶层的利益,强化收入预期,弱化支出预期,确定灵活的价格机制,给消费者创造敢于消费、愿意消费和可持续消费的良好环境。
要大力推动城市化进程。东亚地区各发达经济体在人均3000美元阶段的时候,城市化率都在75%以上,我国目前则只有40%。目前城乡人口消费相差3倍还多,因此城乡人口结构的改变不仅是我国在现代化道路上必走的一步,也是增加消费的重要途径,还可以通过推动城市化大量消化掉国内过剩的工业产品。
要更注重“走出去”战略,逐步形成“双向”良性循环的对外开放格局。在引进方式上,要注重扩大进口,特别是扩大资源性、高新技术产品设备的进口;在引进外资上,要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变“招商引资”为“选商择资”;在对外方式上,要切实转变贸易增长方式,以提高出口质量为主。坚持推进“走出去”战略,扩大对外投资的范围和规模。在宏观层面上,不仅要注重协调国内经济,更要注重协调国内经济和涉外经济的发展。
要积极开拓高技术产品进口,增加高科技含量进口商品的比重。进一步出台新的鼓励措施,既要努力突破西方发达国家对我国高技术出口的管制和限制,实现高技术产品进口的多样化,适当降低这类产品的进口关税,同时更要大力推动和鼓励国内企业和产业的自主创新,逐步实现高技术产品的进口替代。一是要注意进口商品与出口商品在品种和特色上的互补性,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二是要增加科技含量高的进口商品比重,以充分提高我国可利用的技术存量,学习并掌握国外的先进技术。
要巩固经济的基本面。把稳定汇率、股市和楼市,遏制热钱炒作和防止成本推动型物价过快上涨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妥善运用宏观调控手段,巩固经济基本面。目前,更重要的是政府及有关部门要重振居民的投资信心,保持投资者的利益,使股市真正成为经济运行的晴雨表。
责任编辑 常嘉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投诉举报电话:010-88227120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23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