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4-14 作者:贺邦靖 财政部党组成员、纪检组长
[大]
[中]
[小]
摘要:
今年以来,各专员办扎实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财政工作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切实加强对财政改革措施落实情况和财税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重点关注抗震救灾等涉及民生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取得了明显的监管成效。同时,专员办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加强,财政监督能力全面提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进一步提升专员办监管成效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开展,使我们形成了一个共识,就是要进一步深化财政监督和专员办工作,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原有的基础上发展,在继承的前提下创新,立足现有基本职责,改进和完善监管方式,不断提升监管成效。
(一)大力优化日常监管。从多年的实践看,要实现对财政资金运行全过程的监督,确保财政资金的安全、规范和有效,专员办必须加强日常的就地监管工作。针对目前专员办日常监管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必要对日常监管的内容和方式进行适当调整。一是要系统安排专员办日常监管内容。可以考虑对以往以个别项目安排为主逐步改为按财政收支类别进行统筹安排。这样可以进一步明确专员办的监管权限、责任,便于专员办从财政运行全局的高度,寻求财政资金监督的共性,...
今年以来,各专员办扎实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财政工作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切实加强对财政改革措施落实情况和财税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重点关注抗震救灾等涉及民生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取得了明显的监管成效。同时,专员办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加强,财政监督能力全面提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进一步提升专员办监管成效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开展,使我们形成了一个共识,就是要进一步深化财政监督和专员办工作,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原有的基础上发展,在继承的前提下创新,立足现有基本职责,改进和完善监管方式,不断提升监管成效。
(一)大力优化日常监管。从多年的实践看,要实现对财政资金运行全过程的监督,确保财政资金的安全、规范和有效,专员办必须加强日常的就地监管工作。针对目前专员办日常监管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必要对日常监管的内容和方式进行适当调整。一是要系统安排专员办日常监管内容。可以考虑对以往以个别项目安排为主逐步改为按财政收支类别进行统筹安排。这样可以进一步明确专员办的监管权限、责任,便于专员办从财政运行全局的高度,寻求财政资金监督的共性,同时又便于专员办结合驻地财政经济运行的特点,选择适合本地实际的项目和环节开展日常监管,进一步加强专员办对驻地中央单位和地方政府贯彻执行国家财税政策情况的日常性监督,构筑专员办监管的主阵地。二是要分类梳理调整现有日常监管事项。按照重要性、可持续性、可操作性原则,稳定和完善事前、事中审核监督项目,如一般增值税退税、退库、先征后返审批,中央基层预算单位银行账户审批,政府非税收入直接征收等。要以加强审核成果利用和信息反馈为重点,研究改进“一行三会”派出机构预决算审核、海关和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二级预算单位部门预算审核,进一步明确对中央财政专项补贴的审核重点。要调整或取消部分监管职责不清晰、无实质性监管内容,以及专员办现有力量难以承担的事项。三是要加强对日常监管事项的规范管理。今后,凡是日常监管事项,财政部都要出台配套的监管规程,明确专员办的监管内容、环节、运转程序、权力、责任、质量要求,同时明确部内司局对日常监管事项的管理责任、成果利用、反馈方式等。要加大日常监管考核评价力度,完善专员办业务工作考核评价制度,逐步将更多的日常监管工作纳入考评范围,引导专员办合理配置日常监管与专项检查的力量投入,不断提高监管层次、质量和成效。四是要下大力量加强专员办信息化建设。要在财政监督和专员办信息化建设工作中抓住“二十字”要点,即“一个平台、纵横联网、过程覆盖、系统健全、自动处理”。通过财政监督和专员办的信息化建设,使财政监督真正融合到财政管理业务中,切实达到提升监管能力和监管效率的目标要求。
(二)科学统筹专项检查。在现有人少事多的情况下,如何科学配置工作力量,优化专项检查安排,对专员办履行好监管职责,保证监管质量,提高监管工作绩效,非常重要。一是合理安排专项检查项目和规模。要通过对专项检查任务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统筹专员办的检查任务和工作量,尽可能做到各办承担检查任务和实际投入工作量的相对均衡。适当减少统一组织的检查项目,严格控制年中新增检查项目。二是整合监督检查资源。专员办在开展专项检查工作中,要不断总结和创新方式方法,加强与审计、税务、国资、银监、证监、保监以及地方财政监督等监管部门的联系,定期召开联席会议、互通信息情况,充分发挥主管部门督促落实检查整改的作用。要扩大联动检查方式在专项检查中的应用范围,提高监督检查资源的整合利用程度,达到节约人力、事半功倍的效果。要加强案件移送,追踪案件落实,确保监督实效。三是运用查前调研的工作方法。对计划开展的规模较大的重要检查项目,都要组织开展查前调研。可以选择1—2个项目单位进行预查,摸清检查对象的基本情况,掌握检查的重点和难点,预测每个专项检查项目和实施检查全过程所需的人员、时间和经费,以此作为下达专项检查工作任务的依据。四是适当聘用外部人员。在目前专员办人力紧张、一些专项工作专业性强的情况下,借用少部分专业人员为有关工作和检查项目提供技术支撑是必要的。需要注意的是聘用外部人员不能过多,而且要体现出专业人才的技术优势。
(三)适时调整单项业务监管方式。调整单项业务监管方式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根据形势的变化,本着成熟一项,推出一项的原则.不断予以改进和完善。
——调整会计监管方式。自1999年财政部组织专员办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开始,会计监督工作已经走过了10个年头。要取得新的发展,更好地为经济和财政工作保驾护航,必须进一步完善监管思路。初步设想是,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便民高效、联动协调”的基本原则.在专员办系统推行证券资格事务所监督责任制,由专员办对各自监督范围内的证券资格事务所进行监督,并以事务所监督为平台,辐射上市公司、中央企业、金融机构等重点企业。要在协同证监会等部门的基础上,构建起稳定长效的会计监督机制,推进会计市场秩序逐步规范,促进注册会计师行业健康发展。各专员办要通过业务报备分析、约谈、调查、现场检查等方式.对证券资格事务所执业质量实施定点负责、动态监控、实时检查,并通过事务所执业的辐射延伸,进一步强化对重点企业的监管。今后,会计监督将采取重点检查和日常监督相结合的方式,对中央大型企业、上市公司及重点行业继续由财政部统一组织专员办开展检查,以扩大检查的规模效应和社会影响;除此之外,各专员办可根据日常监督中发现的线索,自行组织对辖区内事务所和重点企业的检查,扩大会计监督覆盖面,实现会计监督的日常化、机制化和规范化。
——调整非税收入监缴方式。目前,专员办对中央非税收入监管有直接征收、就地监缴和专项检查三种管理模式。从掌握的情况看,事前的直接征收和事后的专项检查比较规范有序,但事中的监缴工作较为滞后。由于存在监缴项目管理分散,监缴力量不足等原因,除个别专员办外.大部分专员办未能有效地开展监缴工作,监缴成效不明显。为扭转这种局面,根据财政部推进非税收入管理改革的基本思路,按照“突出重点、分类管理、规范有效”的原则,应适当调整专员办中央非税收入监缴范围,对有明确要求的单一监缴项目,采取措施,切实履行监缴职责;对没有明确要求的综合性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项目由监缴调整为专项检查为主,加强日常的就地专项检查。
以全面协调可持续为目标 进一步提高专员办管理水平
良好的管理是专员办履职尽责的重要保证。“管理出效益”,我们必须以开拓创新的思维,以科学发展的眼光,以统筹兼顾的方法,不断推动提高专员办管理水平,实现专员办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持之以恒地加强班子建设。一是要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自觉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不断健全党组中心组学习制度,把深入系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自觉把领导班子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增强领导班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增强宏观意识,学会高位思考,进一步提高运用科学发展观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推动财政改革与发展,保证财税政策的有效执行,并通过财政改革与发展的成绩、财税政策的落实情况来检验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效果,努力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专员办派驻在全国各地,要主动关注世情、国情、部情和省情,主动将宏观形势与专员办工作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切实做到坚定不移地维护中央财政利益,同时也要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二是要加强制度建设,促进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要通过建立、完善各项工作制度,进一步健全权力运行机制、民主决策机制和权力监督机制,真正做到靠制度管人、靠制度议事、靠制度决策。三是要加强作风建设,勤勉为民服务。要大力弘扬胡锦涛总书记倡导的八个方面良好风气,努力做到为国理财、为民服务。要加强思想作风建设,践行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将创新作为推动财政监督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自觉克服因循守旧的观念,在发扬优良传统的同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始终保持开拓进取、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要加强工作作风建设,强化服务意识,注重协调沟通,扎实为群众服务、为基层服务、为部门服务,以诚恳态度和良好作风赢得更多理解和支持。不断增强工作的责任心,求真务实,埋头苦干,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四是要加强纪律建设,做到廉洁从政。特别是一把手,要带头严格遵守各项政策法规、规章制度,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作为就地履行中央财政监督职能的行政机关,专员办承担着重要的行政职责,不应参与或介入社会团体和社会中介机构的日常运作,专员办领导一律不得自行兼任社团组织负责人。
(二)坚持不懈地加强队伍建设。一是要继续深化专员办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根据中编办的统一部署,财政部将积极稳妥做好专员办机构设置、职能配置、人员编制等有关工作,努力使职责调整更好地与专员办的长远发展相匹配。二是要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抓紧制定专员办司级后备干部选拔管理办法,并做好专员办司级后备干部的选拔管理工作。要实施动态管理、备用结合、加强培养,要挑选素质高、能力强、有干劲、讲奉献的年轻干部,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在工作中成长,为财政监督事业培养好接班人。三是要加强专员办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继续选派专员办领导干部参加中央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举办的领导干部培训班,选派专员办不同层次的干部参加财政部统一组织的司局长、处级干部、主任科员及新招录公务员培训班。
(三)扎扎实实地加强基础建设。一是要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要抓紧建立和完善内部政务公开的制度并认真贯彻执行。在业务工作方面,对财政监督检查中发现的情况和问题,处理定性时要集体研究,充分讨论,同时要公开决策过程和结果。在办内干部管理和财务工作方面.在研究涉及干部提拔、大额采购等重要事项时要广泛听取意见,办内充分酝酿,机关财务和服务中心财务要更加公开。要通过政务公开有效化解矛盾,增强互信,凝聚共识,逐步在办内形成开诚布公、坦诚相见的良好氛围。二是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各专员办要认真查找业务管理中的薄弱环节,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加强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切实提高专员办监管工作的规范化、精细化水平。三是要做好权力搜索工作。今年年初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财政部党组决定开展内部权力“搜索”、监督定位、流程规范工作。这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第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精神,推进政务公开、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权力运行监督和制约、强化财政内部控制和管理的重要措施,也是财政部和专员办系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取得实效的具体体现。通过开展权力“搜索”工作,各单位对行使权力依据是否充分,程序是否规范进行了认真梳理,通过制定整改措施,促进了制度完善和流程规范,“搜索”工作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效果。对专员办来说,要进一步开展好权力“搜索”工作,首先要深化认识,一抓到底。各专员办要围绕贯彻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审批改革、有效预防腐败等要求,对权力“搜索”工作加强领导,抓出成效。其次要抓紧鉴别,搞好分析。对目前各专员办搜索上报的项目,要抓紧进行鉴别,提出规范和完善管理的对策建议。第三,要完善制度,健全流程。对制度缺失或制度不健全的要抓紧建立健全,流程明确的要分项编制相应的流程图,准确反映每个环节的监督制约关系,形成一套完整规范的操作程序。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投诉举报电话:010-88227120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23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