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4-14 作者:曲明 (作者单位:天津市财政局)
[大]
[中]
[小]
摘要:
实现充分就业,让每个人分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是近年来天津着力改善民生的主攻方向。“十五”以来,天津市不断提高公共财政保障能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新增就业岗位125万个,316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就业和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下降到3%以下。
小额贷款为下岗失业人员撑起一片蓝天
2002年2月,天津市利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澳大利亚国际发展署提供的100万美元和市财政安排的60万元劳动就业基金,启动下岗职工再就业与创业小额贷款,由于无需抵押和经济担保,深受下岗职工的欢迎。第一次放贷时,共向60名下岗女工提供了总额为24万元人民币的贷款。五年来,她们利用这笔贷款不仅实现了自身再就业,而且吸纳了近万名下岗人员再就业。
李跃兰是其中的典型之一,从国营食品公司下岗后与几个姐妹商量,凑钱开了个小食品店,在天津市独家代销“咯咯哒”绿色鸡蛋。由于大家都是下岗失业人员,买卖刚开张资金不足,经营一直比较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李跃兰找到市小额贷款管理中心,很快得到1万元贷款。依靠这笔钱,李跃兰渡过了难关。如今,她的小店已经拥有200余名员工,且全部是下岗失业人员。2006年李跃兰又申请到5万元贷款,在近郊建起两个养鸡场,...
实现充分就业,让每个人分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是近年来天津着力改善民生的主攻方向。“十五”以来,天津市不断提高公共财政保障能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新增就业岗位125万个,316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就业和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下降到3%以下。
小额贷款为下岗失业人员撑起一片蓝天
2002年2月,天津市利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澳大利亚国际发展署提供的100万美元和市财政安排的60万元劳动就业基金,启动下岗职工再就业与创业小额贷款,由于无需抵押和经济担保,深受下岗职工的欢迎。第一次放贷时,共向60名下岗女工提供了总额为24万元人民币的贷款。五年来,她们利用这笔贷款不仅实现了自身再就业,而且吸纳了近万名下岗人员再就业。
李跃兰是其中的典型之一,从国营食品公司下岗后与几个姐妹商量,凑钱开了个小食品店,在天津市独家代销“咯咯哒”绿色鸡蛋。由于大家都是下岗失业人员,买卖刚开张资金不足,经营一直比较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李跃兰找到市小额贷款管理中心,很快得到1万元贷款。依靠这笔钱,李跃兰渡过了难关。如今,她的小店已经拥有200余名员工,且全部是下岗失业人员。2006年李跃兰又申请到5万元贷款,在近郊建起两个养鸡场,又安置了60名下岗失业人员,目标是在全市集贸市场都能有她们代销的鸡蛋。
相对于李跃兰来讲,周利民下岗时间更长一些。下岗8年中,生活一直艰难。天津市小额贷款项目实施以后,街道办事处介绍周利民到市财政局申请贷款5000元开了个水饺店,不仅解决了自己的生活问题,还招了7名下岗人员,帮助他们实现了再就业。2005年,周利民又转而经营豆制品,由于资金不足,先后两次提出小额贷款申请,共获6万元支持,现在他的豆制品加工搞得红红火火,不仅还清了贷款,还安置了50名下岗职工。2006年,老周开起了大饭馆,开始向国家缴纳税金,还被评为天津市劳动模范。
截至2007年底,天津市小额贷款已经累计发放6855笔,约1.4亿元,创造了5000多个就业岗位,带动10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值得一提的是,有近40%的贷款创业者还清了贷款,仅2006年靠小额贷款创办的企业就向国家上缴税金1500多万元,他们以回报社会的实际行动,展现了特殊创业者的风采。
创业培训为下岗失业人员插上翅膀
缺乏技能和创业知识,是下岗职工再就业面临的主要难题。2003年,天津市建立起下岗失业人员离岗培训就业安置连动机制,市财政投资建起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培训中心,免费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技能培训,培训合格后,财政部门确定小额贷款对象,劳动部门负责安置到政府购买的公益岗位上或者推荐就业。同时,市财政安排资金支持区县和行业部门开展“促进就业试点项目”、“创办你的企业”、“掌握一技之长”、“巾帼创业”等培训项目。到目前为止,全市举办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培训班300期,参加培训的下岗失业人员近6万人,其中30%创办了自己的实业。
马春玲下岗后开办了一个服装加工厂维持生计。2003年,她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报名参加创业培训班,学到了很多政策和商业营销知识,在后来的经营中又从成功姐妹那里咨询了不少创业经验。现在她是一家成衣厂的老板,经营规模已经比原来增加了两倍,设计制作的服装还远销国外,两年来吸纳了30名下岗职工就业,2005年还被全国妇联树为“巾帼创业再就业明星”。
天津机电控股集团公司是一家大型国有企业,从上世纪90年代起,企业所属80多家工厂在竞争调整中被兼并或者破产,1.5万名职工下岗失业。2004年,天津市出台了国有特困企业职工整体分流安置暂行办法,旨在通过托管、培训、分流三个步骤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凡年龄较小且有劳动能力、有再就业和创业要求的职工,企业组织他们参加就业培训,财政设立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对那些年龄偏大接近退休的职工安排进托管中心,财政给予保险补贴到退休。这样公司所属的62家特困企业一次性了断职工的债务1.55亿元,经与职工协商还欠1.09亿元,除医药费外,大部分企业做到了100%偿欠,1.5万名职工被妥善安置,其中3051名大龄职工进入托管中心,3326名职工领取补偿金,并参加培训实现了转岗就业。在财政部门的支持下,到2007年底,公司困难企业全部退出市场。
2007年,天津市财政预算安排用于再就业的资金达到8亿元,其中有1/3用在下岗失业人员教育培训方面。政府投资建立培训基地,要求下岗职工必须参加培训,财政买单免费提供就业服务,改变了下岗安置中的被动局面,提高了求职者适应市场需求就业的技能水平,增强了下岗失业人员就业稳定性,全市登记失业率已下降到3%以下。
政策扶持为下岗人员创业圆梦
坐落在天津南市食品街上的“芳芯面食城”,是一家由下岗职工参股发展起来的经济实体,在天津小有名气。不大的前店后厂有96名职工,其中60%是近两年吸纳的下岗人员。天津市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对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占企业职工总数60%以上的,免征企业所得税三年;免征期满后的第一年再安置下岗失业人员30%以上的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两年。所以地税部门仅去年就为她们减免所得税50余万元。经理张梅亭说:“有了税收减免更增强了我们搞好企业的信心,税收优惠政策使安置下岗职工不仅不会给企业带来负担,相反还有利于企业的壮大,从而为社会作更多的贡献。”
郭建强下岗后在街上靠修车为生,前些年道路拓宽后,车摊生意就每况愈下。同院的伙伴找他商量贷款办一个街道服务社,到税务部门咨询得知,下岗职工从事社区服务业三年内免征个人所得税和营业税,到办手续时进一步发现,政府为扶持下岗职工就业连税务登记费和发票记录簿工本费都免了,他们一路绿灯拿到了工商和税务审核的优惠证明。从此他们干起了家政服务、洗衣店、文化站、家庭小饭桌,事业红红火火。
据了解,为扶植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天津市从1999年开始允许成立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规定非正规就业组织只要有60%为下岗失业人员,便可以享受两年内不用领取营业执照,还有减免营业税和所得税等多项政策优惠。这些政策有力地促进了家政服务、社区专项服务、家庭手工作坊等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发展,仅2005年一年就新增900余家,其中有近3.4万名妇女在社区从事服务经营活动。自2000年以来,市地税部门累计为安置下岗失业人员的近两万户企业减免税金5亿多元,2006年一年就为下岗职工和各类企业减免税8000多万元,有近3万名下岗和失业人员从中收益。
就业联动为低保人员就业带来阳光
再就业工作一直是社会保障工作的重点,而怎样将低保政策与再就业政策衔接起来,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点。2003年,财政、民政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联手创立了失业保险与最低生活保障和再就业的联动机制。凡在法定年龄内具有劳动能力,申请或已享受低保的人首先需要在劳动保障中心进行求职登记,没有正当理由拒绝接受就业培训和就业的,不予受理低保申请,已享受低保待遇的,取消资格。政府积极帮助有一定劳动能力的低保人员实现就业并逐步退出低保。所谓“逐步”,就是对于刚刚就业的低保人员,并不是立刻就撤销他的低保资格,而是有一个过渡期;即使撤销了,逢年过节有关部门还去慰问,孩子上学也给财政补助。就业联动机制被低保人员称作为他们带来了“阳光”。
随着低保与再就业联动机制的全面实施,2004年5月底,天津市城镇低保人数降到23万余人,2006年人数保持在14万左右。低保与再就业联动机制的另一个特点是“减人不减支付”,对再就业搞得好的区县,市财政给予奖励。政府出资创造公益性岗位,基本可以满足“4050””下岗人员的就业。现在再开发公益性岗位,找“4050”的人都很难找到了。
在政策和资金有力支撑下,天津市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劳动保障服务体系已形成规模,目前共建市级劳动保障中心28个,街镇劳动保障中心154个。此外,随着市妇女创业服务中心、市中小企业担保中心、市工会再就业连锁店、市劳动保障服务厅、18个区县劳动力市场以及市劳动保障管理系统等载体功能的发挥,不仅搭建起再就业服务平台,而且提供了近1.8万个就业岗位。截至目前,市财政已拨付再就业资金8.5亿元,28.5万人次下岗职工得到财政援助,天津已经出现就业岗位大于下岗人数的可喜局面。
责任编辑 戴开成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投诉举报电话:010-88227120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23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