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河北省平泉县把节能纳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主要内容,通过资金补助、贷款贴息等多种手段,促进资源循环式利用。在一些重点行业、重点产业、重点企业组成一个“资源一产品—利用一废弃物一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的物质闭路循环流程,使物质和能量最大限度地合理和持久利用,有效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为促进资源型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闯出了一条新路。
1.玉米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避暑山庄企业集团公司每年加工消耗玉米12.5万吨,除生产4万吨酒精、1万吨白酒外,产生了大量的废糟液。从2002年起,该公司以废糟液为原料生产蛋白饲料,形成了“玉米一酒精(白酒)—酒糟—蛋白饲料”的循环模式。县财政紧紧依托这一产业链条,与企业共同谋划项目,加大对循环经济的支持力度。2004年经多方努力,为该公司蛋白饲料综合开发扩能改造项目争取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投资参股经营资金1500万元,通过技改增加了年处理3万吨能力的蛋白饲料生产线,年生产蛋白饲料4万吨,减少“化学蓄氧”排放量7000多吨,每年增加利润800万元以上。同时,该公司充分利用工业废气回收二氧化碳生产干冰,同时利用余热发电,年发电650万度。废弃物的资源化使该公司通过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2.食用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几年来,平泉县财政部门把发展食用菌循环经济作为支持经济发展的一个重点领域,集中财力办大事,从基地建设、技术服务、产品深加工等关键环节给予扶持,形成财政资金的规模效益,广泛吸纳社会资金投入到食用菌产业,推进食用菌产业整体升级。经过几年的发展,食用菌已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第一主导产业,目前全县有5万余农户从事该产业,年生产各类食用菌8000万盘(袋),产量8万吨。针对大量营养耗尽后废弃的菌棒、菌盘等一度成为垃圾、无人问津的情况,县财政从2003年开始,每年至少拿出30万元科研经费,用于加强食用菌科研机构建设和科技攻关、奖励技术创新;2004年起县财政每年预算安排100万元专项用于食用菌贷款贴息。在财政部门的支持下,县里组织科研力量,建立了食用菌产业“原料零消耗、产品零库存、管理零污染”技术试点,研究开发了利用食用菌废弃菌棒、菌盘加工成蛋白饲料,推动畜禽养殖业发展,产生的粪便作为肥料还林还田,促进作为食用菌主要原料的刺槐快速生长,进而循环利用,形成了“原料-食用菌-食用菌废弃物-蛋白饲料(针状活性炭→热电厂吸附剂)-畜禽养殖-粪便肥料-还林还田-食用菌”的生态链。这个链条的成功开发,推动了食用菌产业的迅速壮大,产值达到7亿元,该县因此也成为“中国食用菌之乡”、“中国滑子菇之乡”。
3.以秸秆为主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在县财政相当困难的情况下,2004、2005两年共拿出250万元,“以奖代补”促进沼气产业发展。同时,还充分抓住国家逐步加大对农村沼气建设资金投入的有利时机,千方百计争取国家、省项目资金支持。通过国债资金、扶贫资金、财政农村小型公益设施建设资金等,每年争取的沼气发展资金都在100万元以上,从而形成了国家拿一点、财政补一点、群众筹一点的多渠道筹资机制。以秸秆为主,推广了两种循环经济模式:一是复合型庭院经济,建立了“秸秆—饲料—养殖—沼气池—沼渣、沼液—食用菌—蔬菜、果品”的循环模式;一是秸秆循环利用的畜牧业,建立了“秸秆—青贮、微贮、氨化—舍饲牛羊—粪便—粮食或菜”的循环模式。两种模式的推广,实现了经济、生态效益的“多赢”。目前,全县已建沼气池29704个,年总产气量2亿立方米,折合标准煤14万吨;沼气池增加养猪6万头,增加纯收入1200万元;用沼液喷施大棚蔬菜及葡萄等经济作物,亩增产20%;用沼液喷施食用菌,每千盘增收1200元;全县共建永久性青贮氨化池2万多立方米,秸秆科学处理利用率达到了60%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71.2%以上。

4.以山杏为主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平泉有59万亩山杏林,几年来,县财政把扶持山杏产业作为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积极争取上级支持,为承德绿世界活性炭有限公司、承德乐野食品有限公司、承德太平洋饮品有限公司以及承德哈露公司等4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争取贷款贴息资金200多万元,吸纳、粘合信贷资金4255万元支持企业的技改、扩能、科技创新等,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围绕山杏资源优势,该县以杏仁、杏核皮为原料,杏仁加工制成杏仁露、杏仁粉,杏核皮加工制活性炭及净化材料进入市场。目前,全县年产杏核5400吨、杏仁1800吨、加工杏核皮1100多吨、杏核交易量2.4万吨。18家杏仁露企业,年产杏仁露3.5万吨;34家活性炭企业,年产活性炭8000吨,形成了“山杏—杏核—杏仁、杏皮—杏仁露、活性炭”的循环链条,实现了生态林业与产业互促、生态与经济双赢,平泉因此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杏仁交易集散地、全国最大的果核炭、净水炭生产基地。
5.工业废弃物资源化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以工矿企业为依托,最大限度开发利用企业的废弃物资源。承德华晟公司通过回收铜冶炼废气生产硫酸,利用电尘灰生产铅铋合金和冰铜;恒吉锌业公司通过回收利用锌冶炼尾气生产硫酸,供长城化工公司生产氢氟酸,长城化工公司再将生产氢氟酸时产生的氟石膏供给立华水泥公司做水泥原料;对铁选、铜选尾矿伴生的铅、锌、钒、钛、磷、钼进行再选,不能再选的进行造地或进行绿化。同时,该县已引进、开发利用煤矿煤矸石、粉煤灰生产新型建筑材料等资源再利用项目,形成了废弃物和副产品循环利用的工业生态链条。2004年以来,县财政累计投入150余万元用于山庄集团公司和塔泉公司的污水处理,促进了资源的循环利用。
责任编辑 石化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