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994年以来,财政基本建设资金的管理日趋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初步形成了中央、地方分级管理,资金分层下拨的管理格局。随着基本建设投资的市场化,特别是加入WTO后基本建设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对现行的财政基本建设资金的拨付程序、核算办法、管理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合理高效地运用财政基本建设资金,使其发挥更大的效益,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现行基本建设资金拨款方式存在的问题
1.现行的拨款方式影响了财政基本建设资金拨付渠道的畅通。现行的财政基本建设资金拨付方式仍然采用自上而下、逐级下拨、分级管理的模式,在实际工作中很难保证资金拨付的及时与完整。这种资金拨付方式存在着以下几种弊端:一是下级看不到上级计划部门下达的年度计划,不知什么时间申领资金;二是拨款手续繁杂,需报送各类拨款资料,缺一不可;三是下级喜欢向上级跑项目、要资金,久而久之,习以为常,反而导致资金下拨迟缓;四是不同银行互相压单,资金划转缓慢等。
2.现行的管理方式导致资金下拨迟缓。基本建设资金由财政拨付到建设单位,再由建设单位划转到施工单位,最后由两家单位向财政部门报送报表,这样的资金循环原本无可厚非,但在实际...
1994年以来,财政基本建设资金的管理日趋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初步形成了中央、地方分级管理,资金分层下拨的管理格局。随着基本建设投资的市场化,特别是加入WTO后基本建设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对现行的财政基本建设资金的拨付程序、核算办法、管理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合理高效地运用财政基本建设资金,使其发挥更大的效益,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现行基本建设资金拨款方式存在的问题
1.现行的拨款方式影响了财政基本建设资金拨付渠道的畅通。现行的财政基本建设资金拨付方式仍然采用自上而下、逐级下拨、分级管理的模式,在实际工作中很难保证资金拨付的及时与完整。这种资金拨付方式存在着以下几种弊端:一是下级看不到上级计划部门下达的年度计划,不知什么时间申领资金;二是拨款手续繁杂,需报送各类拨款资料,缺一不可;三是下级喜欢向上级跑项目、要资金,久而久之,习以为常,反而导致资金下拨迟缓;四是不同银行互相压单,资金划转缓慢等。
2.现行的管理方式导致资金下拨迟缓。基本建设资金由财政拨付到建设单位,再由建设单位划转到施工单位,最后由两家单位向财政部门报送报表,这样的资金循环原本无可厚非,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人为因素的干扰,严重扰乱了资金拨付的正常秩序。对于全额财政拨款项目业主单位唯恐资金不到位,从项目设立起就开始向有关部门跑要资金,而施工企业为了承揽工程,能够及时得到施工款也如法炮制,向业主单位请客送礼,导致腐败产生,人为造成拨款程序混乱。对于拼盘项目,按有关文件规定要求,建设单位要把自筹资金存入同级财政专户方可进行项目立项,由于建设单位一般难以一次存足资金,存入数额的多少弹性过大,人为因素过多,容易导致腐败产生。另外,财政与建设单位间反复的资金划转,也影响了资金拨款的速度。
二、改革拨款方式,加强基本建设资金管理
1.国债资金拨款方式的改革,为财政基建资金拨款程序的变革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为了拉动国民经济增长,自1998年起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连续几年发行国债用于重点项目建设。为了加快工程建设速度,国债资金的拨付开始在有些项目如粮库建设、水利建设上采用一步到位的拨款方式,即由中央财政直接拨付地方粮食、水利部门,减少了许多中间拨款环节,收效明显。安徽省阜阳市财政部门从这方面得到启示,大胆探索和尝试,采取把资金直接拨付施工单位的方式来加快基本建设资金的拨款速度,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2.变更拨款程序,严加资金管理。2000年阜阳市政府下发了177号文件,明确规定,对阜阳市新建项目的资金拨付由市财政直接拨付施工单位,改变原由财政部门把资金拨付建设单位的拨款渠道,加速资金流转,提高项目建设速度。财政部门采取先试点、后推开,先小步、后跨越的方式,大胆尝试。首先在市委会议中心、大戏院改造等4项重点建设项目上进行试点,实行财政资金直接拨付到施工单位的拨款方式。财政部门对工程项目的论证、设计、招标、施工进行全过程的监督,并实行专项资金独立核算,算清每一分钱的用途。试点结果,总投资1800万元的政府“四项工程”为地方财政节约400多万元,取得了人民放心、政府满意、建设单位减少核算工作量、施工单位资金到位快的良好效果。
3.采取有力措施,确保资金安全及核算准确。建设资金由财政直接拨付给施工单位,打破了传统的财务核算模式,建设单位怎样入账、施工企业如何办理拨款手续等成为要解决的首要问题。阜阳市财政局采取以下措施,保证了建设资金的安全完整及核算的准确无误。一是拨款时施工单位首先要向建设单位及财政部门提出用款申请,由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在申请书上签明用款数量并加盖单位印章,其次施工企业要填制财政部门印制的拨款申请表,并出具施工合同等有关拨款资料,财政部门审核无误后方进行资金拨付。二是建设单位依据施工合同、施工单位的用款申请书及财政部门的实际拨款数回单,据实入账。三是季度及年度终了,报表仍由建设单位主报,施工企业积极配合建设单位共同搞好报表的编制工作。四是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建设单位依据工程决算和财务决算登记固定资金及有关账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