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内容推荐 > 正文
分享到:
【打印】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投诉举报电话:010-88227120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23年11月

中国财政 | 天山南北展新颜:财政赋能七十载 砥砺奋进新征程

作者: 《中国财政》记者 张晓红 刘蒲宇
来源:《中国财政》2025年第18期 2025/09/24

巍巍天山,见证沧桑巨变;茫茫戈壁,涌动蓬勃生机。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的历史节点上,《中国财政》记者深入吐鲁番的葡萄沟与坎儿井畔,探访乌鲁木齐的科研高地与繁华市集,走进喀什的千年古城巷道与现代产业园区,切身感受这片辽阔土地因财政持续滋养而焕发的崭新活力。一路所见所闻,无不印证着财政力量如春风化雨,精准滴灌,成为驱动新疆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民生改善的坚实引擎。

图片

沃野织锦绣:

财政赋能农业根基与特色产业

图片

在吐鲁番灼热的阳光下,闻名遐迩的葡萄沟内,现代化滴灌设施正将珍贵的水资源精准输送到每一株葡萄藤的根部。毗邻葡萄沟的试验田里,吐鲁番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研究员海力其汗·玉素甫正在忙碌着。这位年过七旬的维吾尔族老人一生扎根吐鲁番,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地为葡萄种植技术的研究推广奉献了50余年,被当地人民亲切地称为“葡萄奶奶”。她向记者介绍,正是在自治区农业高效节水灌溉专项资金、“特优区”建设资金等持续支持下,当地得以大面积推广滴灌、水肥一体化等现代农业技术,显著提升了水资源利用效率与葡萄品质。“财政资金不仅补贴了设施投入,更支持了技术培训和良种繁育体系,让吐鲁番葡萄这张‘金名片’更加闪亮。”她指着眼前丰收在望的葡萄园感慨道。吐鲁番市财政局局长杨斌补充道,当前吐鲁番葡萄种植面积达63万亩,占全疆45%左右,现有葡萄品种550多种,果品总产量150余万吨,占新疆总产量的55%左右。吐鲁番市努力将葡萄这一“甜蜜”产业打造成为各族群众增收致富的幸福产业,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支持葡萄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冷链物流完善及品牌打造,有力推动了葡萄产业从传统种植向集生产、加工、文旅于一体的全链条升级跃升。

九圣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现代化种子加工车间内,自动化流水线高效运转;试验田里,身着白大褂的科研人员正俯身观察着一排排长势各异的新品系麦苗,手中的记录本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数据。这家新疆种业龙头企业的崛起,得益于自治区财政对种业振兴的强力支撑。通过种业发展专项、科技创新引导基金以及贴息贷款等多元化财政工具,“九圣禾”成功突破了多项育种关键技术,其优质小麦、玉米及棉花种子不仅保障了新疆粮棉安全,更远销世界各地。公司负责人赵海燕表示:“财政资金的投入,特别是对核心种源攻关和育繁推一体化项目的扶持,为企业插上了科技创新的翅膀,夯实了我们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的核心优势。”

在吐鲁番丝路明珠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车间里,葡萄干经过自动化清洗、分选和烘干流水线高效加工,每一粒都晶莹剔透、品质卓越。公司总经理王永旭表示:“得益于市财政专项资金的持续投入,公司引进了国际先进的智能设备,建立了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不仅提升了葡萄干的附加值,还打造出‘丝路明珠’这一区域品牌标杆。深加工不仅让葡萄干身价翻倍,还让在家门口就业的村民有了稳定的收入。”财政支持覆盖了从原料采购到终端销售的整个链条,助力企业实现年加工万吨级的产能突破,产品远销国内外市场,带动当地农户增收致富,生动诠释了财政赋能特色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效。

图片

绿韵映天山:

财政筑牢生态屏障与发展底色

图片

被誉为“地下长城”的吐鲁番坎儿井,千百年来滋养着这片绿洲。记者在保护利用项目现场看到,古坎儿井清泉汩汩流淌,维修加固工程正有序进行。杨斌局长介绍,中央及自治区文物保护专项资金、水利发展资金是其保护修复的关键保障。同时,通过创新引入生态导向的开发模式探索,努力将坎儿井文化保护与周边环境治理、乡村旅游发展有机结合,力求通过“保护性投入+持续性保障+开发性收益”的良性循环模式,实现文化遗产传承与区域经济效益的双赢,让千年智慧工程在现代焕发新生机。

图片

天山东部国有林管理局所辖广袤林区,是乌鲁木齐及周边地区至关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乌鲁木齐天山东部国有林管理局乌鲁木齐南山分局小渠子森林管护所负责人阿牙安详细介绍了财政资金在天然林保护、公益林管护、森林防火体系建设以及林区道路等基础设施完善方面发挥的基础性作用。“特别是生态护林员补助、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等资金的精准直达,确保了管护责任真正落实到人、到山头地块,有效调动了基层保护积极性,显著提升了林区生态功能。”财政的持续性投入,已成为守护这片绿色宝藏不可或缺的基石。

图片

创新启未来:

财政驱动科技引擎与产业高地

图片

在新疆大学省部共建的碳基能源资源化学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内,科研人员正专注于煤化工、生物质转化等前沿研究。实验室负责人殷雅侠教授向记者展示了一系列创新成果,其背后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自治区重大科技专项、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等财政资金的强力支撑。在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实验室科研经费从2021年4230.1万元增至2024年7938.52万元,累计获批项目264项,其中国家级项目55项、省部级项目132项。“财政资金的稳定投入,使我们能够购置先进仪器设备、引进高层次人才、潜心开展面向新疆资源禀赋的应用基础研究,为新疆能源资源绿色高效转化利用提供了重要的科技策源支撑。”实验室已成为汇聚创新要素、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平台。

喀什经济开发区内,喀什蓝遍天智能织造有限公司的生产线高速运转,装备先进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牛仔生产设备正高效运行,工人们在裁剪、缝制、熨烫等岗位上有序作业。公司总经理苗彦甫向记者介绍,公司落户喀什并实现快速发展,直接受益于喀什经济开发区(特区)特殊的财税优惠政策及自治区纺织服装产业专项补贴。“厂房的租金减免、设备购置补贴、产品运费补贴以及员工社保补贴等一揽子财政扶持政策,大幅降低了我们的初期投资和运营成本,显著增强了企业扎根南疆、拓展中亚市场的信心和竞争力。”财政的精准灌溉,正有力助推喀什加速打造面向中亚的重要现代纺织产业基地。

图片

枝叶总关情:

财政绘就民生幸福温暖底色

图片

在北京儿童医院新疆医院,财政专项资金用于引进国际先进的儿童诊疗设备,并设立医疗救助基金,为边疆地区患儿提供低成本的优质医疗服务。记者注意到,新建的儿科重症监护室配备了远程会诊系统,医护人员正通过“屏对屏”和北京儿童医院的专家实时视频连线,共同研讨病情,为患者量身定制治疗方案。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心脏外科主任医师童峰表示,中央预算内投资、自治区医疗卫生领域专项资金是医院建设和运营的主要资金来源。“得益于财政对民生工程的倾斜支持,医院接诊能力近年来得到大幅提升,有效缓解了新疆地区儿童‘看病难’问题,让民生福祉如阳光般温暖每个家庭。财政的大力投入,极大改善了全疆优质儿科医疗资源匮乏的局面,让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与首都同质的医疗服务,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看病远的问题。这正是财政资金惠及民生福祉最直接的体现。”

焕然一新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已成为展示新疆历史文化与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窗口。记者了解到,其建设与运行得到了中央及自治区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免费开放补助等资金的持续保障。馆内丰富的展陈、先进的设施,以及工作人员周到的服务,让各族群众和八方游客得以沉浸式感受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新疆篇章,财政支持在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发挥了润物无声的作用。熙熙攘攘的新疆国际大巴扎,商户们对自治区“短平快”项目、商贸流通服务业发展资金等带来的经营环境改善、基础设施升级赞不绝口。财政资金的注入,有效激活了市场活力,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使这座“新疆之窗”焕发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图片

丝路谱新篇:

财政护航开放门户与文化传承

图片

步入修旧如旧、风情浓郁的喀什古城景区,记者感受到传统与现代的和谐交融。喀什地区财政局党组书记、副局长王绍华介绍,中央预算内投资、自治区旅游发展基金、少数民族发展资金等是古城保护修缮与旅游业态升级的核心支撑。“财政资金重点用于危房改造、基础设施升级、环境整治、传统民居修缮补贴以及扶持特色民宿、手工艺作坊发展等,既保护了珍贵的历史文化肌理,又显著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生活品质,更带动了旅游及相关产业蓬勃发展,让古城居民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实现了保护、民生、发展多赢。”

在英吉沙县芒辛镇的土陶村和小刀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财政支持下绽放新光彩。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文化产业发展引导资金、乡村振兴衔接资金等的精准扶持,当地不仅建立了非遗工坊、改善了传承环境,还推动土陶和小刀制作技艺实现了产品创新、品质提升、市场拓展。非遗项目维吾尔族模制法土陶烧制技艺传承人阿卜杜热合曼·麦麦提敏表示:“有了财政资金的帮助,我们更新了设备,有了更好的展示和销售空间,参加了更多展会和培训,产品的销路更广了,收入也增加了,年轻人也更愿意来学习传承这门手艺了。”财政的守护,让古老技艺焕发时代生机。

在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喀什片区这片热土上,创新的浪潮奔涌不息。喀什经济开发区财政金融局副局长陈岚详细阐述了财政在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开放新动能中的核心作用:一方面,中央及自治区安排的片区建设专项资金保障了道路、管网、标准厂房等基础设施“硬联通”和信息平台、监管设施等制度规则“软联通”的快速推进。另一方面,有针对性的财税优惠政策及外贸转型升级资金、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资金等显著降低了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和跨境经营门槛,正吸引着国内外资本、人才加速向片区汇聚,点燃了喀什作为向西开放桥头堡的增长引擎。

图片

砥柱立中流:

财政保障的战略定力与担当

图片

在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财政厅党组书记、副厅长马勇的座谈交流中,记者深刻体会到财政作为国家治理基础和重要支柱的战略定位在新疆的伟大实践。他系统总结了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财政支持新疆发展的核心理念与显著成效:

一是坚持民生优先导向不动摇。自治区财政支出始终保持70%以上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确保中央转移支付直达基层、惠企利民。重点支持就业、教育、医疗、社保、住房、饮水安全等群众急难愁盼领域,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是坚持精准施策靶向发力。围绕自治区党委确定的重大战略部署,财政资源配置聚焦南疆四地州等重点区域、现代农业及特色产业等重点领域和自贸试验区、重大民生工程等重点项目。强化预算绩效管理,将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政策调整紧密挂钩,确保宝贵的财政资金花在“刀刃”上,聚力办大事、办要事、办成事。

三是坚持改革创新激发活力。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完善自治区以下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积极推广运用政府引导基金、政策性担保、贷款贴息、以奖代补等多种方式,有效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引导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共同投入新疆建设。

四是坚持筑牢根基防范风险。坚决落实党政机关过紧日子要求,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严控新增支出。健全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控长效机制,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强化财政监督,推行“事前评估、事中监控、事后评价”的全生命周期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着力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确保资金使用安全、规范、高效。

七秩辉煌路,奋进正当时。七十载财政倾情倾力支持,似天山雪水滋养绿洲,如春风化雨润泽边陲,绘就了天山南北繁荣发展、民族团结、社会和谐、边疆稳固的壮美画卷。展望未来,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财政工作必将始终胸怀“国之大者”,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更高效率,精准浇灌新疆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为奋力谱写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疆篇章提供更为坚实的财力保障和制度支撑,让天山南北的崭新气象,辉映新时代的万丈光芒!

京ICP备190479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