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作善为力助古镇腾飞
——记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荆紫关镇财政所
河南省淅川县财政局
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荆紫关镇地处豫、鄂、陕三省结合部,“一脚踏三省”的独特地理区位,赋予了荆紫关镇财政所更多的责任与使命,全所干部职工始终秉持“创新聚财助古镇腾飞、科学理财促社会和谐、依法用财为百姓谋福”的宗旨和理念,开拓创新,勤政为民,砥砺奋进,在履行职责中为政府当好“管家”,在践行初心中为百姓守住“钱袋”,用担当和奉献谱写了一曲动人的财税赞歌。
倾情助力乡村振兴
淅川县曾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全省四个深度贫困县之一。 2015年荆紫关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2876户 10059人,遍布全镇 37个村 296个村民小组,脱贫攻坚任务艰巨。为全力保障脱贫攻坚,财政所始终坚持围绕镇中心工作科学合理编制镇政府的年度收支预算,不断细化预算支出项目,做到预算编制精打细算,预算执行慎之又慎,为脱贫攻坚提供强有力的保障。财政所建立完善专项投入、统筹整合、金融协同“三位一体”的扶贫资金筹集机制。为全镇 2804户、 9835人建档立卡贫困户解决了安全饮水,新修扶贫道路 36万余平方米,新建卫生室 21座,改造贫困群众危房 637户 2000余间。光伏扶贫投入 3510万元,带动贫困户 1020户。镇村面貌日新月异,基础设施日臻完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全面改善。

在卫生室建设、危房改造、扶贫道路等扶贫项目实施中,四名财政干部顶烈日、冒酷暑、迎风雪,一丝不苟进行事前考察、事中监管、事后验收,逐户逐项核查,确保每一分扶贫资金都用在刀刃上,得到了百姓的交口称赞。同时为支持农村扶贫产业发展,财政所创新思路,通过“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模式,千方百计筹措资金,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科学统筹美丽乡村建设等资金,支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不断培育新型农村经营主体,提高群众收入,镇内主要合作社、村组企业年均创收 190万元以上。荆紫关镇获得县委脱贫攻坚集体三等功的表彰。
全力培植新兴税源
项目为王,企业至上。在“万人助万企”活动实施中,荆紫关镇财政所干部职工积极协助镇党委政府做好招商引资工作,为培植新兴税源操碎了心、跑细了腿、磨破了嘴,任劳任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淅川县新鑫冶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是荆紫关镇一家村级新兴企业,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由于资金紧张,几乎停产。财政所长戚建志听到消息,认真调查了解该企业情况,发现企业后续动力很大,未来市场情况较好,但是由于企业部分投资人资金不到位,导致运行困难。摸清情况后,戚建志立即召集大家为企业想办法,找路子,多方奔波、协调,最终筹措资金 200万元。由于资金注入及时,濒临倒闭的企业重新焕发生机。该公司董事长刘锋在镇年度纳税表彰会上动情地说:“财政所救活了公司,公司 100多名职工不会忘记你们,我们将以效益回报家乡。 ”

2021年,财政所紧紧围绕党史学习教育总要求,聚焦群众“急愁难盼”,主动投身“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大力开展“支农服务文明窗口”创建活动,积极实施助企惠企系列举措,切实把学习教育活动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支农助企行动。半年来,财政所帮助辖区内各企业协调信贷资金 500余万元,在政府、企业与银行间探索出一条“联手、互利、共赢”的助企模式。为提高企业办事效率,财政所积极为河南亚欣冶金材料有限公司、淅川县力帆实业有限公司等 4家企业协调开展代收代发款项服务。付出必有厚报, 2021年,全镇税收达 1011万元,企业纳税为财政增收 100余万元,为全镇财政增收提供了持久动力。
着力强化“三资”管理
针对多数村组“三资”家底不清、支出不明、能力不足、效率不高、管理不善的情况,财政所重拳出击,在配强力量、完善制度、规范程序、强化监督上下功夫,建立了一套完善的“三资“委托代理制度,促使“三资”管理工作运行日渐规范,机制不断完善,秩序良性向好。
一是强化组织保障,完善工作机制。成立了镇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小组,明确专人,负责指导协调、督查考核;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监督管理的实施意见》,提出了规范农村“三资”管理工作的具体要求。同时明确由各村的村务监督委员会(民主理财小组),具体负责本村“三资”管理的日常监督工作。二是健全管理制度,规范运作程序。着重把好“三关”,即清查登记关、群众参与关、公示公开关。利用县财政局三资监管平台,通过网络将村级集体资金、资产、资源进行集中录入、统一管理、统一上报、统一支出,即时记录、随时汇总,实现对“三资”业务、账务的一体化处理。在充分尊重村民意愿的前提下,在工作中坚持“六个统一”,即统一审批程序,统一财务制度,统一票据管理,统一资金管理,统一会计核算,统一会计档案管理。出台了《关于加强村级项目竞标和严格村委会公章管理的意见》《进一步加强村级财务管理的意见》等制度,做到用制度管人,靠制度规范工作程序。三是加大监管力度,提高监督时效。在强化监管方面,坚持三项原则,严把三道关口,即坚持农村集体资金、资产的所有权、支配权、监督权、收益权、决策权不变的原则;村集体经济组织独立核算的原则;村委会与会计代理中心依法委托的原则。把好三道关,即:收入入账关、开支审批关、公开公示关。要求每月 28日为村民理财日,每月 8日张榜公布收支情况,接受群众监督。保证了村级账目资金的公开透明,赢得了群众的信任,维护了农村社会稳定,促进了全镇党风廉政建设。
“谋位一处,造福一方。”荆紫关镇财政所所长戚建志说,“作为干部,我们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善作善为,使乡镇财政成为巩固基层政权的有力支撑,造福荆紫关百姓,力助古镇腾飞。”
责任编辑刘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