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打印】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电话:010-88227114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郑军:学习贯彻“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持续推动新疆财政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作者: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财政厅党组书记 郑军
来源:中国财政微信公众号 2021/09/13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是新时代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强大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我们要以学习讲话精神为契机、为动力,结合深入贯彻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牢牢扭住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紧扣“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要求,聚焦自治区党委重点工作部署,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顺时应势、守正创新、主动作为,持续推动新疆财政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全面准确把握“三新”的核心要义,以实际行动践行“国之大者”


立足新发展阶段,更要坚定讲政治。当前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党中央把新疆工作摆在事关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要位置,将新疆作为我国西北的战略屏障、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西部大开发重点地区,给予一系列特殊扶持政策,新疆经济社会发展面临重要机遇,财政部门要更加坚定讲政治,抢抓发展机遇。一是旗帜鲜明讲政治。财政部门掌管“钱袋子”、为党和人民做具体服务工作,要强化“以政领财、以财辅政”的政治属性,不断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自觉将财政政策、财政制度、财政改革、财政治理放在新发展阶段衡量与对标,提高财政在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的政治全局性、阶段战略性、工作实效性。二是做到“两个维护”。财政部门首先是政治机关,必须坚持把“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贯穿到工作的各方面,切实履行财政部门的职能职责,坚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以扎实的行动、务实的作风,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及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工作安排在财政部门落实落地。三是牢记“国之大者”。财政部门要始终关注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在关心什么、强调什么,做到对“国之大者”了然于胸,坚持从讲政治的高度做自治区财政经济工作,用政治眼光观察分析经济社会问题,谋划安排财政经济工作,确保财政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行。

贯彻新发展理念,更要聚焦高质量。财政部门要坚定不移把新发展理念作为重要遵循,完整准确全面贯彻落实到财政工作全过程,强化财税政策与金融、产业、投资、区域等政策协同发力,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坚持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支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催生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坚持把协调作为有力支撑,处理好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重点和非重点的关系,支持区域协调发展。坚持把绿色作为最亮底色,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大力支持绿色低碳发展,努力建设美丽新疆。坚持把开放作为必由之路,以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为驱动,大力支持“一港”“两区”“五大中心”和“口岸经济带”建设,打造内陆开放和沿边开放的新高地。坚持把共享作为根本目的,大力支持惠民工程,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族群众。

构建新发展格局,更要谋划新举措。财政部门要保持战略定力,主动谋划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新思路新举措,加快建立现代财税体制,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围绕“收、支、管、调、防”五个方面下功夫:在收入方面,有效发挥收入政策作用,进一步完善现代税收政策制度。在支出方面,保持合理支出强度的同时,做到有保有压、突出重点。在管理方面,坚持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提升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益。在调控方面,充分发挥财政调控和收入分配职能,推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在防风险方面,统筹发展和安全,对出台涉及增加财政支出的重大政策,特别是增加财政供养人员和临聘人员的,要进行可承受能力评估;要处理好增加政府债务规模与发展的关系,严格专项债券和一般债券使用管理,加快债券资金支出进度,坚决禁止违规举债,增强财政可持续性。


牢固树立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以实际行动坚守初心使命


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把自治区财政支出的70%以上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做到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聚焦群众普遍关注的民生问题,持续推进以就业、教育、医疗、社保、安居等为重点的惠民工程,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让全区各族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突出就业优先。做好市场主体纾困解难工作,统筹使用就业补助资金和失业保险基金,落实就业创业补贴政策,支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多措并举服务好城乡富余劳动力、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

全力保障基本民生。扎实做好社保、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基本民生保障工作。把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作为当前重要的民生工程,加大财政保障力度,织密织牢公共卫生安全网。

有效保障基层运转。坚持财力向基层倾斜,精准施策,进一步加大对县市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帮助基层保基本民生、保运转、保工资,切实兜牢“三保”底线,确保基层政权平稳运行。

加强惠民惠农补贴资金管理。严格落实实名制发放制度、补贴政策公告制度、现金发放制度、银行卡发放制度、补贴发放公示制度,从政策宣传、人员确定、资金拨付、公示监督等方面实行闭环管理,确保各项惠民惠农政策落地见效。


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以实际行动保障目标任务落实


依法聚财增收入。认真研究办法和措施,坚持系统思维,多措并举、多管齐下,既要有效缓解当前财政收支矛盾,又要为财政持续增收打好基础。一是依法征收聚财力。依法组织税收收入,做到应收尽收,提高财政收入质量。严禁“虚收空转”等各种虚增财政收入的行为,严禁违规减税降费。大力盘活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存量,积极支持国有企业做大做强资本收益增量。二是培植财源扩财力。用好国家新一轮对新疆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充分发挥税收优惠政策放水养鱼、涵养税源、促进发展的重要作用。积极支持重点产业、行业和企业发展,增强优势项目对经济增长、财政增收的支撑作用,加快培育新的增长点。三是统筹整合强财力。从为党委政府管好钱、用好钱的大局出发,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推进综合预算管理,大力推动零基预算改革,加强财政专项资金、部门项目资金、财政存量资金,以及中央补助收入、非税收入等各方面资金的统筹使用,增加政府可用财力。

厉行节约保支出。必须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党政机关要坚持过紧日子”的重要指示精神,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开源节流、精打细算,量入为出、厉行节约,勤俭办一切事业,以政府过紧日子换取企业和群众的好日子。一是严格预算管理。始终把从严预算管理作为过紧日子的重要抓手,为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当好“铁公鸡”,打好“铁算盘”,科学核定预算,预算执行中要强化约束、及时纠偏。压实预算单位主体责任,推动部门单位在预算编制、执行、政府采购、资产配置使用等方面,做到厉行节约。严格预算追加,除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决定的重大事项外,原则上不予追加预算。将部门自有收入全部纳入预算管理,无预算不得安排支出。二是优化支出结构。从严从紧把好财政支出关口,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从严控制“三公”经费,严禁新建政府性楼堂馆所,严格控制非刚性、非重点项目支出,严禁大手大脚、铺张浪费,把钱用在民生最急需的地方,用在发展最关键的地方。三是开源挖潜节流。认真落实好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加强指导督促,坚决杜绝截留挪用,确保各项直达资金尽早发挥效益、直接惠企利民。加快盘活财政存量资金,从严管理财政结余结转资金,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绩效。四是加强绩效管理。进一步压实部门单位绩效管理的主体责任,加大对自治区重大项目绩效评价力度,强化绩效评价的结果应用,将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挂钩,对绩效评价结果差的项目削减或取消预算安排,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

科学调控促发展。要充分发挥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作用,千方百计筹集资金,精准投入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有效对冲疫情影响,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提升政策效能,合理把握预算内投资和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进度,推动今年底明年初形成实物工作量。会同相关部门认真谋划好项目,积极争取国家有关资金,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的要求,为加快推进交通、水利、能源等传统基础设施和5G、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项目建设提供资金保障。二是支持产业发展壮大,进一步压紧压实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出责任,按周调度督导,加快资金支出进度。通过着力培育和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增长极。三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用好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支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分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四个不摘”,做好“八个衔接”,支持35个巩固提升县,健全完善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制度机制,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和发展活力。坚持先行先试、示范引领,支持20个示范引领县,持续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认真践行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实际行动强化政治担当


财政部门职能重要、责任重大,在全面从严治党上必须要有更高标准、更严要求。财政干部要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坚强的政治担当保障全年预期目标任务顺利实现。

坚定政治信仰。纵观百年党史,每当中华民族处于危难的关头,中国共产党总能挺身而出,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做出符合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历史抉择,指出通向光明前景的正确道路,这就是坚定的信仰信念。财政干部要把党史学习教育和党的政治建设结合起来,不断提高把握方向、把握大势、把握全局的能力,善于从政治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切实做好“财”和“政”的有机统一,在服从服务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工作大局上有担当、有作为,把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要求落实到财政工作全过程和各方面。

提升政治能力。新时代前进道路上仍会有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需要我们在深入学习党史的过程中获得启迪,在历史经验中提炼出克敌制胜的法宝。财政干部要从政治高度来认识和把握财政工作,在学习党史中坚定政治立场、把准政治方向、严守政治原则,增强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的斗争意识和斗争能力,强化政治担当,敢作为、善作为,面对困难挑战敢于亮剑、善于斗争。

净化政治生态。发挥好厅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重要作用,确保自治区党委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强化党员干部思想道德和党纪国法教育,大力推进机关廉洁文化建设,引导党员干部修身律已、廉洁齐家。聚焦职责定位,紧盯“关键少数”、关键岗位和重点任务的重点环节,开展经常性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纠正整改。强化党员干部日常监督管理,充分运用“第一种形态”督促党员干部认真履行职责,坚持抓早抓小,突出抓常抓长,“常提醒,防大错”,切实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拉紧、筑牢防止党员干部犯错误的第一道防线,为财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责任编辑:刘永恒


京ICP备190479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