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年来,云南省财政厅突破传统管理理念,以信息化建设为支撑,以制度建设为抓手,不断加强财政扶持企业发展资金管理,提高了资金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
一是健全财政扶持企业发展资金运行机制。建立了完整、系统的“企业申请省级财政扶持项目申报系统”,企业技术改造补助、非公经济暨中小企业发展等22项专项资金全部实行网络申报。该系统以基础信息数据库为基础层,具体包括系统资源、组织机构和用户权限;在此基础上,设计项目申报、项目管理、项目查询、数据分析、项目追踪和系统管理等模块;再向上推进,包括数据采集、查询统计及数据管理等模块;最上层是业务操作和个性设置等模块。自2012年1月1日正式运行以来,注册企业达3180户,点击率达48万人次,全年通过该系统申报项目6875个,省级审核确定扶持项目1409个,下达扶持资金12.66亿元。该系统的搭建优化了审批环节,让财政资金快速流动起来,并能对资金的去向进行实时管控,提高了财政扶持资金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另外,系统还能帮助政府主管部门快速获取项目数据,为主管部门科学决策提供了基础信息数据支持。
二是完善财政扶持企业发展资金管理制度。按照“一项专项资金,一个管理办法”的...
近年来,云南省财政厅突破传统管理理念,以信息化建设为支撑,以制度建设为抓手,不断加强财政扶持企业发展资金管理,提高了资金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
一是健全财政扶持企业发展资金运行机制。建立了完整、系统的“企业申请省级财政扶持项目申报系统”,企业技术改造补助、非公经济暨中小企业发展等22项专项资金全部实行网络申报。该系统以基础信息数据库为基础层,具体包括系统资源、组织机构和用户权限;在此基础上,设计项目申报、项目管理、项目查询、数据分析、项目追踪和系统管理等模块;再向上推进,包括数据采集、查询统计及数据管理等模块;最上层是业务操作和个性设置等模块。自2012年1月1日正式运行以来,注册企业达3180户,点击率达48万人次,全年通过该系统申报项目6875个,省级审核确定扶持项目1409个,下达扶持资金12.66亿元。该系统的搭建优化了审批环节,让财政资金快速流动起来,并能对资金的去向进行实时管控,提高了财政扶持资金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另外,系统还能帮助政府主管部门快速获取项目数据,为主管部门科学决策提供了基础信息数据支持。
二是完善财政扶持企业发展资金管理制度。按照“一项专项资金,一个管理办法”的要求,省财政厅出台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安全生产隐患治理等多项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修订了企业技术改造、非公经济及中小企业、中小非公企业上市培育等多项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明确了各相关部门及企业在资金的申报、使用和管理过程中的相应职责,形成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专项资金监管格局。同时,在支持产业及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中推行“网络申报、现场核查、企业承诺、中介审计、专家评审、项目公示”六项制度。凡申请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的企业,通过网络进行项目申报,相关职能部门在线进行逐级审核;各地推荐申报的项目,要求项目所在地财政部门会同相关部门,对企业及项目情况进行实地核查;申报财政资金的企业,需对申报项目相关材料的真实性做出承诺,并提供经中介机构审计的财务报告及自筹资金投入报告;项目申报前,州市财政部门须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对项目的可行性、技术先进性和自筹资金到位等情况进行咨询;省财政拟给予支持的项目,通过省财政厅门户网站、网络申报系统和省级相关部门网站向社会进行公示。2012年,经过逐级审核上报,报经省政府批准,共安排产业及企业发展扶持项目1409个,均全面贯彻落实了六项制度,有效杜绝了虚报冒领财政资金的行为,对提高财政资金安排的科学性和民主决策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此外,明确了扶持重点,对于符合国家和省产业政策导向、符合产业集群和特色板块经济、有助于促进企业自主创新和财源建设的医药卫生、有色金属、高原特色农业、农产品加工等项目给予于优先扶持,鼓励和引导各类社会资本进入战略产业,促进全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另外,省财政厅结合各企业主管部门的实际管理模式,按照财经法规和企业财会制度,并按行政管理中决策、执行、监督三者既统一又分离的原则,建立起了较为有效的内部监控制度。资金管理制度和主管部门内部监控制度的完善,对管理流程参与者依法积极参与管理产生了重要的正向激励作用,为提高财政扶持资金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奠定了良好的制度性基础。
三是信息化管理平台与现有制度和操作系统的有序对接保障了管理业务的拓展和增长。“企业申请省级财政扶持项目申报系统”是建立在“企业会计信息网络报送系统”基础之上的一套网络报送系统。两个系统使用相同的单位层次体系和财务指标口径,使项目管理与运行检测相结合,用户通过财务指标映射,可以穿透查询到企业快报系统,查看相应指标的历史数据,与现有制度和操作系统实现了有序对接,使管理流程参与者的已有知识和技能得以运用,有效地发挥了管理流程参与者的积极作用。增强了平台的适应性和实用性,降低了管理运营成本,为管理业务的拓展和增长提供了技术保障。财
责任编辑 刘慧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