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山东省委省政府作出开展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决策部署,以此作为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各级财政综改部门找准结合点,以“农民增收致富、环境优美宜居和生活文明健康”为目标,把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作为加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重要举措,不断健全投入机制,完善政策措施,为推进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做出了积极努力,取得显著成效。
(一)努力完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夯实支持生态文明乡村制度基础。一是在工作指导上,根据省委省政府总体部署,紧紧围绕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筹划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科学制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规划,将涉及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项目优先纳入奖补资金扶持范围,积极给予支持保障。二是在资金筹措上,本着争取中央支持一块、地方预算安排一块、相关资金整合一块、群众筹资筹劳解决一块的思路,多措并举筹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资金。三是在支持范围上,将与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相关的9大类20项村级公益事业项目,如村内道路、水利设施、环卫设施、村容美化绿化亮化、文体等公共活动场所、农村燃气管线、村内新能源设施等全部纳入财政奖补范围,给予大力扶持。四是在资金分配上,坚持激励约束并重,综合考虑各地自然村和农村人口数量、一事一议筹资筹劳规模、财政预算安排以及党委政府重视程度等因素,采取以奖代补、先干后补等办法,充分调动各地推进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同时,充分尊重农民的自主权,量力而行、循序渐进,严禁加重农民负担。
(二)健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管理机制,着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一是坚持规划先行。将年度计划与长远规划有机衔接起来,建立生态文明乡村建设项目库,实行跨年度滚动管理,区分轻重缓急安排资金,避免重复建设和资金浪费,大大提升了资金分配的科学性。二是坚持专款专用。要求各级对奖补资金实行专户存储,并采取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报账提款等方式,及时拨付奖补资金,防范挤占挪用、积压拖延等问题的发生,确保资金早到位、早使用、早见效。三是加强监督检查。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使用情况列为监督检查的重点,建立覆盖资金运行全过程的财政监督机制,注重发挥乡镇财政就地就近监管作用,确保财政资金安全高效使用。四是开展绩效评价。对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绩效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作为安排下年度奖补资金的重要依据,对项目建设成效明显、资金使用效益高的予以奖励,项目建设不积极、成效不明显的,减少直至取消奖补资金。
(三)突出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重点,支持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2012年,全省各级财政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总投入达53.3亿元,引导带动村级公益事业建设项目总投入102.9亿元,共建成项目2.4万个,惠及村民1748.7万人次。一是围绕农民增收致富目标,积极支持改善农村基础设施。2012年,投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9.7亿元,支持建成水渠6000千米,堰塘水池317个(257.9万立方米),机井972眼,小型排灌站等水利设施810个;铺设安全饮水管线5000千米。在改善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等方面,“小项目”发挥了“大作用”。二是围绕环境优美宜居目标,积极改善农村村容村貌。2012年,投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38亿元,共建成村内道路17000千米;铺设农村燃气管线170.8千米;建设新能源设施20个;建成村内环卫设施3365个;修建花坛花池43.5万平方米,绿化植树70380株;新建路灯43000盏。这些项目建成后,农民群众出行难问题得到妥善解决,清洁能源得到推广应用,垃圾污水得到有效处理,空气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农村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明显提升。三是围绕生活文明健康目标,积极改善农村公共活动场所。建设农村公共活动场所,为农民群众休闲娱乐、文化学习、体育锻炼等创造良好条件,是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重要方面。2012年,投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5.6亿元,支持修缮文化大院、农家书屋等村内文体活动场所269.5万平方米。
(四)继续加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力度,推动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再上新台阶。一是着力在完善工作推进机制上下功夫。健全上下联动、各负其责的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各级在政策制定、立项审批、项目实施、监督检查、考核验收等方面的责任,不断强化组织领导、理顺工作机制。二是着力在规划指导上下功夫。在坚持农民自愿的前提下,指导各地按照生态文明乡村建设要求,科学编制规划,明确工作重点,进一步夯实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基础。三是着力在加大投入上下功夫。认真算好体制账、政策账、改革账,大力争取中央财政支持。调整优化支出结构,不断加大涉农资金整合力度,在资金安排上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倾斜,进一步健全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投入机制。四是着力在创新项目管理上下功夫。省财政厅选择部分重点村,以“乡村连片治理”的方式,整村推进,打造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精品项目,充分发挥规模和示范效应,实现村级公益事业项目建设的良性循环。五是着力在强化项目维护上下功夫。本着建管并重、持久有效的原则,研究完善财政扶持政策,支持有关方面加强项目管护,建立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长效机制,推动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再上新台阶。财
(作者为山东省财政厅副厅长)
责任编辑 李永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