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年来,湖北省黄冈市按照“先易后难、由点及面、稳步推进”的原则,积极开展绩效评价试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当前绩效评价环境基础还不完善,受观念、法规制度和技术等因素的制约,实施绩效评价还面临诸多难题。今后,要以预算绩效目标管理为重点,以绩效评价为核心,加快绩效评价指标和标准体系建设,建立绩效评价结果应用机制,强力推进财政绩效评价工作。
(一)明确预算绩效管理目标。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总体目标是逐步建立以绩效目标实现为导向,以绩效评价为手段,以结果应用为保障,以改进预算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控制节约成本、提高公共产品质量和公共服务水平为目的,覆盖所有财政性资金,贯穿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为此,要因地制宜,稳步推进,从部门预算项目支出和公共服务部门资源匹配的角度找准着力点和突破口,构建适合黄冈实际的绩效管理基本框架,将绩效管理理念融入预算管理全过程,使之与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监督一同成为预算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构建绩效评价制度框架。要强化法规制度建设,针对绩效管理的目标管理、跟踪监控管理、评价实施管理、结果反馈和应用管理等不同环节,制定与...
近年来,湖北省黄冈市按照“先易后难、由点及面、稳步推进”的原则,积极开展绩效评价试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当前绩效评价环境基础还不完善,受观念、法规制度和技术等因素的制约,实施绩效评价还面临诸多难题。今后,要以预算绩效目标管理为重点,以绩效评价为核心,加快绩效评价指标和标准体系建设,建立绩效评价结果应用机制,强力推进财政绩效评价工作。
(一)明确预算绩效管理目标。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总体目标是逐步建立以绩效目标实现为导向,以绩效评价为手段,以结果应用为保障,以改进预算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控制节约成本、提高公共产品质量和公共服务水平为目的,覆盖所有财政性资金,贯穿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为此,要因地制宜,稳步推进,从部门预算项目支出和公共服务部门资源匹配的角度找准着力点和突破口,构建适合黄冈实际的绩效管理基本框架,将绩效管理理念融入预算管理全过程,使之与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监督一同成为预算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构建绩效评价制度框架。要强化法规制度建设,针对绩效管理的目标管理、跟踪监控管理、评价实施管理、结果反馈和应用管理等不同环节,制定与之相配套的专项制度;针对绩效管理不同层面的业务程序、工作规程、协调机制等,制定一系列业务规范。
(三)设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本着先易后难、简便有效的原则,针对不同类型、不同领域、不同行业项目支出的特点,逐步建立适合于所有预算绩效评价的共性指标体系以及适用于不同预算部门或项目的个性指标体系,从而形成能覆盖所有财政性支出绩效评价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库。为此,要从大局、发展的角度,尽快建立分类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依照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公共预算科目要求,针对支出功能分类中的项目支出,制定绩效评价的指标与标准,使绩效评价具有可操作性。
(四)确立绩效评价工作机制。财政绩效管理专业性强,涉及面广,完成这项任务既要有独立的工作体系,又不能仅凭某一支专业队伍单打独斗。因此,必须确立科学管理的有效工作机制,即以财政内设绩效评价部门为主导,以部门预算科(股)为主体,外请专家作为补充的评价组织,按照年度工作目标有序开展绩效评价,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由易到难,由重点到一般逐步展开,坚持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事前评价、事中评价与事后评价、定期评价和经常性评价、当前评价与长远评价、自我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的工作模式,确保公共支出的有效性和资源配置的合理性。
(五)加强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建立绩效评价结果反馈机制,及时反映项目的实施情况和效果。将绩效评价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作为改进预算管理、提高公共产品质量和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依据。建立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有机结合机制。对绩效评价结果好的项目,要予以激励(奖励)或继续支持;对绩效评价发现问题、未达到绩效目标或评价结果较差的项目,应当根据情况调整项目或相应调减项目预算,直至取消该项财政支出。逐步建立绩效问责制度,要通过问责强化各部门的绩效理念和支出责任,充分体现财政资金使用主体责任,实行“谁办事谁花钱、谁花钱谁担责”的问责机制。同时,要加强绩效目标管理,建立和完善项目绩效目标申报、审核、批复机制。要加强预算执行中的绩效监控,加强督促检查,对绩效目标出现偏差的项目要及时修正,对预期无绩效的项目要取消。
(六)以点带面逐步推进。建议在先行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扩大评价范围。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先对管理基础相对较好的专项支出项目进行评价,再逐步对单位或部门的整体性支出进行评价。通过不懈努力,使财政绩效评价成为财政支出管理一项不可或缺的经常性工作。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