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0-26 作者:陈诗新 王玮 刘芳 (作者单位:财政部国际司)
[大]
[中]
[小]
摘要:
国际农发基金(IFAD)是联合国的专业扶贫机构,总部设在意大利罗马,1978年1月1日起正式开展业务,其宗旨是筹集资金并以优惠条件提供给发展中成员国,用于发展粮食生产、改善人们的营养水平、逐步消除农村贫困现象。1978—2011年,共为全球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提供贷、赠款总额约136.66亿美元。国际农发基金对绩效评价工作非常重视,从成立开始就设立了内部评价机构——评估办公室(OE),负责对项目、规划和援助政策进行绩效评价。2003年,将内部评估改为独立评价,更名为独立评估办公室(IOE),正式明确其独立地位,以进一步促进问责、提高发展援助效益。同时,随着国际评价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国际农发基金的绩效评价政策和技术方法也不断调整,在扶贫、农业开发领域独树一帜。
一、国际农发基金绩效评价政策
国际农发基金开展绩效评价的核心目的是提高其运作效率和政策效果,并促进评价成果的扩散和评价能力的提高,最突出的政策特点即要确保绩效评价的独立性和有效性,并从机构、制度、方法、措施等各个层面加以保障。
(一)评价原则
国际农发基金绩效评价主要包括项目评价、国家规划评价和组织评价三种类型,无论哪一种评价都要求遵循“独立...
国际农发基金(IFAD)是联合国的专业扶贫机构,总部设在意大利罗马,1978年1月1日起正式开展业务,其宗旨是筹集资金并以优惠条件提供给发展中成员国,用于发展粮食生产、改善人们的营养水平、逐步消除农村贫困现象。1978—2011年,共为全球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提供贷、赠款总额约136.66亿美元。国际农发基金对绩效评价工作非常重视,从成立开始就设立了内部评价机构——评估办公室(OE),负责对项目、规划和援助政策进行绩效评价。2003年,将内部评估改为独立评价,更名为独立评估办公室(IOE),正式明确其独立地位,以进一步促进问责、提高发展援助效益。同时,随着国际评价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国际农发基金的绩效评价政策和技术方法也不断调整,在扶贫、农业开发领域独树一帜。
一、国际农发基金绩效评价政策
国际农发基金开展绩效评价的核心目的是提高其运作效率和政策效果,并促进评价成果的扩散和评价能力的提高,最突出的政策特点即要确保绩效评价的独立性和有效性,并从机构、制度、方法、措施等各个层面加以保障。
(一)评价原则
国际农发基金绩效评价主要包括项目评价、国家规划评价和组织评价三种类型,无论哪一种评价都要求遵循“独立、问责、合作、学习”四项原则。“独立原则”是为了避免利益相关或冲突而导致结论有失客观、公允;“问责原则”是要求国际农发基金、受援国政府、合作机构等共同对贷赠款项目的绩效负责;“合作原则”是促进国际农发基金与合作伙伴共同营造公开、透明的业务环境;“学习原则”是推动绩效评价结果在贷赠款业务中的运用以促使有关各方改进工作。在这四项原则中,“问责”、“合作”和“学习”原则保证了绩效评价的质量和效果,“独立”原则从机构制度上确保了绩效评价的客观公正、不受管理层影响,它们的最终目的均是为了提高绩效评价的有效性。
(二)自评价体系
为更有效地发挥独立评估办公室的独立评价作用,国际农发基金注重加强自评价体系建设。自评价由国际农发基金贷款管理部门牵头负责,对所有的国别战略规划和项目进行绩效评估,并提出经验教训。为此,国际农发基金评价政策明确要求:国际农发基金管理层必须对自评价提供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自评价必须采用与独立评价相同的评价方法,即按照评价手册规定的评价标准、关键问题和评分标准进行;自评价体系必须根据独立评价的变化进行相应调整;独立评估办公室必须对贷款管理部门的自评价设计和实施提供技术指导;国际农发基金管理层必须确保独立评估办公室及时、方便地获得自评价的信息、数据和报告;国际农发基金管理层必须根据自评价结果撰写《IFAD发展有效性年度报告》,在独立评估办公室提供书面评议后方可提交执董会讨论等。这些规定和要求推进了国际农发基金自评价体系的建设和发展,也为独立评估办公室开展独立评价奠定了基础。
二、国际农发基金绩效评价方法
国际农发基金的绩效评价遵循了国际通行的方法,兼收并蓄了包括经济合作发展组织发展援助委员会(OECD/DAC)、多边发展银行评价合作小组(ECG)和联合国评价局(UNEG)在内的多个国际组织的优秀评价实践和方法。
(一)评价准则
经过妇女能力建设培训的受益户,已熟练掌握了猪鬃加工技术。
在上述评价准则中,国际农发基金特别关注“农村贫困的影响”,并从家庭收入和财产、人力和社会资本、粮食安全和农业生产率、自然资源和环境、机构和政策等五个方面进行评价,突出了其业务重心在扶贫领域的特点。此外,为推动扶贫业务的创新,国际农发基金专门设置了“有益于贫困人口的创新的推广与应用”准则,主要从“农村扶贫方法是否创新,项目是否(或可能)被政府、捐资方、私营部门和其他组织推广运用”两个方面进行评价。这两项技术设计有利于国际农发基金在专长领域保持和发挥优势,起到了绩效评价推动业务发展的积极作用。
(二)评分标准
国际农发基金绩效评价评分标准在其他国际金融机构评分标准的基础上进行了调整。为更准确地反映项目绩效的发展趋势,2005年起,将评分标准从原来的4分制改成了6分制,同时采用了“满意”和“不满意”的宽泛分类。绩效评价得分在4—6分的项目归入“满意”类,1—3分的项目归入“不满意”类。这种方法使项目的绩效评分更准确,避免了评价人员将项目评分多集中于2—3分,宽泛分类也更加明显地展示了项目的绩效趋势。
(三)评价差异与证据核实
国际农发基金的绩效评分是以评价证据为基础、通过评价人员的专业判断得出的。考虑到评价人员由于对评价方法的理解和运用不同而可能产生绩效判断差异,国际农发基金进行了相应规定,包括:指导绩效标准评分;要求评价小组组长和有关评价人员报告评价方法和评价过程;对评价结果进行系统的内部同行评议;要求评价小组每位成员对绩效评级和评价报告初稿发表意见和建议;定期召开工作组会,对独立评估办公室职员和评价专家进行评价方法指导等。这些措施对减少评价差异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为避免评价过程中评价人员因证据单一、方法单一和信息单一而产生评价偏差,国际农发基金还要求在评价过程中进行证据核实,即运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理论依据、证据来源或分析方法核实证据,以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四)评价信息系统
三、对我国国际金融组织项目绩效评价工作的启示
总体上看,国际农发基金的绩效评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一是不断强化评价机构的独立性,为绩效评价提供组织保证;二是重视问责,为绩效评价提供激励机制;三是加强自评价体系建设,为独立评价做好基础性工作;四是评价准则设计突显业务特色并关注创新,以绩效评价促进业务发展;五是注重评价信息系统建设,为推动评价结果运用提供技术保障。虽然机构性质不同、业务各异,但国际农发基金绩效评价的一些做法和独特制度安排,能够对我国利用国际金融组织贷赠款项目和国内公共支出项目绩效评价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一)绩效评价是加强项目管理的重要手段
根据2011年度《IFAD业务运营结果和影响》报告,2002—2011年间,国际农发基金项目绩效总体在80%—90%间,有效性在70%—80%,普遍高于其他机构农业和扶贫项目的评价结果。这得益于国际农发基金绩效评价制度和方法完整地覆盖了项目在立项、执行、完工以及完工后各个阶段所应关注的重点环节,实现了以结果为导向的项目全过程管理。我们在内外资项目绩效评价工作中,要加快绩效评价制度对项目管理全过程的覆盖,将目前的评价重心前移,从项目完工阶段前移到在建过程和立项阶段,充分发挥绩效评价促进项目管理的积极作用。
(二)重视结果运用是绩效评价发展的前提条件
国际农发基金决策机构在制定政策时要审议相关的绩效评价结果,这促使其管理部门在日常工作中高度重视绩效。2011年度《IFAD业务运营结果和影响》报告发现“效率”表现不尽如人意,只达到55%—65%。为此,国际农发基金决策机构指示管理层今后要着重关注效率问题,并就提高效率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我们的绩效评价工作尚不能全面有效开展源于决策机制中没有对评价结果运用的严格规定。只有通过机制安排确保评价结果的运用,才能避免绩效评价“为评而评”,流于形式。
(三)评价机构的独立性是绩效评价有效性的重要保障
绩效评价结果公正可信,离不开评价机构的独立性。从国际农发基金绩效评价等国际经验看,评价机构的独立性通常经历了不独立、相对独立、完全独立的发展过程。受客观条件制约,现阶段我国有关部门和单位设立独立评价机构并不现实,但在绩效评价过程中要尽可能保持评价的独立性,邀请独立的机构、个人参与绩效评价或收集绩效数据,以免受到利益相关方的影响。
(四)大力推动自评价体系建设是现实的选择
目前,我国各部门和单位的内设评价机构普遍力量薄弱,大力推动自评价发展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然而,自评价存在因利益相关、逃避问责等而隐藏问题的可能性,因此每年要按照一定标准、选择适当比例的自评价项目进行独立评价,以监督自评价的质量。这不仅有利于扩大评价范围、提高评价质量,而且对加强评价能力、奠定独立评价基础具有重要的作用。
(五)指标体系开发要体现业务特点,关注创新,注重共性与个性的结合
由于绩效概念本身以及评价对象的复杂性和差异性,致使绩效评价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指标体系。目前,国内有关部门和单位正在积极开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在此过程中,可以借鉴国际农发基金的做法,根据业务特点选择不同的指标,做到共性与个性的结合;而对于鼓励创新的单位和部门,可考虑在评价准则中设计相关内容。
(六)尽快建立绩效评价信息管理系统
绩效评价工作量大、数据要求强,需要建立完整的基础资料数据库和信息交流网络。建议将公共支出绩效评价信息系统(包括国际金融组织项目绩效评价信息在内)的规划与设计纳入“金财工程”的统一规划和设计中,以绩效评价指标库、数据库、项目库和专家库建设为重点,做好相关基础数据的收集工作,通过互相联通的信息网络,实现绩效信息在相关部门的共享,为绩效评价与绩效管理的结合提供技术支持。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