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0-26 作者:本刊记者 李永佩 特约通讯员 张波
[大]
[中]
[小]
摘要:
在山东省临朐县辛寨镇财政所门口,有几株结满果实的石榴树,火红的石榴与碧绿的叶子相得益彰,引得记者一行驻足观赏。陪同记者前往的山东省财政厅基层财政管理处副处长张波笑言:“说到山东的规范化财政所创建工作,就如同这石榴树一样,硕果累累呀。”
走进财政所,只见各项规章制度和业务流程悬挂墙上;打开档案室的柜子,一排排的档案盒按项目类别摆放整齐,记者随手抽出一本记账凭证,发现账页全是电子打印,可见财政所电算化水平大幅提高;服务大厅内,工作人员统一着装,熟练操作着电脑;财政所所长为我们演示“一体化”财政业务系统管理平台,鼠标轻轻一点,要了解的业务和资金信息便映入眼帘。
辛寨镇财政所是山东众多正在发挥越来越大作用的财政工作“第一站”的缩影。在许多财政所,除推进硬件标准化建设外,还把目光投向为农民群众提供更周到、便捷的服务上。在服务大厅设立便民服务区,休息椅、饮水机、宣传册、意见薄、触...
在山东省临朐县辛寨镇财政所门口,有几株结满果实的石榴树,火红的石榴与碧绿的叶子相得益彰,引得记者一行驻足观赏。陪同记者前往的山东省财政厅基层财政管理处副处长张波笑言:“说到山东的规范化财政所创建工作,就如同这石榴树一样,硕果累累呀。”
走进财政所,只见各项规章制度和业务流程悬挂墙上;打开档案室的柜子,一排排的档案盒按项目类别摆放整齐,记者随手抽出一本记账凭证,发现账页全是电子打印,可见财政所电算化水平大幅提高;服务大厅内,工作人员统一着装,熟练操作着电脑;财政所所长为我们演示“一体化”财政业务系统管理平台,鼠标轻轻一点,要了解的业务和资金信息便映入眼帘。
辛寨镇财政所是山东众多正在发挥越来越大作用的财政工作“第一站”的缩影。在许多财政所,除推进硬件标准化建设外,还把目光投向为农民群众提供更周到、便捷的服务上。在服务大厅设立便民服务区,休息椅、饮水机、宣传册、意见薄、触摸屏查询系统、便民伞等一应俱全。
为切实增强乡镇财政公共服务能力,山东省财政厅决定从2011年起在全省部署开展了规范化财政所创建工作,既促进了基层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又为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落实提供了有力保障。
领导高度重视形成思想共识
据了解,山东省省委、财政厅党组都对此项工作予以高度重视。省委常委、副省长孙伟陪同谢旭人部长就基层财政工作情况在烟台芝罘区黄务、只楚街道财政所进行调研时强调:基层财政是财政体系的末端和基础,工作效能事关整个财政管理水平。要按照财政部的统一部署,加强基层建设,夯实基础工作,进一步规范制度,理顺体制,强化监管,扎实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确保财政职能作用充分有效发挥,确保各项惠民资金落到实处,确保人民群众享受到改革发展成果。于国安厅长在去年8月召开的全省财政局长座谈会上便指出:为支持乡镇财政建设,省级已安排专项资金,通过以奖代补方式,对乡镇财政信息化及惠民大厅建设等给予补助。市县财政也要加大投入,支持乡镇财政干部培训,改善乡镇财政所办公条件,使乡镇财政充分发挥就地、就近监管的优势,更好地促进政策落实、服务基层群众。在今年8月31日召开的全省财政局长座谈会上,他再次就乡镇财政建设作了突出强调和重点部署,要求各级财政部门高度重视乡镇财政建设,将其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并强调当前要着力提高乡镇财政监督管理能力,逐步建立起机构精干、职能健全、制度完备、管理科学、监督有力的乡镇财政,努力提高乡镇财政管理水平和为民服务水平。
建立规章制度夯实乡镇财政管理基础
山东的乡镇财政管理工作首先从规范化做起。逐步建立乡镇财政管理工作的新机制是第一步。乡镇财政工作看似只有一级一个部门,相对比较单一,管理难度却比较大。一是财政系统不是垂管管理,设置专门机构管理乡镇财政机构、人员,有些名不正、言不顺。二是乡镇财政管理在财政部没有单独设立主管司局,也缺乏统一的系统性的指导意见。山东的基层财政工作在不断地探讨摸索中健步前行。
2010年,山东省财政厅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财政管理的意见》,明确了山东省加强乡镇财政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内容和保障措施。确定山东省今后基层财政管理工作原则要坚持“三个结合”,即坚持业务规范与队伍建设相结合、科学管理与强化职能相结合、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相结合。要求各级基层财政管理机关把握“三个重点”,即完善财政预算管理,强化农村公共服务;强化财政监督职能,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强机构队伍建设,提高乡镇财政管理水平。作为一个纲领性文件,该意见提出了二十条全面加强乡镇财政管理工作的建议,对指导全省基层财政管理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此基础上,2011年出台了《关于开展规范化财政所创建工作的意见》,重点从人员组织机构、基础设施条件、惠农资金监管、会计基础工作、规章制度建设、预算收支管理、资产债务管理、财政信息化建设、文明创建等9个方面70多个小项加以规范,实行千分制考核,总得分超过850分可确定为规范化管理财政所,上报省、市审批,对通过验收认定达到规范化标准的财政所,省、市、县财政分别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山东省的目标是力争用3年时间将全省80%的乡镇财政所建设成“机构健全、职责明确、管理规范、服务优质、设施完备”的规范化财政所。2012年山东省财政厅对646个财政所(不含青岛)进行了奖补,今年5月份对奖补的财政所进行全面验收,并下文件公布。
加强教育培训为乡镇财政所“强筋壮骨”
为更好地对乡镇财政人员进行培训,山东省财政厅下发了《关于加强乡镇财政干部教育培训的实施意见》,创立了乡镇财政干部教育培训“三二一”新模式,即三年内将所有乡镇财政干部轮训一遍,每二年开展一次全系统大型技术能手比赛,每年对每位乡镇财政干部业务知识学习情况进行一次测试。
一是狠抓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乡镇财政干部培训工作任务主要由省、市两级承办,费用由省、市两级分担。两年累计拨付省级应负担的培训经费共计2083万元,相应市级配套经费900万元,有力保证了基层财政培训工作深入开展。截至今年上半年,省内共举办市级培训班80期,培训基层财政人员6683人,占应培训人员的52%。其中1600名所长已全部培训一遍,提前两年完成了所长培训任务。预计全年完成培训任务的80%左右。
二是做好乡镇财政干部业务知识测试工作。为巩固乡镇财政干部培训成果,山东省财政厅于今年11月4日开展了乡镇财政干部业务素质测试工作。此次测试编写了《乡镇财政管理概述》、《山东省乡镇财政干部培训辅导教材》,使基层财政人员有了系统、完整的培训、学习工具书。测试内容共分乡镇财政管理业务、乡镇财政管理相关文件资料及强农惠农补贴政策、一般专业技能知识三大类,贴近乡镇财政干部工作实际,有利于提高乡镇财政干部工作水平。针对测试,各地还普遍开展了考前培训,在学习内容上重点向基础业务知识培训倾斜,对乡镇财政干部进行了系统辅导和培训,达到了以考促学的目的。
全省共设27个考点,222个考场,有6987名乡镇财政干部参加了测试,6633人成绩合格,其中5505人成绩为优秀,整个测试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对获得县、乡优胜单位和业务技术能手,山东将进行表彰奖励,以营造全省乡镇财政干部业务技能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市、县、区(市)结合各自实际开展了多种形式培训活动。如聊城市针对茌平县财政所直属县财政局管理,人员专业较强、素质较高的特点,在茌平县举办聊城市基层财政人员培训班茌平分班,将茌平县全部财政所人员一次培训完毕。枣庄市薛城区财政局针对乡镇财政所会计基础工作的薄弱环节,自编教材,组织了一次50余人参加为期一周的会计基础工作培训,提高了基层会计工作水平,规范了基层会计工作流程,培训效果显著。滕州市财政局在去年8月组织财政所长赴北大培训学习7天,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三期,提高了培训层次。滨州等市把基层财政干部纳入市委党校主体班次进行培训,让学员感知在党校学习的氛围,学有所思,学有所获,学有所用。临沂市针对培训人员多的现状,立足一个“早”字,务求一个“实”字,突出一个“效”字,全市累计举办培训班16次,共培训1374人,完成应培训人员的90%。山东还要求各县市针对自己基层财政管理方面的薄弱环节,组织人员到莒县、泰山区、茌平县、滕州市等基层财政管理工作先进县学习,取长补短,以促进工作深入开展。
延伸监督触角实现近距离监管
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县级财政是关键。县级财政把好关口,乡镇财政才能有效开展工作。为此,山东省确定了20个县(市区)作为试点,给予部分资金支持,充分发挥试点县的作用,以点带面,促进全省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的深入开展。
以莒县为例。为进一步强化乡镇财政监督职能,加强内部监督,莒县将“月审月促”财政监督工作法延伸到乡镇,即把各级安排和分配用于乡镇以下的财政资金以及部分乡镇组织的集体经济收入全部纳入财政监管范围,每月审计一次,每月督促存在问题的整改。每乡镇设立2名财政监督员,由县财政局统一颁发聘书,负责“月审月促”监督工作。县财政成立乡镇检查小组,每月选择3—4个乡镇对财政资金和业务进行全面监督,及时发现并纠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建立问题整改台账。实行“月审月促”,实现了事后检查向事前事中监控的关口前移,实现了事后检查向事前事中监控的关口前移和纵横两个方向的立体监督。
依托信息化促乡镇财政管理精细化
为加快推进乡镇财政信息化建设,山东省财政厅对全省各地乡镇财政信息化建设进行了调研,并召开座谈会广泛听取厅相关处(室)及市、县财政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基本摸清了全省乡镇财政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工作方向。目前,拟制定全省乡镇财政信息化管理标准及奖补措施,充分利用省财政厅信息中心目前正在推广的金财工程市县大平台,用2年左右的时间在全省实现省、市、县、乡四级财政网络联通,并实现乡镇总预算会计、经费会计、非税收入核算电算化,将国库集中支付、资产管理、非税收支及各项惠农补贴等软件全部推广应用到乡镇财政,全面提升财政信息化水平和乡镇财政资金监管水平。
据济南市财政局副局长王玉柱介绍,济南市已经先行进行了探索和尝试,以推进信息化建设为突破点,逐步建立完善基层财政管理工作“六大系统”:建立乡镇(办)财政财务管理系统,规范乡镇(办)财政财务收支行为;建立乡镇(办)集中核算系统,规范乡镇(办)各站所财务收支行为;建立村账乡镇(办)管管理系统,规范村级财务收支行为;建立涉农资金监管系统,实现对各项涉农资金拨付、使用的统计和监督;建立虚拟为民服务大厅系统,实现虚实互补,提升便民服务水平;建立信息交流和设备运行远程维护系统,实现低成本信息交流日常维护服务。由此构筑了全市基层财政管理工作平台,每一个管理系统制定相配套的制度、办法,全面实现基层财政管理工作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到目前为止,除村账乡管管理系统、涉农资金监管系统和虚拟为民服务大厅系统正在开发和试行中外,乡镇(办)财政财务管理系统、乡镇(办)集中核算系统、信息交流和设备运行远程维护系统等三大系统已全面正常运行,已取得较好效果。在“六大系统”中,虚拟为民服务大厅系统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该系统拟在互联网上建立“济南市财政惠民网上服务大厅”,按照便利性、综合性、节约性、规范性、灵活性的基本原则,为更好地开展“深入基层、服务群众”活动,为民办实事、办好事,将场景设置为惠民业务一站式办理大厅,其基本功能主要是办理直接或间接补助到农民的财政惠民资金的审核发放工作。“系统操作简单,有语音提示引导大家一步步操作,非常方便。农民可以足不出户,随时查阅涉农补贴政策,在家办理涉农补贴的所有流程,譬如可以直接在网上下载表格填写惠农补助申请,并随时跟踪补助的审核、核定和拨付情况。当补贴发下来的时候,还有工作人员通过电话、短信通知,这样农民再上网详细核实就可以了,避免了因信息不畅而导致的矛盾纠纷。另外,该网上服务大厅还集中公安、民政、社保服务,体现的是一种综合服务的理念,农村可以通过一网办多事,享有诸多便利。”济南市将通过建立财政惠民网上服务大厅,在全市形成实物惠民服务大厅与网上服务大厅相结合,优势互补,达到网上远程为民服务、灵活服务、便捷服务的目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