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0-26 作者:
[大]
[中]
[小]
摘要:
天津:健全公共卫生经费保障机制
近年来,天津各级财政部门加快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建设,2007年开始启动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由财政足额安排资金,免费向社区居民提供18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目前天津市、区两级财政已累计投入资金13.6亿元,将城乡人均基本公共卫生经费补助标准由2007年的10元提高到2012年的30元。财政部门每年根据项目内容和补助标准的变化,修订经费核定办法和考核办法。在经费管理方面注重体制机制的转变,资金筹集方式从区县上缴资金调整为通过国库市、区两级调度资金直接归集,最大限度地缩短资金归集过程,确保经费及时足额到位。在资金拨付方式上采取国库集中支付,直接将补助资金拨付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有效避免了资金的截留和挪用。还引入了第三方满意度评价,强化绩效考核,将考核结果与补助挂钩,不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水平。
(本刊通讯员)
青海:积极推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
青海财政突出工作重点,努力探索构建“绩效观”指导下的新型财政管理和运行机制,积极推动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一是完善省以下财政管理综合绩效考评。积极指导开展州(地、市)对县级的财政管理综合绩效考评工作,并逐...
天津:健全公共卫生经费保障机制
近年来,天津各级财政部门加快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建设,2007年开始启动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由财政足额安排资金,免费向社区居民提供18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目前天津市、区两级财政已累计投入资金13.6亿元,将城乡人均基本公共卫生经费补助标准由2007年的10元提高到2012年的30元。财政部门每年根据项目内容和补助标准的变化,修订经费核定办法和考核办法。在经费管理方面注重体制机制的转变,资金筹集方式从区县上缴资金调整为通过国库市、区两级调度资金直接归集,最大限度地缩短资金归集过程,确保经费及时足额到位。在资金拨付方式上采取国库集中支付,直接将补助资金拨付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有效避免了资金的截留和挪用。还引入了第三方满意度评价,强化绩效考核,将考核结果与补助挂钩,不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水平。
(本刊通讯员)
青海:积极推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
青海财政突出工作重点,努力探索构建“绩效观”指导下的新型财政管理和运行机制,积极推动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一是完善省以下财政管理综合绩效考评。积极指导开展州(地、市)对县级的财政管理综合绩效考评工作,并逐步推行县对乡一级的综合绩效考评工作。二是探索开展部门整体支出管理综合绩效评价。在开展项目支出、重点支出绩效评价的基础上,逐步对部门或单位整体支出进行综合绩效评价试点。同时,加强对州(地、市)、县的指导,跟进开展相关工作。三是深入开展专项支出绩效评价。继续加强教育、支农等重点支出绩效评价,提高评价质量,强化结果运用,并在医药卫生、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等领域积极拓展绩效评价范围。四是积极开展企业使用财政性资金绩效评价工作。对2011年底安排用于经济运行、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等方面的10亿元专项资金组织开展绩效评价,并对近期安排支持企业发展的5亿元资金,要求纳入2013年绩效评价范围。五是深入推进省级部门绩效管理工作。对省级部门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进行专题部署,提出整体工作方案,分解任务,明确责任,完善措施,分口落实。
(周国)
内蒙古巴彦淖尔:民生资金向扶贫开发倾斜
近期,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把扶贫开发作为全市农村牧区的“头号民生工程”来抓,切实加大投入力度,将民生资金集中向扶贫开发倾斜。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支持设施农业和规模化养殖业发展,推进农牧业产业化项目建设,每年新增的设施农业面积,尽可能在适宜的贫困村进行布局,形成“一村一品”和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的发展格局;新建、改扩建的高标准规模化养殖小区,也要尽可能沿不同贫困区域的主要交通干线进行规划布局,每个贫困村至少要建设一个户均基础母羊达到30只以上的标准化养殖园区。加大对贫困地区预算内投资支持力度,提高部门专项建设资金投入贫困地区的比重。市本级财政安排的“一事一议”奖补专项资金向贫困区域倾斜,每个嘎查村至少实施两个以上“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市本级财政安排的文化专项资金优先向贫困苏木镇倾斜。市和旗县区财政加大扶贫开发投入的力度,建立扶贫开发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严格按照自治区要求的1∶1配套比例足额安排财政扶贫资金。对民族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给予重点倾斜,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把对少数民族、妇女儿童、残疾人和归侨侨眷的扶贫开发纳入整体发展规划,优先安排、重点倾斜。
(本刊通讯员)
辽宁沈阳:强化公共文化服务经费保障
近年来,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财政积极投入,强化公共文化服务经费保障。一是支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公共文化服务基础。投资6500万元新建了沈北新区文化艺术中心,又相继建设了马刚文化站、黄家街道和尹家街道综合文化站。二是多渠道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投入近百万元开展“农家书屋”建设,完成了书架、阅览桌椅等设施全覆盖工程。同时,大力推进“2131”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惠及范围扩展到城市社区居民。三是及时落实资金,丰富群众业余文化活动。支持全区成功举办沈阳市“送文化下乡”新春慰问演出、沈北新区新春秧歌大赛、迎“八一”文化进军营慰问演出、沈北新区“新风貌,新生活,新农村”广场文化展演等多项群众文化活动。
(本刊通讯员)
江苏泰州:为小企业提供个性化服务
(本刊通讯员)
山东聊城:支持妇女创业就业
山东省聊城市财政局把促进妇女创业作为促进全市就业创业工作的重点,全力予以推进。积极做好小额担保贷款促进妇女创业就业工作。2012年1—9月,发放妇女创业小额担保贷款资金602万元,带动和吸纳近千名妇女实现了创业就业。为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效应,带动更多银行信贷资金和民间资本投入,省级部门设立巾帼创业行动专项资金,实施省级贴息贷款巾帼示范项目。在前两年已争取到巾帼创业贴息贷款42万元扶持11家企业的基础上,严格做好项目筛选工作,2012年申报6家代表企业贷款2200万元,申请贴息资金42.9万元。这些企业在拉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同时,直接安置和间接带动妇女就业近千人,实现了“一人创业、带动一批”的就业倍增效应。
(席凤梅)
湖北鄂州:建立乡镇财政所专管员制度
今年以来,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区燕矶镇财政所按照全面覆盖、“守土”有责、责权一致、人“岗”相适的基本原则,组建起9人的包村专管员队伍,建立了考核奖惩、信息通达及反馈应用制度体系,采取财政政策定期下村宣传、下村记录《工作日志》、专管员审签制、制发《专管员工作手册》等多项措施,摸清了全镇人口、资源、资产、资金四大类基础信息,做到涉农资金监管责任明确、程序规范、反馈及时、档案规范,切实履行了全镇18个村1个居委会1个集体农场的15项包村基本职责,资金监管效果明显。半年来共更新补贴农户身份证信息1.2万份;查出2011年重名、重账号、重身份证“三重”虚报户6户,收回资金2100元;监管反馈资金信息39条,监管项目资金3000万元,提出监管反馈意见18条;查出死亡继续领取补助3人,节约财政资金1800元;安全准确发放良种补贴、粮食直补资金、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家电下乡等资金520万元。
(盛兵荣 何文斌)
湖南常德:建设创业孵化基地
湖南省常德市财政局出台多项措施,推进创业孵化基地建设。一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50多万元,对基地水电及场地进行全面改造,配备相关配套设备设施,对基地正常运转给予经费保障。二是实行“零门槛”入驻。为吸引企业入驻发展,对所有入驻企业所用场地两年内免收租金,并配置网络、桌、椅等办公设施。三是提供创业服务。帮助企业办理开业手续,为入驻企业免费提供市场预测、会计、评估、市场策划等专家指导咨询服务,开展免费创业培训与指导。四是出台税收优惠措施。对返乡投资创业发展的企业,享受对外招商引资同等的优惠政策;凡符合条件的创业孵化对象给予一定税费减免优惠,同时简化相关办理手续。
(本刊通讯员)
海南琼海:积极推进预算编制改革
海南省琼海市财政局积极推进部门预算体制改革,加强预算执行管理,促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一是增强预算绩效管理。将项目资金达到50万元的经济建设类项目全部纳入绩效目标管理范围。要求项目单位须明确提出绩效目标及衡量指标。对申报材料不齐全的项目,原则上不予安排资金。同时,从中抽取10%列入政府投资计划的重点项目进行绩效评价,作为财政资金安排的考量指标。二是试行预算听证工作,探索建立财政预算听证制度。选取部分重大民生项目试行听证,根据听证意见进一步完善项目支出预算编制。三是积极推进预算信息公开。从2013年起,除涉密部门外,所有部门原则上必须公开当年财政拨款“三公经费”预算。同时,建立预算公开信息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和收集舆情,做好解释说明工作。四是实行预算编制与执行挂钩制度。编制预算时,对预算执行未达到预期目标的部门,原则上调减其工作经费和项目资金;对由于预算编制不科学形成结余的预算部门,根据结余数额核减该部门相关项目支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