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年来,河北省沙河市积极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在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农村弱势群体救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多方面都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农村义务教育:让贫困学子重新背起书包
“是国家的好政策让我重新背起了书包。”高庄中学初二64班学生郭万凯激动地说。郭万凯自幼父母双亡,和爷爷奶奶相依为命,两位老人都年过古稀,仅靠几亩薄田和邻居接济艰难度日。虽然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中学,但懂事的他为了减轻爷爷奶奶的负担,辍学回家帮助爷爷奶奶操持家务。恰逢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改革实施,高庄校区学校领导了解情况后,将郭万凯纳入到寄宿制贫困生补助行列,并主动到其家中劝其归学,既免除学杂费、课本费,又能享受每年750元的政策补贴,解决了郭万凯的后顾之忧,得以重返校园。他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平常学习刻苦努力,成绩在全校名列前茅。
像郭万凯这样的事例在沙河还有很多。据统计,自2007年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改革实施以来,沙河市共落实政策资金8376万元,其中上级专款7113万元,沙河配套资金1263万元,受惠学生近10万人。2008年,在财政的支持下,沙河大幅度提高农村中小学补助贫困寄宿生生活费额度,并扩大补助...
近年来,河北省沙河市积极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在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农村弱势群体救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多方面都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农村义务教育:让贫困学子重新背起书包
“是国家的好政策让我重新背起了书包。”高庄中学初二64班学生郭万凯激动地说。郭万凯自幼父母双亡,和爷爷奶奶相依为命,两位老人都年过古稀,仅靠几亩薄田和邻居接济艰难度日。虽然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中学,但懂事的他为了减轻爷爷奶奶的负担,辍学回家帮助爷爷奶奶操持家务。恰逢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改革实施,高庄校区学校领导了解情况后,将郭万凯纳入到寄宿制贫困生补助行列,并主动到其家中劝其归学,既免除学杂费、课本费,又能享受每年750元的政策补贴,解决了郭万凯的后顾之忧,得以重返校园。他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平常学习刻苦努力,成绩在全校名列前茅。
像郭万凯这样的事例在沙河还有很多。据统计,自2007年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改革实施以来,沙河市共落实政策资金8376万元,其中上级专款7113万元,沙河配套资金1263万元,受惠学生近10万人。2008年,在财政的支持下,沙河大幅度提高农村中小学补助贫困寄宿生生活费额度,并扩大补助范围,目前享受该项补贴的人数达到了寄宿生总人数的23%。此外,沙河还坚持每年投入大量的资金支持农村中小学校的危房改造、教育资源整合、教师待遇提高等项目,并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实施了农村中小学取暖工程建设,改善了农村中小学生的就学条件。
农村低保:让更多的贫困农民享有保障
近年来,沙河积极将社会保障政策向农村弱势群体倾斜,使全市农村低保政策在提高补助标准和扩大覆盖面上取得了“双丰收”。2005年,沙河一改过去定额定季度拨付农村低保资金的惯例,以财政预算报告的形式体现当年农村低保资金安排,大幅度增加农村低保投入总量,当年该项资金投入达到了150万元,并使享受低保的农村困难群众人数增加到3000多人。在随后的四年里,沙河延续了这种将农村低保投入列入当年财政预算的形式,逐年增加对农村低保的财政投入,其中,2006年比2005年增长了一倍达到了300万元,2007年400万元,2008年820万元,2009年虽然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财政收支矛盾加剧,但沙河仍然安排了农村低保资金871万元,保持了对该项资金投入的力度不减。
大量财政资金的投入,为农村低保“提标扩面”工作提供了扎实有效的保障。2008年,沙河分别在1月和7月分两次提高了农村低保补贴标准,每人每月增加20元,使不同困难程度的低保受益群众补贴标准分别达到了每人每年600元、720元和840元。全市享受农村低保的困难群众人数也从2005年的3000多人增加到了2009年的18100多人。同时,沙河还大力发展“五保敬养”工程,在保持四所省甲级敬老院的基础上,投入大量财政资金重点支持市区和白塔两所中心敬老院建设,努力提高全市五保集中供养率和供养质量,实现应保尽保。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让农村百姓都能看得起病
接到1万多元的医疗报销费,沙河市桥东办事处杜三村农户李芬的激动得热泪盈眶,连夸党的政策好。2008年,李芬的因食管恶性肿瘤在沙河市医院住院治疗,前后共花费3万多元,昂贵的医药费用使本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正在发愁如何偿还因看病欠下的数千元债务时,从新农合管理中心传来了好消息。因为李芬的参加了新农合,按照规定国家可为她报销医药费1.2万多元。在沙河,像李芬的这样尝到新农合这枚甜果的百姓还有很多。
自2007年实行新农合制度以来,全市农民群众积极响应,参合农民人数连续三年大幅增长,今年更有33.5万农民参合,参合率达到了86%。目前,新农合制度已经遍布沙河290个行政村,基本实现了全覆盖。从2007年的286万元,到2008年的428万元,再到2009年的492万元,沙河市逐年加大财政配套投入。同时,不断完善制度、创新报销资金的发放方式,采用“一折通”发放,提高新农合的财政补助标准,提高住院费补偿比例,降低医药费起付线和提高医药费封顶线。目前,沙河参合百姓的筹资配套标准已经达到每人100元;乡级、市级、域外住院费补偿比例分别达到80%、60%、50%;市级起付线由400元降为300元,域外起付线由2000元降为市级定点医院1000元、其他医院1500元;封顶线提高到30000元。据统计,今年以来,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有79616人次在域内就医,其中70525人次在域内门诊就医,9091人次在域内住院;有1165人次在域外就医,初步实现了“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市”的预期目标。
责任编辑 刘慧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