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是山东省中小企业和私营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之一。2008年底,全市注册中小企业1.96万户,占全部企业户数的99%以上,实现增加值1470.6亿元,占全市GDP的75.1%;实缴税收102.8亿元,占全市税收收入比重的76%。中小企业已成为临沂经济中最具活力的组成部分,在促进就业增长、保持市场繁荣、增加财政收入、保障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近年来由于国内、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融资难”问题成为制约临沂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对此,我们就融资问题在全市12县区随机选择了173户企业(其中13户企业已经关闭或停产)进行了调查,共获得160户企业的有效信息。
临沂市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现状分析
(一)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单一。2008年底,临沂市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表内外授信达到470.6亿元,同比增长4.1%。调查企业2008年12月末融资余额65.5亿元,同比增长3.7%,其中银行贷款余额41.6亿元,占融资总余额的63.5%,依然是中小企业融资主渠道,相对大型企业,中小企业对银行的信贷依赖性更强。调查企业认为目前重要的筹资渠道依次是银行贷款、自有资金、开立承兑汇票或票据贴现、民间融资,企业对股权融资、担保典当融资、吸引风险投资、通过信托公司发行理财产品等融资方式认识程度偏低。
(二)中小企业融资成本高。当前,中小企业从正常渠道获得贷款的成本十分高昂。调查显示,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一般上浮20%—50%,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一般上浮50%—100%,加上登记费、评估费、公证费、担保费等费用,中小企业的融资总成本高达12%以上。如果从正式金融系统之外的民间市场融资,则成本在20%左右,比大中型优势企业的贷款成本高出一至数倍。沉重的资金成本意味着企业的资金利润率至少达12%才不致亏损,实际上,目前我国工业企业的平均利润率能够达到12%的行业比较少。
(三)中小企业融资结构不尽合理。现有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期限通常在一年以内,受投资体制改革尚未到位、银行严控金融风险等因素制约,中小企业很难从银行获得长期资金。为了满足长期资金周转的需要,一些企业不得不采取短期贷款多次周转的办法,不仅增加了资金使用成本,也加大了银行信贷风险。调查发现,金融机构一般较少向中小企业发放中长期贷款(三年期以上),担保机构担保的也多为小额、流动性资金。即使有少量非流动资金贷款期限一般也在两年以内。这种流动负债比例过高的状况,不利于中小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稳定发展。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政策建议
中小企业资金紧张、融资难问题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不是单纯的资金问题,也不单纯是银行、企业之间的事,需要政府、银行、企业等各方面共同努力,在当前特殊的宏观经济金融背景下,要营造良好的中小企业发展环境,努力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一)政府要加强规范和引导,着力营造适宜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外部环境。各级政府部门应密切关注中小企业的发展,通过改善中小企业的外部环境、促进企业内生式增长等措施,提升中小企业的竞争力。一是制定中小企业产业政策导向目录,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引导中小企业逐步退出产业政策限制行业,着力发展立足当地资源的深加工和特色型企业,切实走内涵型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二是加强中小企业融资辅导,鼓励资质较优、符合产业政策、具备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通过发行债券、短期融资券等方式融资,探索建立各种形式的风险投资机构,重点支持高科技中小企业创业,规范和引导民间融资,充分发挥其补充作用。三是出台财政贴息、税收减免等政策,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引导金融机构结合地方经济发展实际,制定切实有效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信贷政策,确保成长性好的中小企业获得必要的信贷支持。四是完善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咨询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公司、税务代理公司和工商代理公司等在内的社会化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为中小企业贷款评估、信息咨询、管理咨询、技术合作提供有效的社会化服务。五是完善中小企业融资的法律体系,以构筑全方位体系为原则,尽快制定《中小企业担保法》、《中小企业融资法》、《产业投资基金法》等法律,使中小企业的各种融资渠道都有法可依。

(二)金融机构要改进金融服务,加大支持力度,从机制上保证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和服务到位。一是金融机构要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信贷管理制度,强化服务机构设置。在强化信贷人员内部管理、明确其信贷责任的前提下,制定切合实际的信贷管理制度,适度下放贷款审批权限,改进信贷人员的考核奖励机制。二是金融机构要针对不同行业、不同产业、不同规模中小企业的需求,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开发更多更新的金融服务项目,改变目前相对单一的服务模式,为企业提供信贷、票据、结算、结售汇、信用证等综合性服务。探索通过对中小企业信贷资产证券化方式,分散中小企业信贷风险,增强金融机构资金实力,提高金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水平。三是要改进中小企业评级授信制度,简化贷款审批环节,改进支付结算手段,加快资金支付和清算速度,提高信贷服务效率;适当降低中小企业贷款准入门槛,加大与担保机构的业务合作,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也可借鉴江浙地区无担保的小额融资模式,向符合条件的企业提供信贷资金。四是树立共赢意识,合理确定风险溢价。金融机构要科学合理测定风险溢价,培养与企业共存意识,尽可能降低企业负担,取消各类附加条款要求。
(三)中小企业要不断改进管理机制,规范经营行为,将自身打造成为优质的投资载体。一是自觉配合国家产业政策调整,瞄准市场,选准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信贷政策、环保政策等宏观调控政策的项目,提高项目投资成功率,走“精、特、专、优”的发展路子。二是要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和财务管理制度,严格按照会计法规和商业银行要求,建立全面、准确、真实的财务制度,定期向相关各方提供全面准确的会计信息,增加信息透明度。三是进一步提高信用意识,不断提高自身信用水平,及时还本付息,树立守信用、重履约的良好企业形象。四是努力拓展融资渠道,通过银行贷款、股权融资、债权融资、民间融资、租赁融资等多种方式融资。
(四)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完善信用担保体制建设,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信用环境。一是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平台,实现中小企业信用管理监督社会化。二是加大对企业违约的惩罚力度,增加违约人的违约成本,严肃惩处逃废银行债务的企业及其负责人。三是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继续发挥政策性担保机构的导向作用,大力发展商业性担保机构,壮大担保机构实力,建立健全多层次的信用担保服务体系。
责任编辑 方震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