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年来,河南省周口市财政部门在保工资、保运转、保稳定的基础上,逐步加大对“三农”、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民生事业的投入力度,有力地改善了民生,财政支出由吃饭型财政逐步向民生财政、公共财政转变。但是,由于周口是一个农业大市、工业弱市,财力有限,在民生问题上的投入难以满足实际需要,而目前财政投入是周口民生发展的主要资金来源。因此,在增量不足、存量难以调整的情况下,应加快建立健全公共财政对民生的长效投入机制,以新举措建设新机制,以新机制促进新发展。
一是发展经济,建立保障民生投入的财政资金来源稳定机制。综合运用税收、财政贴息等多种政策手段,为企业创造更加公平、开放、宽松的财政税收环境,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促进经济稳定增长。找准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培育新的财源。同时,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结合本地实际,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提高现代服务业比重。
二是建立民生投入多方分担机制。周口人口众多,民生问题突出,仅靠财政投入解决远远不够,财政也没有足够的财力大包大揽,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财政资金投入、政策导向和政策落实、体制改革等制度建...
近年来,河南省周口市财政部门在保工资、保运转、保稳定的基础上,逐步加大对“三农”、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民生事业的投入力度,有力地改善了民生,财政支出由吃饭型财政逐步向民生财政、公共财政转变。但是,由于周口是一个农业大市、工业弱市,财力有限,在民生问题上的投入难以满足实际需要,而目前财政投入是周口民生发展的主要资金来源。因此,在增量不足、存量难以调整的情况下,应加快建立健全公共财政对民生的长效投入机制,以新举措建设新机制,以新机制促进新发展。
一是发展经济,建立保障民生投入的财政资金来源稳定机制。综合运用税收、财政贴息等多种政策手段,为企业创造更加公平、开放、宽松的财政税收环境,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促进经济稳定增长。找准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培育新的财源。同时,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结合本地实际,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提高现代服务业比重。
二是建立民生投入多方分担机制。周口人口众多,民生问题突出,仅靠财政投入解决远远不够,财政也没有足够的财力大包大揽,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财政资金投入、政策导向和政策落实、体制改革等制度建设,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公共服务和提供公共服务,健全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应鼓励企业补充保险、商业保险的发展,利用市场力量解决一部分民生问题,逐步缓解目前主要依靠政府投入的状况。推进慈善事业发展,发挥慈善机构第三次分配的作用,以弥补税收制度的不足,改善贫困社会群体的生存状况。
三是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建立民生投入持续稳定增加机制。近年来,周口在满足民生方面的支出虽然增长较快,但在整个财政支出中所占比重提高并不快。要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逐步降低经济建设支出的比例,提升民生支出的比重,将财政支出的重点转向基础教育、社会保障、公共卫生与基本医疗服务、环境保护、公共安全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
四是建立民生资金的财政支出绩效考评机制。建立追踪问效机制,对财政支出的预算执行等关键环节进行全程监督和评价,形成“科学预算——高效执行—问责监督——结果反馈——影响预算”的循环监督互动模式,抑制政府报大数、乱花钱的现象,同时促使财政资金发挥更大效益。
五是建立健全民生资金的财政监督机制。建立多形式多层次的协调沟通机制,财政和审计等有关部门要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提高监督检查的权威性;在加强日常监督检查的同时,可采取抽查、定期开展专项重点检查、与有关部门联合检查以及委托中介机构进行检查等方式,及时发现资金使用的问题,认真整改;建立考评奖惩机制;建立信息化平台和监控网络,推进社会保险信息披露制度,完善低保人员以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员等信息库。
责任编辑 刘慧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