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加强企业管理,有两个问题或者是两个关系,在认识上必须正确对待。一是外部经营环境和内部管理基础的关系.有些同志往往把企业存在的问题归因于外部条件不好,而不愿眼睛向内从企业管理上找原因,这是一种片面性。应当承认,在对内搞活经济和对外实行开放方针的指引下,企业的外部经营环境已经大大改善了;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搞活企业的政策,尽管完全落实还要有一个过程,但毕竟不少方面已经落实,企业的自主权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扩大。值得注意的是,在基本相同的环境下,有的企业搞得活、搞得好,有的则差距很大。究其原因,主要还是企业管理的水平不一样。二是技术进步和企业管理的关系。有些同志只承认企业技术落后,看不到管理落后这一不容忽视的现实,或者说用技术落后来掩盖管理的更落后,这是又一种片面性。当然,提高质量和降低消耗,从总体说来,根本的出路在于技术进步,这种认识是完全正确的;需要补充的是,如果没有相适应的管理,再好的技术也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目前,我们管理落后的状况是严重的,不用说还不能同近几年来技术进步的新形势相适应,甚至还不能完全适应现有较低的生产、技术水平的需要,以致巨大的生产潜力和技术潜力还没有被挖掘出来。可惜这种状况至今还没有得到足够广泛的重视。
管理是有目的的,是为生产、技术的发展服务的。为管理而管理,看来可能一时很热闹,其实不过是花架子。“七五”期间,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和增强出口能力,各行各业都要有相当一部分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达到发达国家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水平,并有一批重要产品按照国际标准组织生产。这就是我们加强企业管理应当达到的目标,也是检验我们管理水平是否真正提高的主要标志。
(摘自1986年1月21日《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