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展中观经济活动分析,是企业主管部门面向基层,服务基层,帮助企业改善和加强经营管理,增强活力,提高应变能力的有效措施。1985年,我厅对所属企业按季开展了中观经济活动分析,收到了较好效果。1985年在铁路短途运费、原材料价格、基本折旧费和矿山维简费都比上年增加的情况下,1—11月份全省冶金系统完成的工业总产值、实现利润和上交税利均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4.44%、31.75%和31.12%,实现了产值、利润和上交税利同步增长。
我们开展中观经济活动分析的基本做法是:每个季度的最后一个月,由冶金厅发文,提出所属企业本季度经济活动分析的要求和重点,各企业按要求进行认真准备。在下季度第一月的下旬,由主管经营的副厅长主持召开分析会,各直属企业的厂(矿)长或主管经营的副厂(矿)长和厅、企业两级财务、生产、计划等业务部门的负责同志参加。会上,先由各企业分析本单位上一季度的生产经营活动情况,在各企业分析的基础上,厅里作重点分析。对经营管理搞得好的企业给予肯定,并推广其经验;对经营管理存在问题的企业提出改进意见,要求限期解决。分析会的形式灵活多样,有综合分析、专题分析和典型介绍。会后,厅领导针对各企业提出的问题,分头到基层现场办公,帮助解决。
在实践中,我们感到开展中观经济活动分析,有以下几点积极作用:
1.促使企业按期开展微观经济活动分析,提高了经济效益。过去,我厅所属的15家企业,大部分没有开展经济活动分析,信息反馈慢,因此,经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未能及时得到解决,影响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我们厅开展经济活动分析后,将企业存在的问题摆到了明处,引起了企业的高度重视,这对企业提高管理水平,消化各种减利因素起了重要作用。如麻阳铜矿通过开展多层次的经济活动分析,发现原来制定的经济责任制不利于调动全矿职工的积极性,影响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于是,他们大胆改革,制定了新的经济承包制,充分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生产积极性。1985年1~11月份实现利润比上年同期增长50.67%,上交税利比上年同期增长30.54%。
2.有利于加强主管部门同所属企业的联系,克服官僚主义。每次中观经济活动分析会都有企业主管生产的负责同志参加,这样,主管部门的领导可以从同企业的广泛接触中得到大量的基层经济信息资料,说话办事有了可靠的依据,同时也有利于主管部门向企业传递经济信息,为企业服务,使中观经济服务活跃起来。
3.有利于主管部门掌握所属企业经营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关键性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有的放矢地指导和帮助企业加强经营管理。通过1985年第一季度的中观经济活动分析,我们厅里了解到减少能源消耗是湘潭钢铁厂每月实现目标税利750万元的关键。于是,厅领导带领有关处室的技术人员到湘潭钢铁厂现场办公,帮助该厂出主意、想办法,并进行技术指导,协同他们成立了12个攻关小组,采取了提高熟料率,调整优质矿配比,加大喷煤量等技术措施,向“煤老虎”、“电老虎”开刀。1985年1~11月吨铁入炉焦比上年同期下降49公斤,共节约焦炭19,000多吨,重油5,200多吨,电170万度,共降低成本441万元,使这个厂提前两个月实现全年利税1亿元的目标。1985年以来,我厅领导先后到基层现场办公106次,解决了企业无法解决的问题230多个,为企业生产经营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4.有利于各企业之间互通情报,开展厂际竞赛,强化目标管理,提高企业管理干部的素质。过去,我厅虽然也在各企业之间开展过以目标管理为主的厂际竞赛活动,但各企业之间互不通气,谁也不知道其他企业已达到的水平,很不利于比、学、赶、帮、超。通过开展中观经济活动分析,企业之间互相交流,互通情报,使企业领导开阔了眼界,看到了人家的长处和自己的不足。现在,我厅所属企业掀起了一个比、学、赶、帮、超的厂际竞赛热潮,这对提高企业各级管理干部的素质和全行业的管理水平是很有好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