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5-09 作者:王丙乾
[大]
[中]
[小]
摘要:
新的一年开始了。回顾1984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我们在抓紧抓好整党的同时,认真贯彻党的各项经济和财政政策,进行了财税制度的改革,加强了收支管理工作,国家财政状况继续好转,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通过整党,端正了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中央书记处在听取财政部党组关于整党情况汇报时所作的重要指示,明确地指出了新时期做好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中央的重要指示在财政系统传达、学习以后,广大财政干部受到了很大的鼓舞和教育。大家解放了思想,提高了对财税制度改革的自觉性,并联系实际,认真地进行了整改。1984年财政部门的各项工作所以能够取得较大进展,主要是贯彻落实中央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对财政工作的若干重要指示的结果。
二、超额完成财政计划,继续做到了收支基本平衡。1984年的经济形势一直很好,在预算执行中又狠抓了扭亏增盈、集中资金、加强税收、控制基建、支持技术改造、节约支出等项工作,全国财政收支计划的完成情况比原来预料的还要好,收入比上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支出保证了各项生产建设事业的需要,并且继续保持了收支基本平衡。这对于保证经济的稳定发展、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和人民生活的改善,起了重要...
新的一年开始了。回顾1984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我们在抓紧抓好整党的同时,认真贯彻党的各项经济和财政政策,进行了财税制度的改革,加强了收支管理工作,国家财政状况继续好转,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通过整党,端正了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中央书记处在听取财政部党组关于整党情况汇报时所作的重要指示,明确地指出了新时期做好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中央的重要指示在财政系统传达、学习以后,广大财政干部受到了很大的鼓舞和教育。大家解放了思想,提高了对财税制度改革的自觉性,并联系实际,认真地进行了整改。1984年财政部门的各项工作所以能够取得较大进展,主要是贯彻落实中央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对财政工作的若干重要指示的结果。
二、超额完成财政计划,继续做到了收支基本平衡。1984年的经济形势一直很好,在预算执行中又狠抓了扭亏增盈、集中资金、加强税收、控制基建、支持技术改造、节约支出等项工作,全国财政收支计划的完成情况比原来预料的还要好,收入比上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支出保证了各项生产建设事业的需要,并且继续保持了收支基本平衡。这对于保证经济的稳定发展、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和人民生活的改善,起了重要作用。
三、认真贯彻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的方针,进一步改革了财税制度。为了正确处理国家同企业之间的分配关系,从根本上解决企业吃国家“大锅饭”的问题,在完成国营企业利改税第一步改革的基础上,经过大量调查、测算和反复研究,1984年进行了国营企业利改税的第二步改革,并制定和颁发了若干税收条例和实施办法。同时,为了适应对外开放、利用外资的需要,根据中央的指示,制定和颁发了四个经济特区和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在税收上采取若干优惠措施的规定。此外,财政部还制定了许多必要的单项改革措施。这些改革,进一步放宽了政策,对于搞活经济,扩大企业自主权,促进技术进步,以及吸引外资,都是十分有利的。
四、继续进行财政法制建设,加强财政管理。除了制定国营企业利改税第二步改革试行办法和若干税收条例外,1984年颁发了《国营企业成本管理条例》,并拟定了《会计法》和《国营企业固定资产折旧试行条例》两个草案,分别报送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审议。财政部和各地区还制定了有关企业财务、基本建设和行政事业方面的若干制度规定。另外,各地区、各部门结合整党和财务检查,还查处了许多违纪案件,严肃了财经纪律,堵塞了一些漏洞。
五、重视人才培养,加强财政干部队伍的建设。各级财政部门对这项工作都很重视,一方面加强了财经院校的建设,扩大了招生规模;另一方面又狠抓了在职干部的培训工作,提高他们的政策业务水平,加快知识更新。1984年新成立了两所管理干部学院,财税职工中专由1983年的21所增加到63所;部属高等院校在校学生人数已达15,000人,在职干部学习的人数已近14,000人。根据中央的指示和各级党委的部署,财政部门有的已经调整了领导班子,有的正在调整领导班子,干部老化与年龄、知识结构不合理的状况有所改善,干部队伍的素质有所提高。
1984年财政工作的成绩是主要的,这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加强领导,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全体财政、税务和建设银行干部努力工作的结果。但是,我们的工作还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存在的问题还不少。例如,我们的思想还解放得不够,有些问题还受传统观念和旧的习惯做法的束缚;在工作方面,管理不严、监督不力的问题还没有很好地解决,收入流失、支出浪费的现象还比较严重;在领导作风上,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做得不够,有些新问题和新经验,没能得到及时解决和推广。这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克服和改进。
当前,国内的经济政治形势都很好。农村改革成就很大,城市改革逐步展开,工农业生产持续增长,财政情况继续好转,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一个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大好势头,已经展现在我们面前。新的形势对财政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985年,我们必须根据中央的指示,继续端正业务指导思想,狠抓财政改革和财政平衡,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改进工作方法和领导作风,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为争取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做出新的贡献。
一、继续端正业务指导思想,学会新的理财之道。中央指示我们,财政工作要逐步改变旧的习惯做法,为蓬勃发展的新形势开道和服务;要学会包括生财、聚财、用财在内的理财之道,成为国家的经营管理部门。如何贯彻落实中央这些指示精神,需要我们反复学习,不断实践,总结经验,逐步走出一条新的路子。
学会新的理财之道,首先就要克服就财政论财政的片面性,树立正确的经济观点。在制定计划和处理问题时,要研究经济情况,参与经济决策,围绕提高经济效益、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个中心做文章,该支持的事情要积极支持,该解决的问题要抓紧解决,主动解决。当然,办事也要注意量力而行,方法可以多种多样。只有这样,才能把经济搞活,培养和开辟财源,工作取得主动。
一定要看到,支持和促进经济发展,不光是给钱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制定正确的财政政策和合理的规章制度,充分发挥财政、税收、信贷等经济杠杆作用,鼓励先进,鞭策落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这样做,既有利于促进各项生产建设事业在新形势下加快发展,又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节约财政支出。
进行“四化”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除了要运用好国家预算内的资金以外,还必须充分运用好预算外资金,并积极利用社会上的资金。这方面的潜力是很大的,只要引导得好,合理使用,就可以解决很多问题。现在预算外资金有上千亿元,农村的资金也有近八百亿元,我们要会同有关部门研究这些资金的分布和流向,通过制定必要的政策和指导性计划,把它们引导到国家建设的急需方面来。这是一举几得的好事,既补充了国家建设资金的不足,又可以多办很多事情。钱活动起来,就能生财;钱积压起来,就是浪费。我赞成各地财政部门成立相应的机构,把预算外各项资金的管理工作抓起来。
财政部门直接掌握的各项资金,也要注意安排适当,把钱用好用活。例如,有些资金和事业经费可以采取周转金的形式,有偿地拨给有关单位使用,支持他们发展生产,办好事业,加快技术改造;有些用于补助的资金,在保证效益的前提下,可以有条件地提前拨给亏损企业和贫困地区,便于他们统筹安排使用,尽快改变生产条件和落后面貌;有些周转快、效果好的技改项目,可以有条件地适当采取财政贴息的办法,鼓励他们使用银行贷款加快技术改造。总之,在资金用活上,大有文章可做,各地可以在加强宏观控制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办理。
各项财政资金都是通过各地区、各部门使用的,在资金使用过程中,财政部门要经常检查,了解情况,考核效果,总结经验,进行监督和指导。一定要改变过去那种只管拨款不问效果的状况。这样做,不仅对用钱单位是一种帮助,而且有利于合理地、有效地使用资金,减少损失和浪费。这项工作也是搞好理财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要坚持不懈地抓下去。
二、抓紧增收节支工作,确保财政收支基本平衡。完成今年的财政计划,实现收支基本平衡,是保证经济体制改革顺利进行和发展大好形势的重要条件,也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我们必须认真对待,采取有力措施,抓紧抓好。
要大力组织收入。各项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大头,要进一步加强征管工作,严格执行税法,制止偷税漏税,力争超额完成税收计划。这几年税收工作成绩很大,广大税收人员也很辛苦,今年要再接再厉,做出新的贡献。税务部门和纳税单位都要按政策办事,该收的钱,要做到一文不漏;不该收的钱,多一文也不要。要克服目前存在的某些片面的“仁政”观点和随意减税免税的现象。希望各级领导大力支持税务部门的工作。企业财务工作也很重要,它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财政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我们要在已经取得成绩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工作,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健全经济核算,加速资金周转,提高经济效益,实现扭亏增盈,为国家创造更多的财富,提供更多的收入。我们决不能因为实行利改税,随便抽走财务人员,忽视和削弱这项工作。国家既定的各项集中资金的措施,今年要继续抓紧,确保任务的完成和超额完成。今年国库券发行办法做了必要的改进,并增加了发行任务,希望各地加强领导,做好分配和宣传工作,努力完成发行任务。
要严格控制和节约支出。今年的基本建设规模已经不小,不宜再扩大了。关键是要把投资的使用真正转到以技术改造和改建、扩建为主的方面来,并且要狠抓投资效果,对拨款和贷款加强监督,努力做到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今年要全面实行拨改贷办法,并推行投资包干制和工程投标、招标制,这些工作涉及面广,情况复杂,我们要协同有关部门精心安排,把工作做深做细。要继续加强财政对农业的支援,把资金使用的重点放在发展农村商品经济和支持贫困地区改变落后面貌方面,并且要注意讲求实效,总结和推广好的经验。今年的文教科学卫生事业经费,比去年继续有所增加,在执行中要注意节约使用,做到少花钱,多办事。各级行政经费、企业管理费以及其他事业经费,都要严格控制,提倡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
要加强预算执行的检查分析工作。今年的财政任务很重,变化因素很多,要注意定期检查分析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于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要加以总结和推广。对于违反财经纪律和造成严重损失浪费的,要会同审计部门进行检查处理。
三、坚持宽严结合的方针,进一步搞好财政税收改革。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对经济体制改革的性质、目的、内容、原则、方法以及各项改革之间的关系,作了系统的、全面的、科学的论述和原则规定,对长期以来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和理论上提出的一些问题,作了明确的马克思主义的回答,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对这样一个重要文件,我们必须认真地、反复地学习,并联系思想、工作实际,去领会精神实质。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思想认识,树立改革的勇气,增强改革的信心,自觉地站在改革的前列;才能按照中央的要求,把财政改革搞好,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
改革要抓住中心环节,增强企业的活力。在这方面,我们要集中力量做好这样几项工作。一是要搞好利改税的第二步改革,并不断加以完善,把国家与企业的关系稳定下来,相应扩大企业的自主权。二是在搞活小企业的同时,注意增强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的活力。对大中型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技术开发需要的资金,财政上应当积极支持,但不能光靠财政让税让利,应当发挥大中型企业的优势,挖掘内部潜力,采取多种渠道解决。三是要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扩大企业自主权的十条规定和其他有关规定。以目前情况看,只要把这些现有的政策落实下去,并且很好地组织运用,企业就可以大有作为。四是在解决企业内部关系方面,许多事情涉及到财政、税收、财务、会计等问题,财政部门要协同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出主意,提建议,帮助企业切实加以解决。总之,要尽快解决两个吃“大锅饭”的问题,鼓励先进,鞭策落后,增强企业自我改造、自我发展的能力,推动他们在新的形势下不断前进。
改革要坚持宽严结合的方针和既积极又实事求是的原则。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很多,先改什么,后改什么,中央有统一的部署。我们的财政改革,要从全局出发,服从中央的部署。同时,财政改革牵动面比较广,情况比较复杂,也需要分别轻重缓急逐步地进行。凡是主客观条件具备,又是全局需要的,我们就要积极主动地进行改革;凡是条件不成熟,情况也没有搞清楚的,就不能贸然进行改革,不要为改革而改革。在经济改革中,资金的分布、财力的流向,变化很大,我们要注意研究新情况、新问题,积极加以引导、调整,防止产生新的矛盾和混乱状况,以促进改革的健康发展。从当前的情况看,要在集中力量搞好财政本身改革的同时,积极配合其他方面的经济改革,主要是价格体系和工资制度的改革等。这些改革对财政收支暂时会有些影响,但从长远看,对发展经济、增强国家财力是有利的。
今年的财政改革,重点要抓好利改税第二步改革和财政体制改革。前者是解决国家与企业之间的分配关系,后者是解决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分配关系,都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这两项改革,既体现了简政放权,搞活经济的精神,也体现了宽严结合的原则。两项改革牵涉面广,工作量大,需要拿出很大的精力和下很大的功夫,才能搞得好。
在改革财政体制中,我们还要注意解决好县财政和乡财政的问题。现在各省、市、自治区都有一些收不抵支的补助县,要在地方财力可能的情况下,采取各种措施,分期分批地帮助他们发展生产,增加收入,逐步摆脱贫困落后面貌,争取在几年内由补助县变为上交县。在这个方面,湖北、浙江等省都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收到了明显的成效,各地可以借鉴。关于建立乡财政的问题,目前各地正在试点,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推开。乡财政搞好了,可以与农村集体经济的力量结合起来,为发展乡镇事业,繁荣农村经济,起很好的作用。
推动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问题。这几年,我们放宽了一些政策,采取了一些改革措施,增加了这方面的资金来源。据统计,现在全国国营企业一年提取的折旧基金有260亿元,企业留利用于生产方面的约有100亿元。另外,国家财政拨款一年也有五、六十亿元。这些钱有很大一部分可以用来搞技术改造。今后,我们还要在这个基础上,有重点地提高企业的固定资产折旧率,制定一些鼓励企业技术进步的政策措施。现在的问题,还不是钱多少的问题,关键是要把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的规划搞好,抓住重点,把资金用在刀刃上。这样扎扎实实地搞几年,就会大见成效。
行政事业单位的经费,主要依靠国家预算拨款,这是必要的,但什么都由国家包下来,躺在国家身上吃“大锅饭”,也不是长久之计。今后,要打破一些老框框,改进资金供应办法。例如,有些事业单位的科研成果可以实行有偿转让,有些事业单位的经营活动可以适当收一点费,用自己的收入来发展事业,逐步减轻财政负担。有些行政事业单位,可以在定编定额的基础上,实行经费包干办法,结余归己,超支不补。有些较难控制的支出项目,可以采取与单位或个人利益适当挂钩的办法。这方面的情况比较复杂,需要很好地调查研究,制定一些试行办法,先试点,后推广,不断总结经验,摸索出一套好的做法来。
四、加强财政队伍建设,提高干部素质。为了提高财政工作水平,开创财政工作新局面,当前迫切需要加强财政干部队伍的建设。在这方面,今年要切实抓好这样几件事:一是根据整党的精神,合理调整机构设置,明确职责分工,配备好领导班子。要按照干部“四化”的要求,大胆选拔和使用优秀的中青年干部,争取尽快实现领导班子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合理化,以适应新时期财政工作的需要。二是要加强在职干部的培训工作。在继续办好现有的管理干部学院、职工中专、电大、函授、夜大学等基础上,今年财政部计划新建两所管理干部学院,并着手筹建一所全国财政系统干部电化教育培训中心,各地区也要根据自己的条件,举办各种形式的干部培训班(校),以提高干部的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实现知识的更新。在抓在职干部培训工作中,要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并处理好学习与工作的关系,不能因为学习而影响当前的工作。三是要加强部属财经院校和各地财政、税务、建行中专的工作。要按照既定的规划,增设必要的专业,扩大招生人数,提高教学质量,为财政战线输送各种专业人才。各级财政部门的领导同志,不仅要注意抓政策、抓钱财,更要注意抓人才。邓小平同志一再强调人才的重要性,我们要深刻领会这个精神,在培养、识别和使用人才方面狠下功夫,做出显著成绩。
五、加强调查研究,改进领导作风和工作方法。目前,经济政治形势发展很快,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要使我们的思想和工作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就必须经常深入实际,扎扎实实地进行调查研究,认真总结经验。调查研究要有目的性,讲求实效,要带着题目下去,拿着答案上来。调查研究的题目很多,当前要围绕改革那些过时的规章制度、平衡财政收支、搞活经济、利用外资、提高效益等问题,组织各方面的力量,包括专业干部和科研人员,由领导干部带队下去,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搞清楚,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这是解放思想,克服官僚主义,提高工作水平的有效办法。
邓小平同志指示,要议大事、懂全局、抓本行。财政部门是个综合部门,具体事务多,参加会议也多,很容易陷入文山会海之中。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加强岗位责任制,统一领导,分工负责,摆脱事务主义,集中精力想大事,议大事,抓大事。所谓大事,归根到底就是搞好“四化”建设的问题,研究解决本系统工作中的一些带方向性的问题。我们的各项工作都要围绕这个总的战略目标来安排。要想抓好大事,还必须了解国民经济全局的情况,这样才能把本行的工作和全局的要求有机地结合起来,问题才能抓在点子上,工作才能取得主动权。
做好财政工作,不仅要埋头苦干,还要注意做好内外宣传工作。要主动地、经常地向领导汇报财政问题,使领导了解情况,支持我们的工作。要在财政系统内部和部门之间经常通报情况,交换意见,取得大家的谅解和配合。还要广泛利用报刊、电视、广播等宣传工具,大力宣传财政工作的方针政策,宣传各项财政法规,宣传财政形势,使广大群众了解财政,关心财政,支持财政。目前,我们这方面的工作比较薄弱,今后要大力加强。
我相信,经过大家努力,1985年的财政工作一定会做得更好,财政状况也一定会进一步好转。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电话:010-88227114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