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0-22 作者:臧玉淼 江苏对口支援新疆克州前方指挥部办公室
[大]
[中]
[小]
摘要:
2010年新一轮干部人才、技术、管理、资金等全方位对口援疆以来,支援新疆的工作机制、模式、内容等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存在需要完善和改进的地方,比较突出的就是尚未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考评激励机制,无法很好形成合力,影响整体效果。
建立援疆工作绩效考评机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援疆工作存在的问题。一是顶层设计有待完善。纵观20年援疆工作,国家层面虽高度重视宏观指导,但顶层设计还不够完善,对援疆工作的目标定位、体制机制、分步规划、实施成效、考核督导等方面没有统一系统的标准和措施。二是缺乏严格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对于各援疆省市和受援地,投入多和少、投入效益大和小、带动社会效应等方面,更多凭各省市的责任心和事业心,以及援疆干部个人的热情和意志,没有科学有效的引导和激励。三是项目整体规划及后期跟进不足。援疆工作缺乏整体规划和针对性,少数援建项目促进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福祉的作用不明显,援疆资金没有充分有效运用。四是长效机制有待健全。援疆工作不仅仅是拨付资金建设项目工程,更重要的是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从培养本土人才、建立管理模式等方面入手,真正打造“带不走”的援疆工程,实现援疆...
2010年新一轮干部人才、技术、管理、资金等全方位对口援疆以来,支援新疆的工作机制、模式、内容等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存在需要完善和改进的地方,比较突出的就是尚未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考评激励机制,无法很好形成合力,影响整体效果。
建立援疆工作绩效考评机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援疆工作存在的问题。一是顶层设计有待完善。纵观20年援疆工作,国家层面虽高度重视宏观指导,但顶层设计还不够完善,对援疆工作的目标定位、体制机制、分步规划、实施成效、考核督导等方面没有统一系统的标准和措施。二是缺乏严格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对于各援疆省市和受援地,投入多和少、投入效益大和小、带动社会效应等方面,更多凭各省市的责任心和事业心,以及援疆干部个人的热情和意志,没有科学有效的引导和激励。三是项目整体规划及后期跟进不足。援疆工作缺乏整体规划和针对性,少数援建项目促进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福祉的作用不明显,援疆资金没有充分有效运用。四是长效机制有待健全。援疆工作不仅仅是拨付资金建设项目工程,更重要的是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从培养本土人才、建立管理模式等方面入手,真正打造“带不走”的援疆工程,实现援疆的可持续性。
(二)建立绩效考评机制的必要性。一是有利于建立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援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考评结果作为考核援疆干部和援疆省市工作成果的重要参考依据,与援疆省市政绩转移支付等相挂钩,既逐渐形成正向激励机制,又有严格的约束和惩罚措施,促进各援疆省市最大限度地发挥优势,将援疆工作的影响力及成效最大化。二是有助于引导资源配置,做好整体规划和后续跟进工作。通过建立健全绩效考评机制,用具体的指标引导资源更加科学合理地进行分配,切实发挥标杆作用,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援疆工作机制,促进援疆工作有序、有力、有效开展,确保中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得到有效落实。三是有利于逐步建立长效机制,形成中国特色援助模式。建立绩效考评机制,完善顶层设计,做好总体统筹规划,同时能够使援疆工作不仅注重眼前的项目工程,更加重视培养当地的科技、管理、人才等资源,为当地实现输血向造血的转变。四是为加强援疆工作顶层设计提供重要依据。绩效考评的结果有利于国家运用系统的方法,从全局的角度对援疆战略的各方面、各层次、各要素统筹规划,作为重要依据能够为国家在宏观层面不断完善顶层设计提供建议,为今后更好地制定援疆政策提供准确可靠的参考,努力构建成熟的援疆工作体系,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新时代的援助模式。
基于上述分析,初步构建援疆绩效管理模式如图。
建立绩效考评机制遵循的原则和标准
(一)建立绩效考评机制应遵循的原则。一是目标导向原则。中央有关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和目标规划科学设定援疆工作的组织目标、任务目标、效果目标,并在此基础上设定援疆干部人才的个人目标,为绩效评价提供考核参照标准,发挥指挥棒作用,让资源更加科学合理地进行分配,既助力改善当地人民的生活,又符合国家战略。二是有效实用原则。绩效评价要真实反映各援疆省市工作实效,同时发现存在问题,真正发挥绩效评价的纪律约束作用,以促进援疆指挥部真正从思想上重视援疆,开拓创新谋思路,扎扎实实出成效,变要我干为我要干、抢着干、争着干。三是客观公正原则。做到用事实说话,要有明确的评价标准和客观事实依据,做到绩效考评机制的公平公正。同时评价过程和评价结果必须对外公开公示,以保证绩效评价的公正,保证绩效评价信用度和权威性。四是易于操作原则。对口援疆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作,涉及到对口扶贫、组团医疗、产业援助、人才建设、技术支持等各个方面,因此,所设计的绩效考评机制必须通俗易懂、简便易行,让考核者便于操作,让援疆工作者易于理解和落实。
(二)建立绩效考评机制的标准。一是机制科学化。建立全面具体、重点突出、科学可行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努力使考核评价做到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相结合,简便可行。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既体现系统性、关键性和可比性,又体现差异性和合理性,增强考核评价的针对性和公认度。二是指标合理化。考核评价指标的设置应该把援疆工作与新疆经济发展有机统一起来,设计统一规范的考评指标体系,把综合性强、影响作用大、涵盖面广的主要考核指标作为基础来构建一级考核指标,强化一级考核指标的核心导向作用。三是考核制度化。立法保障是开展各项工作绩效评价的前提和基础,绩效评价管理机构、考评主体、考评对象、考评范围、考评形式、考评程序和考评结果运用等诸多问题进行法制化、制度化,才能确保绩效评价的规范性、权威性,使其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四是过程规范化。评价信息获取的途径与方法要科学规范,将绩效考评的结果及公众的满意度迅速反馈给相关各方,加强各援疆省份的工作信息公开,加强公民参与绩效考评的制度化、程序化建设。
建立绩效考评机制的主要内容
(一)建立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全面建立考评指标体系,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充分考量其他领域建立绩效考评的成熟经验,统筹考虑援疆工作的实际情况,将理论与实践二者相结合,确定严格统一的考核标准,让每一项指标都有理有据,有说服力和权威性,确保考评结果的全面、真实、有效。
(二)绩效考评的主要形式。一是日常考评与定期考评。将日常工作的过程绩效考核与年度定期考核,以利于及时跟进,及时评价,及时改善。二是自我考评与第三方考评。首先进行自我考评,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此外,还要组织第三方进行绩效考评,保证绩效考评的客观公正。三是定性考评与定量考评。将定性与定量结合起来,实现有效的互补,对援疆干部人才的绩效作出全面、有效的评判。四是目标考评与任务考评。将援疆工作设定具体的目标和任务,确定总体目标和执行各层的具体目标,每一项任务分配到岗到人。
(三)绩效考评的结果运用。一是为国家完善援疆机制提供建议。绩效考评分析研究发现援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国家在宏观层面不断完善顶层设计提供建议,切实改善援疆战略;也为今后更好地制定援疆政策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让援疆工作更加科学合理、更有效率;同时总结经验,努力构建成熟的援疆工作体系并加以推广和完善,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新时代的援助模式。二是进一步完善资源配置机制。强化考评结果在资源配置中的导向作用,建立以考评结果为重要依据,涵盖援疆资金、技术支持和人才支援三位一体的资源配置机制,引导资源更加科学合理地进行分配,切实发挥绩效考评的标杆作用,让援疆工作既要做好整体的统筹规划,又能真正符合当地的基本情况,真正助力于改善当地人民的生活。三是建立绩效激励和约束惩罚机制。加大考评激励力度,充分发挥绩效考评的正向激励作用,重点完善资源配置管理办法,突出绩效考评的战略导向,充分调动援疆干部人才和援疆省市的积极主动性,让援疆工作更有效率、更有成果。四是建立干部人才使用机制。绩效考评的结果要与援疆干部人才的工资补贴、提拔升迁、福利补助、待遇水平等各个方面相挂钩,与援疆省市政绩考核相挂钩,真正实现援疆战略的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 李艳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