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一提到启蒙老师,大家都会想起小学或中学的老师。我在这里要说的却是在我步入社会后影响我一生的老师。说影响我一生,是因为他们让我对一项工作从知之到好之,从好之升华到乐之,并且一如既往地乐之着。
一本杂志让我爱上了财政工作
十几年前,我调入县财政局工作。初始,我对财政工作很茫然,感觉枯燥乏味,每天的工作就是手写拨款单、盖章、跑银行拿单据、整理单据、编制凭证,周而复始地忙碌着,难道这就是人们羡慕的“财神爷”的工作?科长说,不要小看了这工作,它保证着国库资金的安全,维持着全县的正常运转。你手写的拨款单必须保证百分之百正确,容不得丁点儿的失误。
半年时间过去了,我的思想和情绪逐渐沉稳下来。一天,科长拿给我一本杂志——《中国财政》,说:“现在,你可以学习她了,对你有好处的。”工作之余信手翻开,没想到她竟像磁石一样深深地吸引了我一字一字地读下去,逐页逐页地翻下去,党和国家的财税政策、各地财政的鲜活经验尽收眼底,一直到下班很久了,我还不忍释手。从此以后,每期《中国财政》一到手我都会逐...

一提到启蒙老师,大家都会想起小学或中学的老师。我在这里要说的却是在我步入社会后影响我一生的老师。说影响我一生,是因为他们让我对一项工作从知之到好之,从好之升华到乐之,并且一如既往地乐之着。
一本杂志让我爱上了财政工作
十几年前,我调入县财政局工作。初始,我对财政工作很茫然,感觉枯燥乏味,每天的工作就是手写拨款单、盖章、跑银行拿单据、整理单据、编制凭证,周而复始地忙碌着,难道这就是人们羡慕的“财神爷”的工作?科长说,不要小看了这工作,它保证着国库资金的安全,维持着全县的正常运转。你手写的拨款单必须保证百分之百正确,容不得丁点儿的失误。
半年时间过去了,我的思想和情绪逐渐沉稳下来。一天,科长拿给我一本杂志——《中国财政》,说:“现在,你可以学习她了,对你有好处的。”工作之余信手翻开,没想到她竟像磁石一样深深地吸引了我一字一字地读下去,逐页逐页地翻下去,党和国家的财税政策、各地财政的鲜活经验尽收眼底,一直到下班很久了,我还不忍释手。从此以后,每期《中国财政》一到手我都会逐字逐句地阅读,为了能更深入地学习,我边看边将好的文章、段落、标题手抄下来,留待空闲时消化吸收。再后来,局里为每个科室都订阅了一本《中国财政》,我争取到领取、存档《中国财政》的任务,这样一来每期我都是科室里最后一个阅读者,当然也是阅读时间最长的一个。看完后就悉心收藏起来,一年下来,我将全年的《中国财政》都翻出来,按顺序用粗线装订成厚厚的合订本。在《中国财政》的影响和启迪下,我开始尝试写一些关于财政工作的稿件投向有关报刊,虽然大多数如泥牛沉海,杳无音讯,但我始终没有放弃,至今笔耕不辍。《中国财政》供给了我精神食粮,使我贮藏了最宝贵的财富。她是我掌握财税政策、借鉴先进经验的良师益友,她让我深深地爱上了财政工作。
一位村支书引导我开始写作
那是我在乡镇驻村时,所驻村的村支书是王焕琦。每次我去村里传达通知,都是伙同几个年轻人一起骑自行车去,坐下来和王老师说几句话,屁股还没坐热就陪他们去所驻的村下通知了。半天下来,时间全耗费在了路上,而我们当时觉得还很快乐,无所事事,无所追求。
一天因上级检查工作,我们分头各自去了所驻村庄。我来到王老师家里,工作准备完后便在家里闲坐着。王老师说:“到我的书房里看看吧。”我随着他来到书房,条件很简陋,只是一长溜的书橱,里面装满了书,有长篇小说,有文学期刊等等。最后,我的目光停在了一本王老师著作的小说和他所获得的奖杯、奖状上。我惊讶这位不起眼的村支书居然还是位作家。王老师说:“看着你们几个年轻人,整天价骑车满村转,就想劝你们一句,连我这个小学没念完、很多字都要查字典的人都出书了,你们基础好抓紧时间认真学点东西,比我得强啊。”一席话,说得我满面通红,心里暗暗鼓足了劲。以后再去王老师家,我时常会带上文稿请教王老师,他也总是不厌其烦地逐字逐句推敲修改,甚至连标点符号都不放过。那年,我的第一篇文章在《山东人口报》上发表了,我兴奋得一宿没睡好,同时也把我引上了写作这条路。
同事教会了我五笔打字
对文字产生兴趣,还要给我的同事陈铁成记一笔。我俩一天上班,同在办公室工作。他学的办公自动化,我学的会计,他会计算机打字,我会打算盘。那时候计算机还是稀罕物,我对他崇拜有加。我俩新到办公室,工作不熟,大部分时间都是坐在椅子上大眼瞪小眼。一天我们合计着,他教我计算机五笔打字,我教他打算盘,一拍即合。
算盘好说,我把上学时用的算盘给他用就行。可是计算机去哪儿弄啊?后来他想了个办法,在硬纸板上给我画了个键盘,让我敲硬纸板练指法。用五笔输入法打字得背字根、拆字根,为了帮助我尽快熟练五笔字根的使用,不管他走到哪里看见字就教我拆字根。一晃一年下来,我已经能够熟练拆字,连生僻字也记得滚熟,硬纸板换成了小霸王学习机,一分钟能打80多个字了。领导让我修改材料,他一边说着,我在电脑上就能够同时修改完成。有了见字拆字的习惯,我对文字逐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空就看书也成了我的嗜好,为我喜欢写作也奠定了基础。同时,拆字根要求笔划书写顺序要对,不然就无法打出正确的汉字,这也使我养成了做事认真的习惯,当时同事们都笑称我“犟牛”,一般情况下不和我较真儿。现在计算机普及了,输入法也越来越先进,我一直使用着五笔输入法,打起字来乐此不疲。
感谢我的启蒙老师。现在我一直坚持着从头至尾阅读《中国财政》和随手抄写的习惯,并逐渐尝试着向《中国财政》投稿,她是我的梦想。每年我都要抽时间去王焕琦老师家里坐坐,聊聊天,他已经出了好几部长篇小说了,每天仍坚持写2000字以上,他是我的精神支撑。至于我的同事陈铁成,虽然我们不在一个单位了,但感情却像老年陈酿,愈久愈香。
责任编辑 李艳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