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我与《中国财政》的初次相识是在2008年。那年我刚从云南省大理州云龙县委办公室调到大理市财政局工作。首次接触财经工作,我深知只有抓紧学习,才能迅速进入角色。一次参加会议,我在书架上看到了《中国财政》,随手翻阅,我第一次领略到了我们财政系统第一大刊的魅力。从此,我如饥似渴地认真学习《中国财政》,仔细摘抄厅局长论坛、专家视野、地方实践、经济纵横等栏目内容,结合工作实际运用到公文写作、新闻报道当中。很快,我就融入了财政工作,并开始挑大梁撰写大理市财政局的财政调研报告。写作也成了我生活工作中的乐事。
苏东坡说人生有十六件乐事。我觉得读《中国财政》也有许多乐事。
乐事之一:《中国财政》及时宣传党和国家的财经方针和政策,忠实地传达着领路人的声音。她的权威性使每个致力于同心同德推动财政事业发展的财政人奉之如动员令、指南针。每遇财经大事,读《中国财政》就知道了方向与要求,自己便有了工作遵循,有了工作干劲。
乐事之二:《中国财政》及时交流财政改革和财政管理经验,搭建各地财政改革发展的交...

我与《中国财政》的初次相识是在2008年。那年我刚从云南省大理州云龙县委办公室调到大理市财政局工作。首次接触财经工作,我深知只有抓紧学习,才能迅速进入角色。一次参加会议,我在书架上看到了《中国财政》,随手翻阅,我第一次领略到了我们财政系统第一大刊的魅力。从此,我如饥似渴地认真学习《中国财政》,仔细摘抄厅局长论坛、专家视野、地方实践、经济纵横等栏目内容,结合工作实际运用到公文写作、新闻报道当中。很快,我就融入了财政工作,并开始挑大梁撰写大理市财政局的财政调研报告。写作也成了我生活工作中的乐事。
苏东坡说人生有十六件乐事。我觉得读《中国财政》也有许多乐事。
乐事之一:《中国财政》及时宣传党和国家的财经方针和政策,忠实地传达着领路人的声音。她的权威性使每个致力于同心同德推动财政事业发展的财政人奉之如动员令、指南针。每遇财经大事,读《中国财政》就知道了方向与要求,自己便有了工作遵循,有了工作干劲。
乐事之二:《中国财政》及时交流财政改革和财政管理经验,搭建各地财政改革发展的交流平台。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媒体,《中国财政》以快捷满足渴求,以真实赢得信任,以准确受到尊敬。她客观地宣传报道财政改革发展进程中值得我们关注的新问题、值得我们借鉴的新经验。我们开展基层财政工作更需要这些宝贵的“他山之石”。
乐事之三:《中国财政》及时报道财政系统先进事迹和先进人物,广泛传播先进的财政文化。结识《中国财政》,便结识了财政系统不断涌现的先进人物、优秀模范。他们诞生在奋进的新时代,为我们的人生标尺提升高度;他们就在你我他中间,引领我们三省吾身,见贤思齐。随着理念的更新,《中国财政》对于先进典型的宣传报道更为朴实、更为人性化,更让我们读而敬且亲之、颂且学之。
乐事之四:《中国财政》伴我成长。多年来,《中国财政》已成为我工作、生活中的挚友,不论在什么地方,处于什么岗位,我都依然坚持阅读每一期《中国财政》,并与编辑部的老师保持着联系。8年来,我在《中国财政》刊发了10多篇文章,还出版了《我以新闻视野解读白州财政》一书。同时,在《中国财政》的指导和帮助下,我不断进步,由一般工作人员成长为副科长、科长。回顾这些时光,我衷心感谢《中国财政》伴我成长,催我奋发,前进道路越走越宽。
责任编辑 刘慧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