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2-11 作者:
[大]
[中]
[小]
摘要:
预算,被誉为国家财政的闸门与关口。它以数字为承载形式,看似波澜不惊,却重若千钧,每一笔预算都直接决定了公共财政资金能否财尽其用、能否最大限度地发挥应有作用。
在辽宁省辽阳市财政局,有这样一支团队:他们为国聚财、为民理财,在热情服务中兑现着勤廉誓言;他们严于律己、务实奉献,在平凡岗位上锤炼着党性品格。他们就是预算科的7名同志。
理财清源、多措并举
增收节支显成效
当家才知柴米贵——但凡从事过预算工作的同志总是深有体会:花钱的地方总是太多,能用的钱又总是太少。面对日益增长的财政刚性支出,量入为出、精打细算就成了预算科7名同志工作中最花费心思的内容。
凭借多年工作经验,科长苏涛与同志们深刻地认识到,一方面必须巧开源,另一方面必须狠节流,这样才能实现财政收入与支出的最大化平衡。为此,他们合理确定工作重心,在增收与节支两条战线上付出了积极努力。
积极调整财源结构、做强优势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结合辽阳市实际,经过深入调研和科学论证,他们进一步突出了对传统支柱产业特别是工业技改项目和特色产业项目的支持力度,有力地促进了全市财税收入的增长。在工作中,他们不仅善于宏...
预算,被誉为国家财政的闸门与关口。它以数字为承载形式,看似波澜不惊,却重若千钧,每一笔预算都直接决定了公共财政资金能否财尽其用、能否最大限度地发挥应有作用。
在辽宁省辽阳市财政局,有这样一支团队:他们为国聚财、为民理财,在热情服务中兑现着勤廉誓言;他们严于律己、务实奉献,在平凡岗位上锤炼着党性品格。他们就是预算科的7名同志。
理财清源、多措并举
增收节支显成效
当家才知柴米贵——但凡从事过预算工作的同志总是深有体会:花钱的地方总是太多,能用的钱又总是太少。面对日益增长的财政刚性支出,量入为出、精打细算就成了预算科7名同志工作中最花费心思的内容。
凭借多年工作经验,科长苏涛与同志们深刻地认识到,一方面必须巧开源,另一方面必须狠节流,这样才能实现财政收入与支出的最大化平衡。为此,他们合理确定工作重心,在增收与节支两条战线上付出了积极努力。
积极调整财源结构、做强优势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结合辽阳市实际,经过深入调研和科学论证,他们进一步突出了对传统支柱产业特别是工业技改项目和特色产业项目的支持力度,有力地促进了全市财税收入的增长。在工作中,他们不仅善于宏观思考、算好大账,更能够主动作为、创新工作。他们进一步加强了对年纳税超500万元以上企业的跟踪服务,利用节假日、休息日,走访了全市所有重点企业,想方设法助力企业发展。全市一批重点企业得到良性发展,为地方财政收入实现稳增长提供了基础财源。
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面对日益突出的资金供需矛盾,他们深入思考,研究对策,通过合理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遏制非生产性支出增长、加大重点项目投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等措施,严格控制核定单位收支和财政拨款。同时,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提高预算透明度,让各部门预算单位对财政预算早知道、早落实、早安排。当各部门预算单位确实需要解决资金或经费时,全科同志本着当办即办的原则妥善办理。即使面对个别单位不合理的要求,他们也总是不厌其烦地解释说明,让大家明白“事业是无限的、资金是有限的”这一浅显而深刻的道理。
攻坚克难、锐意进取
财政改革当先锋
改革激发潜力,改革产生效益,财政预算工作也不例外。近年来,财政改革政策频频出台,预算科全体同志积极探索各项财政体制改革的新路径。
在非税收入收缴改革中,他们认真学习国家相关政策,将全市作为预算外管理的财政性资金纳入预算管理,形成了统一规范的综合预算管理模式,使政府能够对各单位分散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等非税收入进行集中管理,有效地增强了财政部门对财政资金的宏观调控和有效监管能力。
在预算编制改革中,他们以巨大的工作热情投入到走访单位、征求意见、调研论证、座谈交流和起草有关文件和管理办法等工作中,为顺利完成“四本预算”编制倾注了大量心血。
在推进全口径预算编制工作中,他们按照新预算法有关精神,在编写2015年预算报告时,勇于探索、大胆创新,首次向市人大提交了涵盖“四本预算”的1.1万字财政主报告、预算说明和由35张附表组成的报告附件,展示了较为完善的政府预算体系,提交了一份让人大代表和社会公众看得懂、读得透、更便于监督的“明白账”,得到了市人大代表的高票通过和肯定。
在推进预算信息公开工作中,他们不断加强“三公”经费预算编制的基础性工作,将年度财政预算、决算和执行报告在相关网站公开,同时加大对市直各部门的指导力度,积极推进部门预算及“三公”经费预算信息公开。2014年,随着“四本预算”同步编制和市直80家预算单位预算信息的全部公开,辽阳市财政管理体制日趋完善。
在推进“营改增”改革工作中,他们积极申请,以市政府名义下发了《辽阳市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牵头组织召开了全市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改革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全市改革工作的各项任务,与市国、地税部门联合开展了户数摸底、测算调研工作,通过多种平台加大“营改增”宣传和培训力度。积极加强与税务部门的横向联
系、与各县(市)区财政部门的纵向通报,共同研究、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确保了全市近1100户企业于2013年8月1日实现税制无缝对接,有力地推进了“营改增”工作平稳进行。
同时,他们坚持科学合理地编制市本级部门预算;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国务院“约法三章”要求,厉行节约,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严格财政结余结转资金管理,进一步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清理规范税收优惠政策。按照省财政厅的统一部署,根据全市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总体要求,积极构建制度体系,启动预算绩效管理。
内强素质、外树形象
服务奉献见赤诚
财政预算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在抓好业务工作同时,辽阳市财政局预算科更是将过硬的作风作为履职尽责、攻坚克难的源动力,努力打造新时期财政干部的崭新形象。
他们以“锐意进取,创新工作,提高决策服务质量”为主题,在内部开展了争做有学识、有见识、有胆识、有卓识的“四识”干部创建活动,引导全科干部把学习作为终身任务、把补短作为永恒工作、把干事作为立身基点、把团结作为成功保证、把奋进作为始终状态,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他们多次举办预算法专题讲座,坚持学以致用,用学习成果指导工作实践,用工作实践检验学习成果,使全科同志业务水平进一步提高,整体素质全面提升。
在工作中,他们面向全社会叫响了“青春献财政、文明建功勋”的口号,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改进日常工作。他们严格规范了工作人员言行,提出一声亲切问侯、一个明确答复、工作忙闲一样热情、生人熟人一样关心、批评表扬一样接受、业务多少一样认真、领导在否一样自觉等工作要求。从细节抓起,改进服务,方便预算单位办理业务。
预算科的业务工作量大,加班加点、满负荷、超负荷工作已经成为常态,但从来没有人叫苦叫屈。一项工作刚刚分配下来,几名同志就主动请缨、抢着领办。有的同志家里孩子病了,却瞒着不说,就为了能与大家一起完成一项紧急工作任务。2012年元旦前夜,张哲的妻子突然临产住院。可是张哲还在单位与全科同志加班赶写年度财政预算报告。接到妻子的电话后,张哲没有向领导和同事们透露半句,继续埋头苦干。直到深夜12点,当他彻底完成分管工作后才急匆匆赶去医院,但仅仅陪伴了产后的妻子几个小时,就又回到工作岗位。
这样的事,在预算科其实早就习以为常。来预算科,就别想享轻闲,在预算科,就要比奉献,这几乎已经成为一个传统。虽然科里的同事换了一茬又一茬,但这种精神却传承了下来,推动着预算科这个集体不断进步。
多管齐下、夯实防线
廉洁自律送清风
预算工作,虽然不与基层单位接触,但手中一只笔,却重如千钧、关乎全局。一旦廉政防线失守,将给公共财政带来不可估量的巨大损失。为此,他们通过一系列制度措施,敲响了拒腐防变的长鸣警钟。
他们坚持从制度建设入手,把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与预算管理工作结合起来,坚持集体研究、民主讨论、重大问题向局主要领导汇报的民主决策机制;坚持把加强廉政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利用多种方式适时进行廉政勤政教育,做到警钟长鸣,不断增强拒腐防变能力,形成了“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廉政氛围。同时,他们坚持以日常养成培育廉政自觉,从管好自己的门、看好自己的人、做好自己的事做起。
正是始终把“科学统筹、公正理财”作为座右铭,把“清正廉明、廉洁自律”作为压舱石,辽阳市财政局预算科经过几代人的奋力打造,已经成为全市财政战线上最富有战斗力的集体之一。
(辽宁省财政厅人事处供稿)
责任编辑 张小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