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5-03 作者:本刊通讯员 ★程凤朝★ 本刊记者 ★王旭★
[大]
[中]
[小]
摘要:
1991年,河北省委,省政府作出《加强财政工作,改善财政状况的决定》,从而在全省拉开了创财政收入亿元县、5000万元县,扭转补贴县、赤字县(即“双创双扭”)的序幕。从太行山麓到渤海之滨,从塞外山区到东南平原,各县(市)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努力谋划县域经济的发展,不断壮大县级财力,四年来,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1991年,丰南、黄骅两县(市)率先跨入财政收入亿元县行列,到1994年底,亿元县(市)增加到13个,8000万元县(市)由1990年的1个增加到8个,5000万元以上县(市)达到47个,比1990年增加33个。在最近召开的全省发展县域经济振兴县级财政经验交流会上,各县(市)代表回顾实践,交流情况,各具特色的经验作法,像翻卷在发展县域经济、壮大县级财政大潮中的朵朵浪花,鼓舞着与会人员,也吸引和感染着本刊的通讯员和记者。
京畿之地区位兴财
位于北京东南的三河市和北京西南的涿州市,充分利用临近北京的优势,大力发展区位经济,三河市明确提出“举开放旗、打北京牌,吃区位饭”的经济发展战略,充分抓住国际大环境带来...
1991年,河北省委,省政府作出《加强财政工作,改善财政状况的决定》,从而在全省拉开了创财政收入亿元县、5000万元县,扭转补贴县、赤字县(即“双创双扭”)的序幕。从太行山麓到渤海之滨,从塞外山区到东南平原,各县(市)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努力谋划县域经济的发展,不断壮大县级财力,四年来,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1991年,丰南、黄骅两县(市)率先跨入财政收入亿元县行列,到1994年底,亿元县(市)增加到13个,8000万元县(市)由1990年的1个增加到8个,5000万元以上县(市)达到47个,比1990年增加33个。在最近召开的全省发展县域经济振兴县级财政经验交流会上,各县(市)代表回顾实践,交流情况,各具特色的经验作法,像翻卷在发展县域经济、壮大县级财政大潮中的朵朵浪花,鼓舞着与会人员,也吸引和感染着本刊的通讯员和记者。
京畿之地区位兴财
位于北京东南的三河市和北京西南的涿州市,充分利用临近北京的优势,大力发展区位经济,三河市明确提出“举开放旗、打北京牌,吃区位饭”的经济发展战略,充分抓住国际大环境带来的机遇,大力发展三资企业;抓住中央各部委机构改革,兴办三产的机遇,引进项目和资金;抓住北京实行调整经济发展战略的机遇,成建制地引进国有大中型企业到三河落户,经过几年的努力,经济建设相继实现了“跨入河北十强,跻身全国百强”的奋斗目标,财政收入由1991年的5601万元增加到1994年的10476万元。涿州市提出“打北京牌、唱北京戏”,利用北京的政治、金融、科研和人才中心的优势,从资金,项目到技术、设备和人才全面引进,武装自己、壮大自己。他们充分利用驻涿州的中央、省属企业和单位的科技人才众多,技术设备先进的优势,推动全市产业技术升级,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提高全市整体经济素质。同时,发挥开放城市的政策优势,充分利用现有“三资”企业合作伙伴关系,建立外商联络网,进而招商引资,吸引新的合作伙伴。1994年,全市共签订外资项目29项,总投资1298.68万美元,其中利用外资759.66万美元;签订内资合资项目96项,引用资金6.7亿元人民币。引进高、中级人才334人。到1994年底,全市累计兴办“三资”企业82家,合同利用外资额9000万美元,到位资金1711.37万美元,投产企业完成产值2亿元人民币,实现涉外税收2381万元。经济的发展为财政增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1994年涿州市财政收入完成9438万元,现正向亿元县(市)迈进。
渤海之滨“三线攻坚”
抚宁县是沿海开放县,北依长城,南临渤海,境内的南戴河是著名的旅游风景区,天时地利为发展县域经济创造了良好的条件,1991年以来,该县依托优势,围绕乡镇企业、农业、旅游业确定了“三线攻坚”的经济发展战略。为了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县财政部门优先支持工业发展,把乡镇企业作为投资重点。几年来,先后融资7961万元,支持乡镇企业新上项目394个,年增产值1.5亿元。抚宁镇百慧制药厂生产“康活速”胶丸,由于流动资金短缺,无法批量生产,县财政及时筹资130万元予以支持,取得了较好效益。龙泉村五金厂1992年从东北工学院引进一项特种抗磨球专利技术,县财政先后扶持154万元,保证了生产按时开工,年底实现产值424万元、利税45万元。他们在扶持工业发展的过程中,注意市场变化;根据产品销路及时调整产品结构。1991年以来共投资7583万元,支持35家工业企业进行技改,开发新产品,年增产值1.4亿元。县造纸厂生产的黄板纸销路不畅,决定改产市场走俏的白板纸,县财政和银行筹措资金给予支持,保证了技改项目如期上马。1994年该厂生产白板纸6000多吨,实现利税700万元,年底收回了全部投资。为促进股份制企业发展,对科技含量高、产销对路的企业参股。1994年初成立的抚宁炼油厂,第一期工程总投资2100万元,基础股金600万元,财政参股200万元。第一期工程总投资2100万元,1994年7月份正式投入生产;第二期工程投资4000万元,目前资金已全部到位。项目完工投产后,年销售收入可达1.5亿元,实现利润1082万元,税金1000万元。
抚宁县为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积极发展高效农业,在资金使用上,优先支持“两高一优”农业发展。自1991年以来,累计投放农业发展基金、支农周转金2197.5万元,年新增农业产值1522.8万元。利用这些资金建立7个生产基地,种植水果及经济作物。并设立养牛奖励基金,促进肉牛生产,全县年增产值1000万元。
几年来,抚宁县为充分利用旅游资源,按照“利用一线,开发一片,辐射延伸,滚动发展”的开发思路,在南戴河先后投资6.8亿元,完成建筑面积54万平方米,逐年积累了2亿元固定资产,促进了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业实现了四个转变:由接待服务型向经营型转变,由旅游观光型向旅游度假型转变,由单一旅游开发向凭借旅游优势促进工业发展上转变,由单一的海滨旅游开发向腹地旅游资源开发并重转变。南戴河的综合开发,使旅游优势变为产业优势,带动了各业的发展,1993年旅游直接收入达1730万元。
“三线攻坚”有效地壮大了抚宁的财政实力,该县1993年跨入财政收入亿元县行列,1994年又实现财政收入12756万元。
燕山脚下“三依托”
位于燕山山脉北部的承德县是一个农业大县,经济一直比较落后,财政收入增长缓慢,1992年又遇到了占全县财政收入22.5%的四家军工企业举厂搬迁,部分地方附属服务企业濒于倒闭的情况,财政更加困难,承德县及时调整经济布局,确定依托本县的三个优势发展经济,壮大财源的战略和思路。
首先,依托矿产资源优势,发展采矿加工业和建材建筑业。承德县有丰富的矿产资源,金属和非金属矿藏达60余种。其中,铁矿石储量达1亿吨,且品位高、易开采。他们多方筹资1500万元,兴建了采矿、选矿和铁精粉加工企业,1994年产铁矿石117万吨,铁精粉41万吨,创产值9020万元,新增资源税收入1280万元,实现了系列加工和规模效益,同时,充分利用石灰石和花岗石等资源,大力发展建筑建材业,他们根据本县水泥生产工艺先进,质量好,深受用户欢迎的优势,1993年筹资1650万元对水泥企业进行扩产改造,使年产水泥达到14万吨。对花岗岩、新型墙体材料、有色水泥、防水卷材也进行了深度开发,并使生产形成规模。1994年建材业创利税716万元,成为承德县财政增收的重要来源。
第二,依托人才技术优势,发展针织服装业。多年来,军工企业为承德县培养造就了一批有较高技术水平的服装设计、缝制人员和一批懂管理,善经营的服装业务管理人才。下板城针织服装有限公司,就是利用这一优势发展起来的典型。这个企业1986年靠5万元财政周转金起家,到1993年,全部资产已达3000万元,产值达亿元,利税超千万元。全县服装企业已发展到42家,1994年实现产值27472万元,利税达到1698万元。
第三,依托农副产品资源优势,发展加工业。承德县按照“深加工,增效益”的发展思路,利用玉米年产量近亿公斤的优势,投资1900万元,建起玉米淀粉厂,年加工能力在2万吨以上。为充分利用稻草资源,财政借给周转金150万元,扶持造纸厂进行技改和新项目开发,该厂开发生产的新闻纸畅销市场,效益很好。承德县还充分利用当地的的果类资源,进行果品系列加工。
承德县“三依托”的做法有效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较快地增加了财政收入。1994年,全县全部财政收入达到4225万元,比上年增长18.9%,改变了连续几年徘徊不前的局面。
滹沱河畔科技兴财
位于冀中平原滹沱河畔的无极县,曾被称为“农业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1990年全县财政收入仅1818万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2%,大大低于全省平均9.9%的水平。开展“双创双扭”活动以来,他们决心走一条“科技兴工,科技兴农、科技兴财”的路子。
科技兴工。他们把科技兴工的重点放在支持是办工业技术改造、开发新产品和帮助企业提高产品质量、上档次方面。积极筹措资金,支持开发出18种新产品。其中冀中化工总厂的苯胺,产品一直供不应求,1994年该厂实现利税750万元。皮革业是县乡财政的重要财源,但污染甚为严重,而且质次价低,效益不好。如不进行技术改造,这个重要财源很可能萎缩下去,县财政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拿出40万元在皮革之乡张段固建立了治理污染,提高产品质量的科技示范村,并从成都大学请来专家进行技术指导。示范村取得了成效,并推动县皮革业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路子。1994年,全县皮革业年创产值3亿元,实现税金1050万元。
科技兴农。他们引导农民由传统的农业生产向高科技农业发展,并通过创办科技示范村的形式,引导农民调整农村经济结构。通过努力,初步完善了乡镇农业服务体系,充实了农业技术站和畜牧站人员,购置了有关仪器设备,提高了乡镇综合服务功能。该县还积极与河北农业大学、北京农业大学协作,引进高油玉米新品种,并请河北林业大学专家教授向果农传授管理技术。为建立农业科技示范村,财政上积极搞好配套服务,一方面从周转金上给予支持,优先扶持养殖专业户扩大生产规模;另一方面从技术、信息上优先提供帮助。“科技兴农”使农业经济结构得到合理调整,经济林种植、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养殖业都得到较大发展。农村经济的发展,使来自农村的财政收入明显增加,仅1994年科技扶持点就新增产值1500万元,上交利税近百万元。
无极县通过科技兴工,科技兴农,较好地促进了财源建设。初步形成了骨干财源、基础财源和后续财源结构合理的新局面,收到了“科技兴财”的效果,1994年财政收入完成4019万元,比1990年增长1.2倍。
有县无城靠乡镇
地处冀外的宣化县自古有县无城,是个自然条件较差的山区县,财政收入大部分来自乡镇。宣化县按照“双创双扭”争创财政收入5000万元的目标,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生财、聚财、用财之道,把发展乡镇企业作为振兴财政的突破口。县财政部门对开发利用本地矿产资源和乡镇企业,在政策、技术、资金服务等方面给予倾斜,把周转金的80%以上用在发展乡镇企业上,使钢铁、黄金、膨润土三个开发利用初步形成了一条龙体系,并有力地带动和促进了全县经济的发展。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该县注意开源与节流并重,大力组织财政收入,努力节省开支,财政供需矛盾得到缓解。1994年成为张家口市财政收入第一个跨上5000万元台阶的县,唯一一个不欠发公教人员工资的县。由于强化了管理,财政供养人员也是下降的,并且逐步消化了滚存财政赤字631万元。
地无“优势”造优势
地处冀东南黑龙港流域的清河县,不靠山,不靠海,不靠大中城市,不靠交通要道,地上没特产,地下无资源,曾是全省18个贫困落后县之一,然而,县委、县政府认为,资源并不是决定经济发展的唯一因素,资源缺乏的地方,如果打破思想束缚,敢于把外地资源吸引进来加工增值,经济也能快速发展。他们从县情出发,确定以家庭工业和私营经济为突破口,振兴县域经济;同时制定若干配套政策,鼓励经商办企业。到1994年底,个体、私营、乡镇企业遍布全县各乡镇,总户数达1.6万个,产值达33.3亿元,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94.9%。经济起步之后,该县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广泛招商引资,推动经济上规模,形成全县骨干行业。目前,五大骨干行业成为全县经济的支柱,并跃入全国同行业前列:精梳羊绒产销量占全国总量的60%以上;摩托拉线产销量占全国总量的2/3;合金刀具和汽车配件系列产品在全国也占有相当位置;耐火材料销往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实施全县经济发展战略中,县财政部门解放思想,确立新的理财思路,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一是预算内支持,仅1994年就支持企业技改资金648万元。二是发展财政信用,帮助企业解困。近4年,多方筹集融通资金5000多万元,支持各类企业300多家。三是优化预算外资金配置,推动县城环境的改善。四是不断完善县对乡的财政体制,特别是实行分税制后的乡镇财政体制。从1994年开始,清河县对9个利税大户实行税收单列,比上年增收部分返还企业60%;地方税超基数(以1993年为基数)部分返还乡镇40%;中央与地方共享税收超基数部分留乡镇30%。实行以上办法,有力地促进了乡镇企业经济发展,调动了乡镇组织财政收入的积极性。1994年,乡镇完成财政收入5590万元,比上年增长205%。
33万人口的清河县没有资源优势创造优势,走出了一条千家万户办企业,千军万马闯市场的发展县域经济的道路,财政收入大幅度增长,1991年全县财政收入1360万元,1993年达到3198万元,增长1.35倍;1994年实现6377万元,比上年又翻了一番。
县域财政经济再谋划
“八五”期间,河北省发展县域经济,壮大县级财政工作取得了长足进展,但这仍是初步的成效,“九五”时期怎样再前进一大步?今年5月下旬,河北省139个县(市)的财政局长们云集清河,再商发展县域经济、振兴县级财政大计。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陈立友同志到会讲话,他说:先进典型的实践证明,发展县域经济、振兴县级财政前景十分广阔,有条件的要利用条件,无条件的可以创造条件,关键是选准突破口,并锲而不舍地抓紧抓实。他认为,发展县域经济、振兴县级财政任重而道远,“九五”时期的总体思路是:以小康建设总揽县域经济工作全局,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推进县域经济产业化、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努力培育新兴和后续财源,增加经济对财政的贡献率,实现全省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
与会人员认真讨论了“九五”时期的“双创双扭”工作目标和省、市财政的分工、考核激励措施和各项扶持措施。全省决心在“九五”期间新创财政收入亿元县(市)27个,2亿元县(市)13个,到“九五”期末亿元县总数达到44个;新创5000万元县(市)40个,到“九五”期末累计达到48个;新创千万元乡镇74个,到“九五”期末达到84个;扭转财政困难县35个,扭转赤字县10个。他们将分年度下达计划,走改革开放之路,苦干实干,力争五年之内使县域经济和县级财政再展新局面。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投诉举报电话:010-88227120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23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