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对所有权、产权和法人财产权如何界定?国家体改委副主任洪虎在《明确企业改革方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一文中作了如下论述:
产权是一种与所有权有关的财产权。它是指出资者对其注入资本金的企业法人财产拥有的一种财产权利。具体地说:
第一,产权是从所有权分离出来的一种财产权,不是完整意义的所有权。关于所有权,《民法通则》有明确说法:“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产权就是从所有权中分离出一部分权能所形成的一种财产权利。
第二,产权是出资者特有的一种财产权利。只有出资人才拥有。只有投资行为才能产生产权关系。产权的主体和所有权的主体一般是合一的,但也可分离,产权的主体可以由所有权的主体授权而获得法律地位。在我国,国有资产所有权和产权是可以分开的。产权主体指的是具体的出资人。简单来说,国有企业的财产所有权归国家,产权归国家授权的机构,经营权属于企业。弄清了产权,还要弄清什么是法人财产权。这里讲的法人财产权特指企业法人财产权。企业的出资者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出资者要依法向企业注入资本金。这部分财产本来是属于出资者的,但以资本金的形式注入企业...
对所有权、产权和法人财产权如何界定?国家体改委副主任洪虎在《明确企业改革方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一文中作了如下论述:
产权是一种与所有权有关的财产权。它是指出资者对其注入资本金的企业法人财产拥有的一种财产权利。具体地说:
第一,产权是从所有权分离出来的一种财产权,不是完整意义的所有权。关于所有权,《民法通则》有明确说法:“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产权就是从所有权中分离出一部分权能所形成的一种财产权利。
第二,产权是出资者特有的一种财产权利。只有出资人才拥有。只有投资行为才能产生产权关系。产权的主体和所有权的主体一般是合一的,但也可分离,产权的主体可以由所有权的主体授权而获得法律地位。在我国,国有资产所有权和产权是可以分开的。产权主体指的是具体的出资人。简单来说,国有企业的财产所有权归国家,产权归国家授权的机构,经营权属于企业。弄清了产权,还要弄清什么是法人财产权。这里讲的法人财产权特指企业法人财产权。企业的出资者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出资者要依法向企业注入资本金。这部分财产本来是属于出资者的,但以资本金的形式注入企业后即与出资者的其他财产区分开了。企业法人财产不仅是资本金及其增殖形成的财产,还包括企业在经营中通过负债形成的财产,它们间的关系是:资产=所有者权益+负债。企业法人财产从归属意义上讲是属于出资者,但这种关系只有在企业终止时才能体现出来,企业在行使法人财产权利的同时,要以全部的法人财产承担民事责任。企业还要依法维护出资者的权益,保证企业财产的不断增值。这种企业法人对法人财产拥有的独立支配的权利就是企业的法人财产权。企业法人财产权的规定有利于企业真正成为法人,有利于企业真正做到“四自”,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
(摘自《中国经济体制改革》1993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