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各省陆续召开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和财政工作会议,地方党政领导就财政改革和财政工作作了重要讲话,现将部分领导讲话的主要观点摘发如下:
改革与发展是当前经济工作与财政工作的主题
福建省省长贾庆林 改革与发展是当前经济工作和财政工作的主题,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财税改革是今年各项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关系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措施。财税改革搞好了,有利于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为经济改革创造宽松条件,带动改革全局。从近期看,财税改革关系到今年财政状况,关系到今年重大改革成败和经济发展。现在,中央对省的分税制方案已经明确,福建省决定对地(市)、县也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一方面,地(市)、县既得利益不变,在体制划分上区别对待,新增财力大部分留给地、县,同时对财政困难县市适当调整照顾,以充分调动各级增收节支、当家理财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要适当提高省级财力比重,并在两年后从中拿出一定数额用于建立省级偿债风险基金,同时大力培养、开辟和搞活省级财源,逐步增强省级宏观调控能力。目前,要防止有的地方弄虚作假,用不正当手段把基数搞大,一经发现要严肃处理,这要作为一条纪律。
增強全局观念 服从国家大局
山东省省长赵志浩 全面推行税制、分税制和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制度改革,动作之大、影响之广是史无前例的,这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和关键所在。各级财税部门和广大财税干部,要充分认识财税改革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做好足够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要统一思想认识,自觉维护全局利益。财税改革作为今年各项改革的中心环节,涉及方方面面利益的调整,直接影响到其他改革的成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因此,既要积极,又要慎重要增强全局观念,服从国家大局。我是山东省的省长,也是中央委员;地方的财税局长,也多是共产党党员,共产党员可不是山东的共产党员,是中国共产党党员,因此一定要有全局观念。没有全局观念,国家发展就困难。国家在财政收入中多集中一点,我们举双手同意。国家困难,你一两个地方富了也没有用。我们财税部门也要树立这个观念,今年财税工作任务很重,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要超前研究,及早采取措施,保证改革顺利进行。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对财税工作的领导,进一步关心支持财税工作,及时帮助解决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协调一致,共同努力,搞好财税改革,全面完成财税工作任务。
正确认识改革对既得利益的影响
四川省委书记谢世杰 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健全市场体系和改善宏观调控,为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框架奠定基础。但改革必然要涉及到一些利益结构的调整,特别是财税、金融、投资、计划和外贸改革,对地方和企业的既得利益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对此,我们必须正确认识。首先,应该认识到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要求统一规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其次,应该认识到改革最终将维护地方和企业的长远利益,为此暂时牺牲一些眼前利益也是值得的,应自觉做到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眼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改革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任何改革措施都需要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和具体化。我国是一个有11亿人口的大国,各地情况千差万别,更需要各地在中央的统一部署下创造性地工作。服从全局与创造性地工作这两者并不矛盾,前者要求令行禁止,不得突破中央改革的整体框架,后者要求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在整体框架内使改革措施进一步完善和具体化。与财税体制改革相适应,我们要扶持一批符合产业政策要求、市场前景广阔的地方企业,通过增加技改投资和转换经营机制,使经济效益有明显的提高;选择一批符合产业政策和投资回收快的项目,作为投资重点,加快建设,尽早发挥效益;加强政府对房地产一级市场的调控,使土地批租和开发收入继税收之后,逐步成为地方政府的第二财政支柱。
探索财政支持经济发展的新方法
河北省常务副省长陈立友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经济行为将逐步规范化,过去那种通过减税让利促进经济发展的思路在新形势下已经行不通了,要探索新的方法和途径。各级财政部门要结合本地实际,尽快拿出方案,制定措施,进一步激发企业活力,推动经济在新的财税体制下更好、更快地发展。要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强化管理,确保当年收支平衡。一是支出预算,第一位要保干部、教师的工资,保离退休人员的退休金和补贴。有余力再安排基础设施、农业、科技、教育等重点投入。二是支出管理要实行“一揽子”包干办法,无重大灾害或重大政策调整,一律不予追加。三是要强化对财政支出的监督检查,实行目标责任管理。四是按照市场取向把一部分支出推向市场。
分税制财政体制为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
黑龙江省副省长陈云林 实施分税制财政体制,国家通过集中部分增量的办法拿走一块财力,这对我省财政无疑会带来一些影响。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在现实情况下,分税制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种比较好的财政体制。可以说,分税制财政体制为改革和发展带来了机遇。一是新的财税体制确立了新的起跑线,为各市(地)县之间公平竞争提供了机遇。这次分税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就是在统一税种、统一税率的基础上,统一税收返还比例,对各市(地)县的财政收支划分进行了统一的调整,体现了财政分配公平合理的原则。这对于鼓励各地按市场经济平等、规范的原则,加快财政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二是分税制要求建立科学合理的经济结构,为培植新的财源提供了机遇。推行新税制,不同行业、不同税种和不同企业对地方财政的回报率有所不同,需要各级政府从实际出发,重点培植有利于地方财政增收的财源,这就为重新规划、构造新的财源基础提供了机遇。各级政府在新财政体制的起步之年,就应立足当前,谋划长远,把构造新的财源基础与新的财源生长点作为大事来抓。三是新的财政管理制度,也为规范、理顺分配关系提供了机遇。
确保今年财政收入有稳定、较多的增长
江西省常务副省长舒圣佑 确保今年财政收入有稳定、较多的增长,是保证各项改革措施顺利实施,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环节。各地、各部门既要认真实施国家确定的分税制和税制改革的方案,又要切实按照新体制组织好财政收入,抓好收支平衡。财税部门要认真学好国家财税改革的文件,吃透精神,精心算帐,妥善确定操作步骤,确保财税改革措施的顺利实施并取得预期效果。要研究在新体制下增加财政收入的新思路和新办法,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今年财政收入增长8%以上。要注意培植和开辟新税源,坚持不懈地把建设和壮大县乡级财源放在重要位置,使县乡级财政收入上新台阶。进一步加强税收征管,堵塞跑冒滴漏,该收的税要收足收够,但决不能收过头税。今年的预算支出,要重点保工资发放,保农业、教育、科技等重点部门发展的必要增长。对其它方面的支出,只能量力而行,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各级财政必须坚持收支平衡,不准打赤字预算。
强化预算约束 保证财税改革成功
山西省副省长郭裕怀 新税制实施后,一律要按税法、按新税制纳税。必须强调税法的严肃性,过去不管哪一级政府、哪一个部门制定的政策,只要和新税法相抵触,一律停止执行。坚决执行税法,这一条大家一定要搞清楚,搞明确,而且态度要坚决。对各级财政、税务部门的干部一定要进行新税制的培训,学懂弄清新税制和分税制财政体制的各项内容。现在我们要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到市场经济体制,从观念到知识必须要有大的更新,大的转变。要下功夫培训干部,把新体制的一些基本知识、基本操作要点、重要环节等都搞明白,把握好。要把预算变成硬梆梆的预算,强化预算约束。做到这一点难度非常大,但老想做“好人”就办不成事。对今年的财税体制改革,态度要坚决。如果财税改革失败,那么我们今年出台的各项改革都可能出问题。这是一场“淮海战役”,大家责任重大,只能冲,不能退,只能胜,不能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