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是我市到期国库券兑付的高峰年,为保证兑付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注意发挥财政部门在兑付工作中的主导作用,不断拓宽兑付渠道,探索新的兑付途径。去年,全市共设国库券兑付网点676个,累计兑付国库券本息17180万元。其中:财政部门设兑付网点110个,占全市兑付网点总数的16.27%;兑付国库券本息7306万元,占兑付总量的42.52%。经过努力,从根本上解决了“兑付难”问题。群众纷纷反映:去年国库券还本付息工作做得好,财政部门确实办了一件实事、好事。
一.突出“早”字,认真做好“两动员”、“两带头”。去年我市的国库券兑付工作继续采取“分级管理、分片包干”的办法,即:市、县(区)、乡(镇)各级政府实行目标管理,将任务层层分解,各负其责;对企事业单位按行业划分,由专人负责,一包到底。国库券兑付做到了及早动手,认真开展了“两动员”、“两带头”工作。“两动员”即动员各企事业单位搞集体兑付;动员各兑付单位抽调骨干力量,集中时间突击兑付。我们在去年的5、6月间分别召开了全市千人以上企事业单位集体兑付工作动员大会和大中型企事业单位财务人员集体兑付工作座谈会,在总结上年工作经验,了解基层单位意见的基础上,对去年的兑付工作进行部署和动员。各县(市)、区在市国债办的统一安排下,也召开了类似的会议。全市共有1725个企事业单位开展了集体兑付工作,占全市企事业单位的31.5%,共抽调5000余人,集中在6月进行突击兑付。“两带头”即财政部门带头多设立兑付网点;带头到偏远乡村和厂矿密集地区进行兑付。甘井子区国债办在兑付中,针对区内大中型厂矿多、高等院校密集的实际情况,采取及早动手搞突击的办法,抽调10余人深入厂矿、学校,集中用了13天的时间,兑付国库券本息635万元,占全区国库券到期应兑付总额的93%,占全区实际兑付总额的72%。
二.突出“实”字,狠抓三个方面的落实。为了确保兑付工作扎扎实实地开展,我们狠抓“三落实”,即兑付措施落实,兑付网点落实,兑付任务落实。根据财政部的文件精神,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我们印发了关于做好1991年国库券兑付工作的通知,对我市的兑付工作提出了具体安排意见,各县(市)、区在明确各自兑付任务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措施。在兑付期到来前,我们对各兑付网点的设立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并对部分经办人员进行了业务培训。由于措施得力,工作深入,兑付的各项准备工作落到了实处,为兑付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三.突出“活”字,开展灵活多样的宣传和动员。我们根据各时期的工作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和动员,各级政府的主要领导也将宣传动员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常务副市长、市国债管理委员会主任不仅经常过问国债兑付工作,而且多次在市政府召开的有关会议上宣传和强调兑付工作的重要意义。庄河县、瓦房店市等地的政府主要领导,亲自主持召开了兑付工作会议,宣传、动员和部署兑付工作。市、县两级国债办充分利用报纸、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介的宣传优势,面向社会进行宣传和动员,并注意不断提高宣传效果。我们还充分发挥工、青、妇等部门的思想政治工作优势,依靠社会各方面力量,不断扩展宣传工作的深度和广度,印制各种宣传提纲和宣传材料数十万张,发放到乡镇村街、工厂车间,使群众了解兑付政策和兑付知识。设立了兑付工作群众监督咨询电话,便于为群众提供咨询服务和接受群众对兑付工作的监督。
四.突出“新”字,不断拓宽兑付渠道。我们在进一步做好柜台兑付的同时,注意不断拓宽兑付渠道,探索兑付工作新途径,以减轻柜台兑付的压力,除采取集体兑付外,还采取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预约登记,上门服务。去年我市财政部门共组织54个兑付小组,为638家企事业单位进行登门服务,兑付本息合计1972万元,占兑付总额的27%。大连理工大学的一位老教授对上门服务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你们登门兑付,既减少了我们的很多麻烦,解除了我们购买国债的后顾之忧,又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我们知识分子的关心,更重要的是提高了政府的威信,维护了国债的信誉。”
(二)工厂设点,委托兑付。针对一些大企业职工多、兑付量大等实际情况,我们采取委托企业财务部门代理兑付的办法,在工厂内设兑付点,使工人不用出厂门,利用班前班后的工余时间就可以办理兑付。大连化学工业公司在这方面的做法比较成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去年该公司抽调财务人员用了7天的时间,兑付178万元,占全市兑付总额的1.04%。公司总经理深有感触地说:“我们搞自办兑付,财务人员虽然麻烦、累些,但方便了职工,稳定了生产秩序,同时也减轻了柜台兑付的压力”。
(三)村屯设点,流动兑付。兑付期间,正值农忙季节。为了使广大农民不误农时,金州区、新金县、庄河县等地积极组织乡镇财政所,采取就地就近设点流动兑付的办法,逐村逐屯办理兑付,使农民不用出村就可以办理兑付,避免了过去要跑几十里、甚至上百里路到县城兑付的麻烦。在全市126个乡镇中,有103个乡镇开展了兑付工作,共为927个村屯的51.2万农户办理了兑付,兑付本息合计达927万元,占国库券到期应兑付总额的97%,深受农民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