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1-04 作者:羊怀芝 朱同球
[大]
[中]
[小]
摘要:
湖南省娄底地区位于湘中腹地,自1978年建区以来连续14年实现了全区财政收支平衡。去年,在生产回升缓慢,自然灾害严重的困难条件下,全区财政收入完成28467万元,为年计划的106.86%,比上年增长5.72%,加上上级专项补助5409万元,全区财政收入达33876万元。财政支出31790万元,为年度调整预算的97.32%,比上年增长9.7%,对支持和促进我区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去年他们着重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增强平衡意识,促进观念转变
去年,娄底地区财政局针对“赤字有益”、“赤字难免”等模糊认识和消极情绪,进行过两场大的思想交锋。一次是去年初,正当他们按照“当年收支平衡”的思路进行工作时,上级有关领导到娄底地区考察工作,暗示:当前收入难增,支出难压,人家都搞赤字,你们不搞点赤字是要吃亏的。一些县市领导到外地参观回来也说:有的地方搞赤字,上交少,借款也少,我们的上交和借款都比人家多,近几年搞平衡真是吃了大亏。在这些思想的影响下,导致一些地方不愿继续搞平衡。针对这种情况,他们在地委、行署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召开了各县、市长和财政局长会议,重点就“平衡是否吃亏”、“赤字是否有益”问题展开讨论...
湖南省娄底地区位于湘中腹地,自1978年建区以来连续14年实现了全区财政收支平衡。去年,在生产回升缓慢,自然灾害严重的困难条件下,全区财政收入完成28467万元,为年计划的106.86%,比上年增长5.72%,加上上级专项补助5409万元,全区财政收入达33876万元。财政支出31790万元,为年度调整预算的97.32%,比上年增长9.7%,对支持和促进我区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去年他们着重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增强平衡意识,促进观念转变
去年,娄底地区财政局针对“赤字有益”、“赤字难免”等模糊认识和消极情绪,进行过两场大的思想交锋。一次是去年初,正当他们按照“当年收支平衡”的思路进行工作时,上级有关领导到娄底地区考察工作,暗示:当前收入难增,支出难压,人家都搞赤字,你们不搞点赤字是要吃亏的。一些县市领导到外地参观回来也说:有的地方搞赤字,上交少,借款也少,我们的上交和借款都比人家多,近几年搞平衡真是吃了大亏。在这些思想的影响下,导致一些地方不愿继续搞平衡。针对这种情况,他们在地委、行署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召开了各县、市长和财政局长会议,重点就“平衡是否吃亏”、“赤字是否有益”问题展开讨论。新化县的领导同志说,我们县在过去的8年中,前4年想捞点“油水”,连续搞了4年赤字,后4年克服“捞油水”思想,连续搞了4年平衡,这“两个4年”对我们的教育很深。当我们发生赤字的时候,不但“油水”没捞到,反而导致人心不定,社会不稳,经济停滞不前,干部群众骂政府无能;当我们实现收支平衡的时候,不但得到了上级的支持,而且确保了人心安定,社会稳定,经济持续前进,干部和群众也非常满意。通过这场讨论,大家认识到,坚持收支平衡,不但不会吃亏,而且能给工作带来主动。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去年娄底地区在可用财力比上年实际增加极少的情况下,地县市政府和财政部门坚持从大局出发,按照量力而行的原则,级级编制了收支平衡预算。另一次是去年4月底,我区财政经常性收入只完成年度计划的21.19%,落后于全省平均进度,而政策性增支不断出台,压力越来越大。有些同志认为,赤字无法避免,再喊平衡已不切实际。针对这种思想波动,他们又请行署召开了县市长、财政局长和税务局长会议。行署领导非常重视和支持。专员丛树英、副专员龙德发在会上反复强调:当前财政收入进度慢,并不是财源枯竭造成的,而主要是资金紧张,造成企业拖欠税款大幅度增加所致,只要我们抓紧工作,欠税多的问题终究是可以解决的。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心,努力增收节支,确保收支平衡。会议围绕两位专员的讲话,认真开展了讨论。通过讨论,大家认识到:只要收支平衡的指导思想明确,采取的措施得力,经济基础再差,困难再多,赤字也可避免,从而增强了收支平衡的信心。通过不断的思想教育,使全区收支平衡的思想基本稳定,为1991年实现级级财政平衡奠定了较好基础。
二、加强财源建设,促进生产发展
为了提高经济效益,促产开源,娄底地区财政局采取了“三抓三促”的措施:一抓“3581”工程建设,促财源开发。通过“3581”工程促使县财政收入向3000万元、5000万元、8000万元、1亿元的档次迈进。去年各级党政领导对“3581”工程认真进行了研究,先后成立了以党委或政府一把手为组长的“3581”工程建设领导小组,自上而下地编制了全区财政收入上台阶规划,计划从1990年到1993年,五县市财政收入由26592万元增加到4亿元。同时,各县市采取大小工程结合的办法,以“大工程促小工程”,以“小工程保大工程”,促进乡镇财政收入上台阶。全区22个区镇和168个乡镇都拟订了小“3581”工程建设规划,乡镇财政收入向300万元、500万元、800万元、1000万元的档次迈进,乡镇财政总收入将由1990年的8280万元增加到1993年的15476万元。为了确保小“3581”工程建设的全面实现,各地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双峰县进一步完善了乡镇财政体制,采取“核定基数,收支包干,一定三年不变”的管理方法,大大调动了乡镇理财的积极性,有效地促进了农村基础财源的开发。去年,这个县乡镇财政收入完成2258.2万元,比上年1886.6万元,增长19.7%,大大高于全区财政收入增长6.74%的速度。二抓扭亏增盈,促企业效益。去年,娄底地区财政局针对企业效益低的现状,深入调查研究,发现新化瓷厂、双峰机械厂等企业,由于重管理,练“内功”,一年一个新思路,一年一批新产品,企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他们抓住这对典型,于5月底在新化瓷厂召开了全区企业管理、扭亏增盈现场会,全面推广了新化瓷厂和双峰机械厂的经验,促使企业在加强管理上下了真功夫。同时,全区地、县、市财政部门与主管部门一道,先后抽调548名干部,组成137个支帮促服务队,定点帮助工商企业开展扭亏增盈,这些措施,使企业效益低下的状况有了较大的改观。全区预算内工业企业盈亏相抵,由6月底的净亏909.4万元变为12月底净盈利140万元,实现了全区扭亏为盈。全年全区地县商业企业实现利润241.2万元,比上年净增1129.4万元。三抓资金筹措,促生产发展。一年来,娄底地区财政局通过多渠道、多环节筹集资金近1亿元,重点投放到那些“三创两有”(创税、创利、创汇和原材料有保证、产品有销路)的企业和产品上,对全区1100多个“短、平、快”项目及时给予支持和扶植。据不完全统计,当年见效的项目有850个,占全部项目的77.3%,新增产值2.6亿元,新增税利3000万元。
三、加强征收管理,促进收入增长
1991年,娄底地区财政局在组织收入方面,坚持了以下作法:
1.依靠党政领导,大力组织收入。去年前11个月,全区财政收入进度比计划差10.4%,12月必须抓回2776万元的收入,才能完成任务。在这个节骨眼上,他们请求行署召开了全区财政工作紧急会议,专门研究组织收入问题。这次会议后,全区各地县、乡党政领导积极组织收入,由于决心大,行动快,采取了过硬的措施,一个月抓回收入4621万元,为前11个月月平均收入的2.1倍,从而使全区财政收入超额1827万元。新化县主要领导各率一个队,行百里路,走百家厂,帮助企业推销产品,催收税款。在短短的两个月内,共推销积压产品2000多万元,收回欠税450万元。
2.主攻企业欠款、个体户和私营企业偷漏税两大难题。去年5月以前,娄底地区企业拖欠地方税款约3000万元,严重影响了财政收入入库进度。为了切实解决这一难题,6月份,在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下,组织和动员企业主动压欠,财税干部上门收欠,银行部门协助清欠,一个月收回欠税2500万元,为实现“双过半”奠定了基础。同时,在全区范围内对个体户和私营企业开展清查偷漏税的活动。全年共查出偷漏税1817万元。
3.加强征收管理和部门协作。为确保完成全年财政收入任务,财政部门提出“收入要上去,干部要下去”,要求广大财政干部深入征管第一线,扎扎实实抓收入。特别是去年6、12两个月,各地采取“六不”政策,即不开与组织收入无关的会议,不发与组织收入无关的文件,不搞与组织收入无关的活动,不组织外出参观学习,不请假休息,集中各方面的力量,全力以赴抓收入。仅6、12两个月,就分别完成经常性收入4558万元和4627万元,等于抓回四个多月的收入。二是加强部门协作。在组织收入过程中,娄底地区公检法、银行、企业主管部门在各级政府的协调下,紧密配合,对财税工作给予了很大支持。涟源市经委主任主动打电话向市税务局了解企业欠税情况,然后亲自到企业催收,使该市经委系统预算内工业企业到年底基本上消灭了欠税。
四、加强支出管理,促进地方财政自求平衡
去年,娄底地区财政局面对收支矛盾日益突出的状况,狠抓节支难点,使财政支出既得到了有效控制,又促进了各项事业的建设和发展。
1.量入为出,以收定支。在支出预算的安排上,他们按照留有余地的原则,坚决把财政支出控制在地方实有财力之内。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坚持“摸着口袋花钱”,对无收入保证的支出及时调整,对超预算的支出坚决砍掉。去年4月,双峰县委机关要求追加小汽车购置经费,但县财政局考虑到年初预算没有安排,加上收入进度缓慢,“口袋”里拿不出钱,于是立即向县委、县政府汇报,说明不能购置小车的理由,得到了领导的理解和支持,取消了这笔超预算、超财力的支出。2.勤俭节约,紧缩支出。一是坚持对非生产性支出按支出预算或收入进度拨款,即对收入进度达到或超过计划进度的,按支出预算拨款;对收入尚未达到正常进度的,按收入进度拨付经费。二是行政机关调进或新增人员,实行“三堂会审”制度。即由编委、人事局、财政局三家共同会审把关。去年全区制止行政机关增人240名。三是对行政事业单位车辆实行定点维修制度。全年共节省车辆维修费15万多元。四是按照克服“三多”精神,大力压缩会议、文件和简报,共节省开支57万元。五是严格控制新置小汽车高档化。节省开支100多万元。3.有保有压,优化支出结构。为了把该压的支出压下来,把该保的支出保上去,一年来,采取了“两压、两停、两保”的财政倾斜政策,即压非生产性支出,停楼堂馆所项目,保生产性支出;压弹性支出,停办公现代化购置,保刚性支出。去年全区企业挖改资金累计完成1614万元,比上年增长32.62%,支援农业生产支出达到了31万元,比上年增长6.32%。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投诉举报电话:010-88227120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23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