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989年3月30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主席团第二次会议通过)
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于1989年3月21日听取了国务委员兼财政部部长王丙乾所作《关于1988年国家预算执行情况和1989年国家预算草案的报告》,各代表团进行了审议。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根据代表们审议中提出的意见,进行了讨论,现将审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根据预算报告中的预计数字,1988年国家财政收入和支出都完成了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的国家预算。收入完成预算的101.3%,支出完成预算的101.2%,财政赤字预计不会超过批准预算中所列的80亿元。
财经委员会认为,当前国家财政面临着不少比较严重的问题:一是国家财政收不抵支,已连年发生赤字,这是造成通货膨胀的一个因素。二是资金过于分散,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进一步降低,1988年由上年的21.6%降为19%,严重削弱了国家财政特别是中央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与此同时,预算外资金1988年已增加到2270亿元,相当于当年国内财政收入的92%,比重显然过大。预算外资金的膨胀,是基建投资和消费基金失控的重要原因之一。三是收入流失和支出中的浪费现象相当普遍。全国财务大检查的情况表明,...
(1989年3月30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主席团第二次会议通过)
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于1989年3月21日听取了国务委员兼财政部部长王丙乾所作《关于1988年国家预算执行情况和1989年国家预算草案的报告》,各代表团进行了审议。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根据代表们审议中提出的意见,进行了讨论,现将审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根据预算报告中的预计数字,1988年国家财政收入和支出都完成了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的国家预算。收入完成预算的101.3%,支出完成预算的101.2%,财政赤字预计不会超过批准预算中所列的80亿元。
财经委员会认为,当前国家财政面临着不少比较严重的问题:一是国家财政收不抵支,已连年发生赤字,这是造成通货膨胀的一个因素。二是资金过于分散,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进一步降低,1988年由上年的21.6%降为19%,严重削弱了国家财政特别是中央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与此同时,预算外资金1988年已增加到2270亿元,相当于当年国内财政收入的92%,比重显然过大。预算外资金的膨胀,是基建投资和消费基金失控的重要原因之一。三是收入流失和支出中的浪费现象相当普遍。全国财务大检查的情况表明,偷税漏税、挤占成本、截留利润、乱摊费用、侵占国家财政收入以及挥霍浪费资金的情况十分严重,财政纪律松弛。这不仅造成国家资财的损失,还败坏了社会风气。四是经济效益不高,财政亏损补贴负担加重。七届人大一次会议所确定的降低生产成本和商品流通费用的指标,以及减少企业亏损的指标,都没有完成。企业亏损补贴超过了预算。以上这些问题,必须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并作为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的一个重要内容,认真地研究解决。
二、国务院提出的1989年国家预算草案,财政总收入为2856.8亿元,比上年预计执行数增长10.4%;财政总支出为2930.8亿元,比上年预计执行数增长9.8%;收支相抵,赤字74亿元。财经委员会认为:(一)这个预算基本上体现了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的要求,是一个控制财政支出和开始调整财力分配结构的预算。这样安排不可避免地触及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的利益,这就需要大家从全局出发,小局服从大局,共同承担困难,克服困难,渡过难关。这是实现1989年国家预算的重要保证。(二)这个预算在财政紧缩中增加了农业、教育和科学等方面的支出,并安排了工资、价格补贴方面所必需的资金,其他各项支出基本上维持上年的水平。对社会集团购买力提出了进一步压缩的要求。这些都是实行紧缩方针和调整支出结构所必需的。(三)1989年预算的编制方法作了重要的改进,即在编制国家预算的同时,分别编制了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这样做有利于加强预算管理与增进预算的透明度。为了进一步改进预算制度,还应当把经常性财政开支与投资区别开来,要积极进行准备,尽早实行复式预算。(四)预算草案中所列各项收支数字,基本上兼顾了目前资金的需要和国家财力的可能。其中所列预备费25亿元,只占支出总额的0.8%,比重偏低,需要在预算执行中力争收入有所超过,以增强国家的机动财力,保证预算执行的稳定性。
财经委员会认为,总的看来,国务院提出的1989年国家预算是可行的。同时,要完成这个预算,任务也是艰巨的。财经委员会建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国务委员兼财政部部长王丙乾所作的《关于1988年国家预算执行情况和1989年国家预算草案的报告》,批准国务院提出的1989年国家预算,并建议在1988年国家决算编成后,授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同时,财经委员会建议,除了1989年国家预算中已增加的教育经费50亿元外,在预算执行中,各级政府和各个部门要通过努力增收节支,挖掘潜力,尽可能再增加一些教育经费。
在1989年国家预算执行过程中,各级政府要定期进行检查,并定期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汇报执行情况。如有重大调整,应报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批准。
三、我国国民经济的治理、整顿正在进行,今后的任务相当艰巨。今年的财政仍然很困难,形势是严峻的。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经过十年来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经济实力已显著增强,增产节约、增收节支的潜力很大。只要大家共同努力,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方针,艰苦奋斗,勤俭建国,财政困难的状况是能够逐步扭转的。为了实现1989年国家预算,财经委员会建议:
第一、要认真落实各项增加收入的措施,并强化税收的征管工作,坚决杜绝财政收入流失。依法纳税是一切单位和公民应尽的义务,要广泛进行爱国纳税的宣传教育,增强依法纳税的自觉性。对偷税、漏税和抗税不交的,要依法惩处。
第二、要认真加强对支出的管理。各项开支都要精打细算,厉行节约。对浪费国家资财的行为要坚决查处。
第三、狠抓经济效益,努力扭亏增盈。今年必须在认真贯彻产业政策、狠抓生产结构调整的同时,努力抓好科技成果的应用,积极改善企业的外部环境,禁止向企业乱摊乱派。对企业的消费基金,要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企业要切实加强财务管理和经济核算,克服以“包”代管的现象。在经济的整顿与治理中要出效益,出财源,增加财政收入。企业要努力为国家多做贡献。
第四、严格按预算办事,依法理财。预算批准之后,从中央到地方都不准开减收增支的口子。要纠正任意批条子的做法。预备费的动用必须经过规定的审批程序。
第五、健全财经制度,严肃财经纪律,坚决改变目前纪律松弛的状况。对于违反财经纪律的,对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损失浪费的,一定要严肃查究,决不能姑息纵容。财税干部必须依法办事,廉洁奉公。
第六、发扬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优良传统。各级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要廉洁从政,克勤克俭,反对一切铺张浪费行为。
以上意见,请予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