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至19日,全国农业财务联系点第五次会议在吉林省永吉县召开。宜宾、遵义、重庆、宜春、咸宁、汉寿、户县、怀柔、遵化、盖县、永吉等11个地、市、县财政局分管农业财务工作的同志参加了会议。湖北省襄樊市、襄阳县、秭归县、吉林省通化市、辉南县财政局负责农财工作的同志也应邀到会。会议期间,代表们就支持粮食生产发展,缓解支农资金供需矛盾,如何搞好财政扶贫工作,支持有条件的农口事业单位深化改革等问题,结合各地的实践,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同时,还围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研讨了解决的办法。

大家认为,支持发展粮食生产的发展是财政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财政部门要把它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真正做到思想上有认识,预算上有盘子,努力增加对粮食生产的投入,大力支持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同时,加强支持发展粮食生产资金的使用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并积极引导农民增加自身投入。对缓解支农资金供需矛盾问题,大家认为,当前支农资金不足,一是投入相对减少,二是管理不严,挤占、挪用、浪费资金的现象严重。为此,财政部门要在尽力增加农业投入,调动农民增加自身投入的积极性,实行“以工补农”、“以工建农”的同时,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支农资金管理办法,确实管好现有资金,充分发挥现有资金的使用效益。
会上,一些代表提出,这几年扶贫工作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是也有一些地方,扶贫工作年年搞,贫困户不见少,原因在于这些地方扶贫扶在“嘴”上(只说不干),没有扶在“手”上(没有行动),思想认识不够,政策不落实,在工作方法上,只注重资金、物资扶持,忽视思想教育,治标不治本,输血不造血。此外,扶贫资金不足,管理松,投放散,效益低,部门协作差,社会服务跟不上,也是一个原因。针对以上问题,大家认为,要做好扶贫工作,首先必须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把扶贫政策落到实处,各地要根据本地实际情况,找出导致贫困的原因,对症下药。其次,对贫困地区(户)实行更多的优惠政策。第三,建立扶贫基金,同时在资金使用上建立起一整套审批、检查、监督制度,并建立资金使用责任制,加强资金管理,提高使用效益,改变以往资金分散的状况,形成资金的“合力运动”。第四,建立目标考核责任制,在政府的领导下,各有关部门应根据各自业务特点,各有侧重,定点包乡、包村、包户,一包到底,不脱贫不转点。
对支持有条件的农口事业单位深化改革问题,大家认为,财政部门要帮助农口事业单位端正经营思想,坚持“以副养主,以副促主”的原则,即要讲求经济效益,又要讲求社会效益。对农口事业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不能搞一刀切,要逐步过渡。对事改企单位应采取不同的财务管理体制和根据具体情况区别对待的盈余分配办法,财政部门还要积极帮助事改企单位建立和完善内部承包经营责任制,并从完善事改企单位财会制度入手,加强财务管理监督。
会议期间,代表们还对农业税制改革问题进行了讨论。
(刘兴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