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河北省财政系统信息反馈工作是从1984年7月份开始的。三年多来,我们在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逐步摸索出一些经验。1987年,我们共收集加工处理各种经济信息900多条,编发《财政简讯》74期,《财政信息》56期,先后被省委、省政府、财政部和有关新闻单位采用53期,采用率达41%,被评为全省信息工作先进单位,受到省政府的表扬和奖励。今年一季度采集各种信息260多条,发出25条,有关单位采用了11条。总结过去的经验,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领导重视是做好信息反馈工作的保证。几年来,我省各级财政部门的领导同志都十分重视和支持信息反馈工作。厅领导始终把这一工作当作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并明确由一名副厅长主管此项工作。全省十八个地市财政部门都有领导同志负责抓信息反馈工作,省、地、县、乡都有专职或兼职信息员。衡水地区财政局各科科长都兼任信息员。为使做信息工作的同志拓宽视野,收集到更多的信息,厅领导还创造条件,予以支持。财政厅作出决定,办公室信息人员可以列席厅长办公会和所有处室工作会议;可以阅读处以上干部阅读的文件;可以多订阅有关报刊杂志,迁西县财政局在办公用房紧缺的条件下,还专门给两名信息员腾出一间办公室,此外,领导还自己动手编写信息,严格把好信息员量关,邯郸地区财政局四名负责人去年一年自己编写信息稿件16篇。邢台地区财政局局长对发出的每一条信息都字斟句酌,认真修改,保证了信息的质量。经他修改的稿件大都被有关部门采纳。
二、加强力量,建立信息网络是做好信息反馈工作的基础。几年来,我们从无到有逐步建立起一支稳定的信息工作队伍,并初步形成了纵横交织、通达灵敏的信息网络。据初步统计,到1987年末,全省财政系统已有专职、兼职信息人员2400多名。唐山市以市级财政为中心,县区财政为基础,乡镇财政为起点,逐级建立了信息联系制度。他们还明确财政驻厂员为兼职信息员,沟通了财政与企业的信息联系。该市1987年一年内收集传递各种信息341件,带有苗头性、倾向性、综合性的问题都能及时反馈到省财政厅。此外,我们还加强了与外省市的信息联系,到目前,同我们交换资料的有河南、山西、黑龙江等六个省市财政厅(局),对改进和加强我省财政工作起了促进作用。
三、建立制度,严格考核是搞好信息工作的有效措施。几年来,我们在抓队伍、网络建设的同时,还加强了反馈制度的建设。一是建立目标管理责任制,要求所有反馈单位每周至少报送一期信息,定期(季、月、旬)报告情况,重大事件和突发性事件随时上报。张家口市财政局对各科室都建立了目标管理责任制,平时记分考核,年终按得分多少评出优胜、先进、一般和较差四个档次,分别给予奖励和处罚。去年他们共发出“财政信息”75条,被市委、市政府、财政厅和新闻单位采用了71条。二是定期下达反馈要点。围绕中心工作我们坚持每半年对下发一次反馈要点,遇有重大事件随时下发。这样一来,就能使各级信息员在纷繁的信息源中抓住重点。今年二月份国务院发出《严格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的紧急通知》后,我们及时向下作了布置。秦皇岛市和沧州地区财政局迅速反馈了这方面情况,我们又及时将这些情况向上作了汇报,从而推动了这一工作的开展。三是及时总结,表彰先进,鞭策落后。我们坚持每季度通报一次反馈情况,对做得好的单位及时在《财政简讯》上介绍其做法和经验。去年唐山市财政局还在信息工作搞得较好的玉田县召开现场会,推动了全市信息反馈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四、讲究质量是做好信息反馈工作的关键。几年来,在抓好信息员量的问题上,我们坚持遵循两条原则:一是不求数量,注重实效,为领导决策提供可靠的信息依据。三年多来,我们报送省委、省政府的信息,省领导加以批示的就有36件。二是既报喜,又报忧,实事求是。1986年2月我们在总结工作中发现,中央直属单位的一些主管部门多次向财政部门提出申请,要求为所属系统购置业务用车,给各级财政带来很大压力。对此,我们将这一情况反馈给省委、省政府,并提出了四条改进意见。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这一情况,及时上报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为此专门发了通知,要求中央各部门不要再为所属系统下达配车文件,这样,就减轻了各级财政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