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4-14 作者:刘慧娴 本刊记者
[大]
[中]
[小]
摘要:
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已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从国际看,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要实现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必须进一步增强综合国力,而关键要靠科技和人才,提高国家软实力。从国内看,我国正处在改革攻坚和社会转型的关键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必须转到依靠科技进步、管理创新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科学发展轨道上来。这些无疑对教科文事业的发展与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各级财政部门适应改革新形势,建立健全财政教科文投入增长机制,大力支持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实施,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
支持教育优先发展取得新突破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支持教育优先发展是公共财政的重要职责。各级财政部门在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支持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等方面进行了不懈努力和积极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
自2006年开始实施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与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税费改革一起,被温家宝总理并称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改革。中央及地方财政部门按照“明...
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已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从国际看,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要实现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必须进一步增强综合国力,而关键要靠科技和人才,提高国家软实力。从国内看,我国正处在改革攻坚和社会转型的关键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必须转到依靠科技进步、管理创新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科学发展轨道上来。这些无疑对教科文事业的发展与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各级财政部门适应改革新形势,建立健全财政教科文投入增长机制,大力支持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实施,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
支持教育优先发展取得新突破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支持教育优先发展是公共财政的重要职责。各级财政部门在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支持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等方面进行了不懈努力和积极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
自2006年开始实施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与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税费改革一起,被温家宝总理并称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改革。中央及地方财政部门按照“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共担、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组织实施”的原则积极推进。2006—2010年,全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累计新增经费将达到2652亿元,其中,中央财政1604亿元,地方财政1048亿元。这项改革全部免除了近1.5亿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所有学生都得到了国家规定课程的免费教科书,约1100万名家庭经济困难的寄宿生领到了生活补助费,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河南省扶沟县包屯乡的一位学生家长告诉记者:“我有两个孩子,过去每到开学时,我就整天扳着指头算日子,为交学费愁得头皮发麻。现在好了,上学基本上不用交钱,浑身都松快了。”
在支持高等教育发展方面,中央财政投入189亿元实施“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项目”)二期,投入25亿元实施“211工程”(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二期,投入25亿元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2007年,中央财政投入20亿元实施“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专项”。这些重大项目的实施为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发挥了重要作用,改善了办学条件,促进了高等教育办学质量的提高。地方财政部门也不断加大扶持力度。吉林省积极筹措资金支持“新世纪吉林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重点专业建设工程”和重点科研项目研究,取得了120多项重大科研成果,部分成果通过技术转让、合作开发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山东省从2006年起每年安排财政资金3000万元支持高校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建设。
在支持职业教育发展方面,各级财政部门重点支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计划、高等职业学校示范校建设工程以及中等职业学校师资培训计划等。2007年,中央财政用于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和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的投入达62.7亿,促进了职业教育转变办学理念,提升了办学水平和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河北省财政2006年安排职业教育专项经费2000万元,2007年安排6000万元,2008年增加到7000万元,主要用于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和师资培训等,强化职业教育的基础能力建设。
2007年,启动实施了新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通过建立国家奖助学金制度、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和学校内部助学制度,从制度上解决了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学问题。2007年,中央和地方财政安排专项资金154亿元,全国1800多所高校的400多万名学生和1.5万所中等职业学校的1600多万名学生获得了资助。同时,在甘肃等5个省开展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试点工作。据甘肃省财政厅有关负责人介绍,全省14个市(州)的86个县(市、区)全部启动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试点工作,截至2007年底,总计审批贷款学生2.6万人,审批贷款合同金额3.99亿元,2007年实际发放金额1.3亿元。试点工作在甘肃省引起了广泛的反响。会宁县委书记常守远感慨地说:“2007年,会宁贷了6000多万元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这就相当于为会宁引入了6000多万元的资金,解决了干部群众的大负担。首先每个贫困家庭不用为筹集学费发愁,可以把家里现有的一点钱省下来用于发展生产;其次,县里的银行可以省下6000多万元资金,过去每到学生入学,县上的银行存款就被取空了,全县的商业和零售业就像抽了血一样,现在这些钱可以省下来,促进当地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事业,这是多大的好事。”
支持科技自主创新迈出新步伐
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强国富民的重要基础。据财政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近两年,为支持科技自主创新,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科技规划纲要》),财政部参与制定了60条《科技规划纲要》的配套政策,与相关部门共同制定了99项配套政策的实施细则,涉及财政科技投入、资金管理、税收政策、政府采购政策等多个方面。这些政策的出台,为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有力地促进了创新型国家建设。同时,重点支持《科技规划纲要》部署的重点领域与优先主题、前沿技术研究、基础研究和重大科技专项。中央财政对“863”、“973”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的经费投入由2005年的84.64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116亿元,增长33.8%;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经费投入由2005年的26.95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42.96亿元,增幅达51.9%;支持了16个重大科技专项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支持了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2007年安排2.2亿元启动了水稻等10个大宗农产品的试点工作。此外,不断改进和加强财政科技经费管理。2006年,财政部与科技部联合下发《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财政科技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完善统筹协调和决策机制、优化投入结构、创新支持方式、健全科研项目立项及预算评审评估制度、强化科研项目经费使用的监督管理等五个方面做出了全面部署。按照《意见》的要求,调整和优化中央财政科技投入结构,在继续增加对国家科技计划(基金)投入的同时,加大对科研院所正常运转经费的保障力度,增设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和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大幅度增加科技基础条件投入,建立了对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基地投入的新机制,扭转了长期以来竞争性科研经费比重偏大、稳定投入不足的局面,形成了符合科研活动规律的中央财政科技投入新体系。
各地财政部门也积极探索支持科技创新的新路径。2006年,陕西省启动了“13115”科技创新工程,即在陕西具有比较优势的装备制造业、能源化工、新材料、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10个重点领域支持30个重大科技攻关专项,建设100个产学研结合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扶持100个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支持建好50个科技产业园区,形成从攻关、产业化、研发及转化平台共进的一体化发展模式。为支持工程实施,省财政从2006年起每年安排1.5亿元专项资金,2008年又增加5000万元,年投入规模达到两亿元。截至目前,已拨付3.41亿元,共支持四大类重大项目167个,项均支持额度达到200万元。吉林省把财政支出重点放在汽车、光电子、化工等支柱产业,特别是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科技攻关项目给予重点支持,取得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技成果。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研制出的70%低地板轻轨车于2006年12月成功下线,是目前国内技术最先进、外观最美观、重量最轻、研制生产周期最短的低地板轻轨车;中国农业科技东北创新中心在玉米高产关键技术、模式构建、玉米高产高效可持续发展技术体系的完善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超高产田平均增量达每亩1164.55公斤,创造了我国春玉米产量的最高纪录,等等。
支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开创新局面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近年来,各级财政部门大力支持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支持文化体制改革,为提升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供了有力的财力支持。
在支持文化事业发展方面,2007年,中央财政安排25亿元支持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6.63亿元支持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还安排资金支持了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送书下乡、流动舞台车和农民体育健身等工程,有效地缓解了农民“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看电影难”、“看书难”、“看戏难”等问题,推动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同时,加大了对全国重点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大遗址”保护的支持力度,支持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此外,还设立了国家出版基金,支持公益性出版物的出版。
在扶持文化产业发展方面,2007年,中央财政设立2亿元的“扶持动漫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围绕“加强市场监管,鼓励原创,搭建公共技术平台”三个重点,积极推动打造成熟的动漫产业链。一些地方也采取有效措施,设立了文化产业专项资金。
在支持文化体制改革方面,通过制定财政税收、资产管理、社会保障和人员分流安置等多方面的政策措施,积极推动广电、出版、艺术表演团体等体制改革工作,许多地方顺利完成了出版集团转制和改制、组建演艺集团等。2007年9月,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印发了《关于在文化体制改革中加强国有文化资产管理的通知》,明确了财政部门对国有文化资产的监管职责和党委宣传部门、文化行政主管部门的相应职责。
此外,从2006年开始,在全国范围推行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两年间各级财政共安排资金25.89亿元,惠及目标人群219万人;实施新阶段西部地区“少生快富”工程,两年间各级财政共安排资金7.59亿元,惠及目标家庭25.32万户;2007年启动计划生育特别扶助制度试点工作,涉及目标人群9.67万人。通过建立农村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逐步实现了由“处罚超生”向“奖励少生”转变,得到了农民群众的拥护,有效地改善了党群、干群关系,计划生育管理工作新机制逐渐形成。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投诉举报电话:010-88227120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23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