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周口市是一个农业大市,农业人口占全市人口的90%以上,城镇低保对象、五保户、优抚对象等130多万人,占全市人口的1/10,占全省困难群体总人口的1/7。近年来,周口市各级财政部门在财力非常紧张的情况下,不等不靠,致力于增强群众的幸福感、提高社会和谐度,建立健全“低水平,广覆盖”、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在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促进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城乡低保制度基本建立。为落实应保尽保政策,全市形成了从个人申请、同级审核、民政审批、张榜公布的“三审核”、“三公布”、“三核准”、“一审批”的管理制度。2006年,利用“金财工程”网络信息平台,将个人信息录入微机,建立了电子台账,确保低保对象底子清、信息准。同时,建立起低保对象有进有出、补助水平有升有降的动态管理机制,做到应保尽保,按标施保。为此,建立了价格调节基金制度,年初从预算中足额安排资金,应对物价上涨,确保居民不因物价上涨降低生活标准。2007年全市低保对象达到12万人,补差标准每人每月95—110元,根据纳入低保的时间,全年共累计发放城市低保资金1.02亿元。农村低保覆盖人数达到33万人,补差标准每人每月50元。
——就业再就业政策体系基本形成。针对不同层次的困难群体,出台了工商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就业服务(免费培训、免费职介)、就业援助、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等10项优惠政策,扩大了再就业优惠证的发放范围;增加对“4050”人员、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保补贴和困难群体以及农民工的职业技能鉴定补贴;对其他失业人员的小额贷款给予50%的财政贴息;公益性岗位的社保补贴在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的基础上增加了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职业培训从再就业人员扩大到就业人员和农民工。两年来,市、县两级财政共投入资金4800万元,对12万农民进行了培训。继2007年全部消除市区3000户零就业家庭之后,2008年继续落实就业再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目前全市新增就业人数达7.2万人。
——积极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扩大试点工作。自2003年开展试点工作以来,试点地区逐步覆盖到全市,到2007年,试点县(市)增加到6个,覆盖农业人口数614万人,占农业人口的64%。共筹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总额为2.6亿元,为参合农民补助医药费用1.93亿元,享受合作医疗补助达到209万人次,其中住院补助34.6万人次,补助费用1.53亿元,住院费用补助率达到36%。2008年,全市10个县市区全部实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并对相关方案进行了调整和完善,全市统一实行大病统筹加门诊家庭账户的补偿模式。住院起付线统一调整为乡级定点医疗机构50元、县级300元、市级及以上800元。全市参合农民达到854.7万人,参合率为89.2%,筹资标准每人每年90元,其中中央财政40元、省级财政20元,市县两级财政20元,农民个人缴费10元。省市县三级财政共补助资金3.4亿元,农民筹资8547万元,截至5月底,共补偿农民177万人次,补偿医药费用2.3亿元,其中住院补助28.8万人次,补助费用1.89亿元,住院费用补助率达到47%。
——城镇医保为居民撑起健康保护伞。《国务院关于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下发后,周口市充分考虑各个群体的经济承受能力,确定18周岁以下城镇居民参保每人每年只需缴纳10元,财政补助80元;18周岁以上只需缴纳70元,财政补助80元;属于低保对象或重度残疾的学生、儿童,费用全部由财政补助;属于其他低保对象、丧失劳动能力的重度残疾人、低收入家庭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人每年也只需缴纳10元,财政补助140元。此外,城镇居民参加医疗保险的同时,也可以参加大额医疗保险,费用全部由个人缴纳,在校学生及18周岁以下的城镇居民每人每年10元,其他城镇居民每人每年30元。参保居民在不同的定点医疗机构就医,报销起点及比例也有所不同。一级定点医疗机构100元起报销70%,二级定点医疗机构300元起报销65%,三级定点医疗机构500元起报销60%。对于异地转诊另有新标准:起付为600元,报销50%。在一个自然年度内每个参保居民最高可报销金额为5.9万元,其中基本医疗保险2.3万元,大额补充医疗保险3.6万元。预计全市2008年将有112万人参保。市县两级财政将投入2240万元,确保人人享有医疗保障。

——支持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完善财政补助机制,探索政府“花钱”购买基本医疗服务的方式。为推进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加大投入,设立了补助资金财政专户、加强社区医务人员培训和卫生网络建设,自2008年起,社区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标准为每人每年5元,到2010年达到每人每年8元,由市、区两级财政按40%、60%比例分担。目前,周口市正在研究建立完善县、乡、村三级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确保每个乡镇政府投资建一所卫生院,村级建一所标准卫生室,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扩大计划免疫范围和免费救治重大传染病病种,加大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疾病防治资金的投入力度,完善管理办法。
——稳步推进城乡医疗救助工作,健全医疗保障体系。市政府制定了救助方案,各地也结合实际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救助模式,真正使那些看不起病的弱势群体得到医前、医中、医后救助,各级财政逐年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自2005年以来,周口市财政部门连续三年分别下拨补助资金769万元、1196万元、1669万元。
——稳步提高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作为市政府十大实事之一,多渠道筹措农村敬老院建设资金,加快敬老院建设步伐,政府连续用3年时间投资近1亿元,打造温暖家园。尤其是市、县两级财政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每年投入1000多万元,建设敬老院。目前,全市五保人员集中供养2万余人,集中供养率提高到40%,确保农村鳏寡孤独者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责任编辑 周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