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开展了这项活动,就连到厅里办事的人都说,财政厅的氛围和以前大不一样,每个人都特别精神,干劲十足。”陕西省财政厅的刘女士兴高采烈地告诉记者。刘女士所说的“活动”,就是全省财政系统自2007年起开展的财政文化建设。党的十七大报告要求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财政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当今经济社会迅猛发展、财政改革不断深入的形势下,加强财政文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基于这种认识,陕西省财政系统自2007年起开展了以“提高文化品位,彰显精神风貌,倡导人文关怀,促进事业发展”为主旨的财政文化建设活动,目前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
为公理财为民服务
财政文化是财政人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积累和升华出来的群体意识、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准则以及审美情趣的总和,其功能和效用在于,能够为社会主义财政事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可以持续不断地推动财政事业快速、健康、协调发展。陕西财政系统把“为公理财,为民服务”定义为财政文化的核心理念,对于树立财政干部群体的价值理念,确立工作标准和前进方向,凝聚人心,形成合力,实现财政管理目标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据介绍,经过反复研究讨论,陕西财政文化建设的内容确定为丰厚“财学”、提高“财识”、树立““财德”、改进““财风”、增强“财艺”和拓展“财技”。
——财学,即学习、学风。就是将学习作为一种修养、一种追求,树立终生学习、人人学习的风气,通过学习,使财政人的知识更加丰富,事业更加充实,人生更加美丽。
——财识,即认识、理念。就是增强全局观念、忧患意识,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方针政策,主动服从和服务于省委、省政府的工作大局,增强保稳定、构和谐、促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主动谋大事,切实为公理好财,为民服好务。
——财德,即德性、品行。就是用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武装、教育全体财政人,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荣辱观引领风尚,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牢固树立公仆意识,严格遵循财政部门所要求的各项制度和职业操守。
——财风,即作风、风气。就是强化使命和责任意识,增强服务意识和效率观念,依法理财、科学理财;说实话,办实事,讲诚信,勇于创新和善于创新;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谦虚谨慎,恪守职责,一丝不苟,爱岗敬业;树立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乐观的心态,自觉抵御各种腐朽思想文化和不正之风的侵蚀;强化团队意识,形成雷厉风行、求真务实,昂扬向上、健康和谐的机关风气。
——财艺,即理财水平和艺术。就是有高超的管理水平、较强的理财艺术,妥善处理财政经、生聚用、省市县、南北中、权责人等方面的关系,最大限度地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财技,即技能、本领。就是通过建立具有针对性、及时性和有效性的培训和调研机制,形成多层次、全方位、广覆盖的干部教育培训和调研格局,不断提升广大干部的调研能力、业务技能、组织协调能力,不断增强财政部门的创造力和战斗力。
搭建六个平台
在探索财政文化建设方法和途径的过程中,陕西财政系统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长期性与阶段性的结合、形式和内容的结合,通过搭建六个平台推进财政文化建设。
——搭建学习平台,为财政文化建设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在组织学习活动中,注重把加强财政文化建设与学习政治理论、学习财政业务、学习法律法规以及学习经济、科技、历史、哲学、文学艺术等多方面知识相结合。如西安市财政局举办了“财政文化大讲堂”和“珍惜时间读好书”活动,使全局干部职工振奋了精神,提升了形象,执行能力明显加强。

——搭建活动平台,为财政文化建设提供有效的载体。一是建立财政机关创新机制,设置“财政创新建议信箱”,开展“谏言财政”活动,征集“金点子”;二是开展文明处室、文明科室创建活动;三是定期组织财政干部到革命老区等地考察,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四是深入开展文艺调演、歌咏比赛、演讲比赛等活动,活跃文化生活,增强凝聚力。
——搭建情感平台,为财政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一方面,教育广大干部职工牢固树立“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意识,经常性地组织干部职工深入基层,开展“一帮一”结对子、爱心捐助、扶贫调研以及各种主题实践活动,激发广大财政干部为强省富民努力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另一方面,在财政部门内部管理上提倡以人为本,既用制度管理人,更用情感凝聚人,创造团结、和谐的工作环境。
——搭建宣传平台,为财政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在全省财政系统开展了“财政文化大家谈”活动,发动广大干部职工进行深入探讨;开展处室、科室文化建设和个人人生格言征集活动;利用电视、报纸等媒体,广泛宣传财政文化的理念,报道财政系统的重大文体活动,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搭建激励平台,为财政文化建设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撑。建立了科学的激励机制和考核评价体系,按照履行岗位职责指标、精神文明建设指标、重点工作指标等项目,实行量化细化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干部的选拔任用结合起来,真正树立“干好工作是硬道理,提高素质是硬道理”的评价标准理念。同时,鼓励财政干部努力增强工作技能,通过举办计算机操作比赛、财会知识比赛、优秀调研论文评比等各种活动,塑造积极进取、深入钻研的良好工作作风。
——搭建制度平台,为财政文化建设提供有效的措施保障。一是将财政文化建设纳入年终考核范围,对于积极参加的优先考虑评选先进集体和个人。二是领导干部带头参与财政文化建设活动。三是建立财政文化建设联系点,总结挖掘经验,在全省推广。四是开展全省财政文化建设交流互访活动,定期召开财政文化建设工作会议。2007年召开了财政文化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分析研究了财政文化建设的有关问题,总结交流经验,提出了阶段性指导意见,有力地促进了财政文化建设深入发展。
财政文化建设成效显著
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和实践,陕西省财政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方面通过展现财政干部的精神风貌,展示各地财政文化特色,树立财政文化典型,凝聚了人心,鼓舞了士气;另一方面,使广大财政干部在宣传教育人的过程中自身也受到教育,增进了与人民群众的感情,密切了干群关系,增强了服务意识。
宝鸡市财政局局长谭敏生告诉记者,通过建设财政精神文化,大力倡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创造性开展工作,形成了团结和谐、积极向上的生动局面;通过建设财政物质文化,优化工作条件,改善了干部职工的工作和生活环境;通过建设财政制度文化,完善运行机制,规范机构设立,优化工作流程,健全监督机制,明显提高了财政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
西安市财政局局长肖西平说,市财政部门紧密围绕丰厚财学、提高财识、改进财风、增强财技等财政文化的核心内容,深入研究财政文化与中心工作相关联系、相互促进的途径,坚持以高尚的精神鼓舞人,以科学的理念引导人,以健全的制度规范人,以和谐的氛围熏陶人,财政文化建设初显成效,财政干部素质显著提升,机关凝聚力和活力不断增强,机关整体建设水平迈上了新台阶,有力地促进了西安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陕西省财政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陕西财政人也清楚地认识到财政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同时,他们也表示,全省财政系统一定会按照“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大变样”的步骤,为实现“建设一个好班子、培养一个好队伍、创建一个好机制、营造一个好氛围、树立一个好形象”的目标而不懈努力。